前几天,美国《时代》周刊还将“中国工人”推上2009年最具影响的“时代风云人物”榜,位列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之后的亚军位置。而这几天,《纽约时报》却对中国工人横加指责,说“中国工人到海外抢当地人的饭碗”。
一面捧杀,一面棒杀。是美国媒体再度犯了“人格分裂症”,还是故意扮演“红白脸”,拿中国工人说事?美国人为何会对中国工人抱有如此复杂心态?今年以来,遣返中国劳工事件在有些国家时有发生,中国劳工在外到底招谁惹谁了?中国劳工到海外到底是抢饭碗还是送饭碗?
不妨先来看看《时代》周刊对中国工人的获奖评语。他们如此评价中国工人:中国经济顺利实现“保八”,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继续保持最快的发展速度,并带领世界走向经济复苏,这些功劳首先要归功于中国千千万万勤劳坚韧的普通工人。
按理说,美国人的这一评价似乎并不为过。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朱民日前表示,中国2009年对全球GDP增长贡献将超过50%,且未来数年将继续引领全球增长。这是50年以来发展中国家首次引领世界经济增长。中国经济有如此成绩,中国工人功不可没,说他们是“保八功臣”恰如其分。
当然,《时代》周刊也有其弦外之音。工人阶级是中国领导阶级,工人在国家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始终处于重要地位。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工人”一词开始淡出中国几乎所有的媒体。无论其出发点是不是善意,《时代》周刊事实上给我们提了个醒:应该给予新时代的中国工人以更多的关注。
《时代》周刊的这一评比结果说明,美国人对中国工人群体是理解的、关注的,对于中国工人为中国经济以及全球经济作出的贡献是充分肯定的。然而,《时代》周刊话音未落,《纽约时报》却跳将出来,刊发报道称,越来越多国家的当地居民指责中国人抢走了他们的工作,在非洲和亚洲针对中国工人的抗议和暴力行动时有发生。
这不禁令人想起今年以来连续发生的遣返中国劳工事件。今年6月,越南政府收紧中国劳工进入越南的申请,并遣返了182名在一家水泥厂工作的中国劳工。今年9月底,印度要求持商务签证的中国工人换发工作签证从而导致3000名中国技术劳工被迫回国。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提速,中国企业开始大踏步向外走。海外工程、海外投资与海外并购,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
而伴随着企业向外走的同时,一大批中国工人开始远渡重洋,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
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底,从安哥拉到乌兹别克斯坦,从伊朗到印度尼西亚,大约有74万中国劳工在从事各种各样的工作。他们服务于海外中国公司,工作类型无所不包,从荷兰的养花工人到新加坡的高级秘书、蒙古国的放牧者,甚至中东的报纸投递员。这股浪潮来势汹涌,而且可以想见,仍将持续。
文化与利益的冲突,在这个过程中无法避免。这就如同当初中国在推进城镇化建设时大批农民工涌入城市一样:城市人对农民工的心态,一开始是疑惑,然后是排斥,接下来是接受,最后发现自己已经离不开农民工了。现在,农民工已经成为城市平稳运行与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正在经历中国劳工涌入潮的国家,也必将有这一番心路历程。
一些国家对中国劳工的爱恨交织心情,我们应该内外并举,拿出应对措施。对内,要从招聘、签约和培训等诸多环节上加强外出劳工管理,告诫外出劳工应尊重当地文化习俗,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对外,积极做好解释工作,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告诉当地百姓:中国公司与中国劳工的到来,不仅会带来大量资金与娴熟技术,而且会为当地人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无疑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说白了,中国人不是来抢饭碗,还是来送饭碗的。
印度遣返中国劳工事件才过去短短两个月,印度能源部秘书布拉马就发出警告称,大批中国技术劳工回国导致印度数个电力工程停滞,面临损失。印度电力部副部长抱怨说,由于中国技术劳工的离开,印度计划在今后几年增加300亿瓦发电量的工程将受到严重的影响。印度人的不理性,不啻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而对于一向用有色眼镜看中国的美国媒体而言,既然承认中国工人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巨大贡献,就应该理性看待中国劳工输出潮。否则,印度人的教训一定会在其他国家再度上演。(程惠建)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