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4年5月至2010年2月,中国已连续70个月为贸易顺差。针对长期巨大贸易顺差的原因,海关总署署长盛光祖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认为,外商投资企业既是中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也是贸易顺差的主要受益者。
盛光祖说,外商投资企业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从事加工贸易,获得其中绝大部分利润,而中国仅得到少量加工费。
从2000年到2009年,中国出口玩偶50亿个,其中45%出口到美国。最著名的芭比娃娃,每个在美国市场的零售价是9.9美元,中国企业得到的加工费仅为0.35美元,而拥有该品牌的美国企业则获利近8美元。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中国出口电脑6.2亿台,其中近30%出口到美国,而中国自美国进口英特尔芯片等电脑零配件则达到56亿美元。上海海关的一项实地调研表明,中国生产的惠普笔记本电脑出口到美国后,市场售价约为1000美元,其中美国公司在销售环节获利169.6美元,中国企业得到的加工费仅为30.3美元,只占售价的3%。
盛光祖说,外商投资导致的出口膨胀和进口替代,是中国贸易顺差形成的主要原因。外商投资企业通过加工贸易给中国“制造”和“转来”了大量的贸易顺差。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形成强大制造能力,大量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中低端的高新技术产品,使中国出口规模持续膨胀。
由于加工贸易的存在,中国从日韩等周边国家和地区大量进口加工装配用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加工为成品或半成品后出口到欧美等国家和地区,造成了原来属于周边国家和地区对欧美的贸易顺差“转移”到中国内地。
根据海关提供的数据,从2000年到2008年,美国贸易逆差中来自亚洲的比重一直保持在55%左右,而其中来自中国内地的比重则从20%提高到33%。
今年1季度,中国外贸顺差同比减少近八成,而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实现贸易顺差517.6亿美元,相当于同期中国贸易顺差规模的3.6倍。即使在3月份中国出现贸易逆差的情况下,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仍然保有近20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
此外,在大量出口的同时,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生产的产品直接进入中国市场,减少中国从境外进口的规模,形成进口替代。以液晶显示板为例,2009年夏普、三星、奇美等跨国公司加快在中国第8代国内液晶显示板的生产布局,当年中国液晶显示板进口同比下降20.7%,该项商品下的贸易逆差净减少59.5亿美元,进口替代效应明显。预计到2012年中国液晶显示板不需要从境外进口,实现完全替代。(记者 王优玲)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