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追今年"最贵新股" 高价招商证券遇"破发"风险——中新网 - 闆风珶鎶骞冲彴
本页位置: 首页rayapp涓嬭浇 经济新闻
    直追今年"最贵新股" 高价招商证券遇"破发"风险
2009年11月16日 08:43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发行价直追今年“最贵新股”超出买卖双方预期

   13日,286837个账户在招商证券网上申购中“幸运”地获得了每人认购1000股的中签机会。而此次网下发行的7170万股,虽然让214个机构配售对象户均获配超过30万股,但招商证券此次确定每股31元发行价对应的56.26倍的发行市盈率,却不禁让人为3个月过后,网下发行股份解禁流通之时这214家机构投资者的命运而担心。

  高价发行超出“预期”

  每股定价31元,募资总额111.15亿元,在申购中冻结的资金规模达到1.04万亿元,招商证券成为近期A股发行市场中的“巨无霸”。

  在今年8月光大证券以58.56倍市盈率发行,成为除去创业板股票今年“最贵”的大盘新股后,招商证券再次以高达56.26倍市盈率发行,让投资者和很多市场参与人士大为不解。如果说市场认为创业板公司具有 高成长性,从而给出超过50倍发行市盈率的溢价水平,那么作为竞争充分、发展成熟的强周期行业,证券公司发行价格水平也如此之高引发了市场的争议。

  对此,负责给投资机构提供新股价值报告的国泰君安证券业首席分析师梁静对记者坦承,实在看不出来招商证券为何能发出31元的高价。“我认为招商证券的合理定价区间在20元-25元,超过这个区间的定价未免有些过高,这是业内公认的事情。”梁静对记者说。

  记者发现,以2008年招商证券的每股收益计算,招商证券每股31元的定价,对应的发行市盈率不仅高达56.26倍,对应的发行市净率也高达5.69倍。从今年上市新股和之前已上市的同行业股票股价水平看,招商证券此次的发行价格确实“高人一筹”。

  记者了解到,上海几家参与招商证券网下申购的企业财务公司也认为招商证券这个价格偏高。

  追求“打新”收益是高价基础

  招商证券为何再次定出高发行市盈率价格,而以此高价为何仍然能吸引机构参与申购,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对此,梁静和东航金融注册分析师姜山均表示,光大证券之前以58.56倍发行市盈率上市,成为招商证券高价发行的直接导火索。由于具有比价效应,导致承销商以光大证券为标尺,继续对同行业、同类新股进行高定价。

  如果说发行人和承销商希望借光大证券之势继续高价发行分的话,那么买方市场在一定程度上追求“打新”收益,则在客观上给高价发行提供了条件。

  在参与网下配售的98家询价对象管理的214个配售对象中,包括宝钢集团、武汉钢铁集团、上海汽车集团、东航集团等14家大型企业的财务公司。由于大盘股发行量大,这些企业的参与愿望较强。

  一位参与财务公司网下申购新股的业内知情人士告诉记者,一家财务公 司为了能够在招商证券网下申购中获配,甚至在初步询价中就报出了32元的价格。这位人士表示,由于目前新股申购只能在网上、网下“二选一”,而很多企业的财务公司为了获得“打新”收益,都选择在网下申购新股。而由于网下申购直接影响到新股的定价,因此,买方越多则定价者定价的空间就越大。

  除了不少企业法人机构,配售对象中的26只债券型基金由于不得在二级市场投资股票,因此为了多在一级市场获配新股,也不得不选择网下发行。梁静认为,由于债券型基金几乎肯定参与网下发行,使得发行人与承销商定下的价格有了“铁定”的接盘者。

  “破发”将成高价发行“紧箍咒”

  由于定价越高承销商获得的相关费用也越高,券商人士希望新股发行价在市场化定价的大背景下“能高则高”已不是秘密。对此,姜山对记者表示,目前承销商在新股定价中的自主权过大,可能也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新股发行价格水平。

  从此次招商证券网下申购定下的26元-31元的最终申购价格区间看,不少市场人士认为承销商将发行价区间下限定得过低,导致了不少认为发行价过高的配售对象不得不在网下进行申购。

  长江证券研究部主管张岚对记者表示,虽然目前发行价的制定可能仍存在争议,但市场化定价的方向是市场参与各方都希望看到的。

  但由于网下申购获配的新股在新股上市后三个月内不能上市流通,因此,如果新股在上市3个月后跌破发行价,将成为网下“打新”机构不得不面对的“破发风险”。从此前光大证券、中国中冶上市后表现看,两只高价发行股票频频面临破发,距离“破发”最近时,仅高出发行价1.4%。

  梁静表示,如果此前光大证券“破发”,招商证券此次发行肯定不会定出如此之高的价格。“同理,如果招商证券在挂牌上市后3个月后破发,很多机构将在以后的发行定价中更多考虑风险因素。”梁静说。(记者杨毅沉)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