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此文版权属《国际先驱导报》,任何媒体若需转载,务必经该报许可。)
【编者按】
伦敦,3月30日,春寒料峭。
街道两旁不时冒出翠芽儿,但天空略显阴沉,冷风拂面。在金融危机的阴影下,世界经济前景暗淡,恰如此时伦敦的天气。但转过街角,马上能感受到20国集团(G20)峰会带来的一缕阳光,巨大广告牌上的笑逐颜开,各国记者的簇拥寒暄。
4月2日,万众瞩目的G20峰会将在伦敦EXCEL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气氛早已凝固,或许是因为数万名装备精良的警察严格盯梢,或许是刚刚爆发的示威游行气焰未熄,又或许是某些参与国首脑的脾气已然有些暴躁。
从华盛顿到多伦多,从莫斯科到巴西利亚,从新德里到马德里,浩瀚的经济刺激计划早已出炉。这一次,在伦敦秀场登台演出的各国首脑们早已摩拳擦掌,承受着期许与质疑的他们怀着各自的“小九九”,开始谋定新的全球经济秩序。大腕们要主导,权贵们要分羹,小兄弟们也要发声。在这场残酷博弈到来前,让我们暂且放下沉重的经济议题,来看看各国大腕们在G20开启之际的“众生相”。
“第一世界”:三巨头指点江山
他们的谈话或许决定着全世界走出经济萧条的速度有多快
胡锦涛:备受期待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4月1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登上飞往伦敦的班机。伦敦那头,许多人早已翘首以盼,等待胡锦涛主席的出现,期待倾听来自中国的声音。
中国驻英大使傅莹在介绍胡主席议程时说,“各方对中国领导人带来什么信息、发表什么讲话,都充满了兴趣和期待。”
胡锦涛主席自然是东道主英国首相布朗的主要客人。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在峰会参加国重要性排名中,英国政府将中国列为第二重要国家。而就在美国舆论担心奥巴马在伦敦峰会上遭遇鸿门宴时,美国《华盛顿邮报》的报道说,20国集团的元首们理应坐在北京天安门广场边的会议大厅里,而不应该是在“大本钟”的影子下出谋划策。
其实,早在去年11月的华盛顿峰会,胡锦涛主席就备受礼遇。据报道,当时各国领导人争先恐后与胡主席握手称好。此次伦敦峰会,胡锦涛主席52个小时的行程无疑将吊足各大媒体的胃口。
奥巴马:派头十足
“总统一出门,白宫跟着走。”这是华盛顿的一句民谚。而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伦敦峰会之行,更是把这句民谚阐释到了极致。
奥巴马的来访绝对是伦敦的一道风景线。三个“先遣小组”事先考察,500多人簇拥随行,帝王般的出行排场。首次在国际大舞台上亮相,奥巴马的安保更是做得密不透风。据英国《观察家报》报道,奥巴马在英国期间将乘坐价值30万美元的“野兽”防弹车,这部车配有夜视摄像头、加强的电镀钢板、催泪瓦斯装置以及氧气罐。
派头虽然足,但似乎不太讨喜。美国是此次金融危机发生的祸源,但奥巴马却没有带来令人惊喜的计划。除了反对,还是反对,奥巴马反对他国一切威胁美元主导地位的计划。在美国《华盛顿邮报》记者迈克尔·希尔眼中,奥巴马伦敦峰会之行重点是推销阿富汗政策、应对武器扩散和回应欧洲处置经济危机立场。以至于欧洲联盟轮值主席国捷克总理把美国为刺激全球经济开出的处方称作“通向地狱之路”。
伦敦峰会是奥巴马的“首秀”,在欧洲享有高人气的奥巴马,显然也不希望自己只是让人“看上去很美”。
布朗:煞费苦心
身为东道主,英国首相布朗的压力显然不小。峰会前,一方面要忙着飞到美国、巴西等国游说,争取伦敦峰会获得更多的国际支持,另一方面还要对付国内的反对派,以及萨科齐之类的挑战者。
在斯特拉斯堡,面对无精打采的欧洲议会议员们,一贯冷面示人的布朗竭尽热情地发表了他“迄今最亲欧洲”的演讲;在纽约,面对华尔街的精英巨贾们,布朗敦促银行家们“开辟一个以道德为支撑、诚实交易的新纪元”。而回到国内,布朗还要应对民众对“英国史上最贵会议”的质疑。
拉拢欧洲、取悦美国、声讨华尔街,诸多努力之后,这个东道主被媒体形容为“没有立场”的角色,“吃力不讨好”或许是布朗的唯一收获了。他的夫人也因此受到连累,萨拉·布朗因邀不来其他国家的“第一夫人”而让民众质疑其“公关能力”。
但不管如何,布朗以及他的夫人都已经尽力了,因为英国已经不是“日不落帝国”时期的英国了,布朗所能做的就是协调各方立场。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