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城砖上有简体字 专家:这是工匠的习惯写法——中新网 - 闆风珶鎶骞冲彴
本页位置: 首页rayapp涓嬭浇 文化新闻

明城砖上有简体字 专家:这是工匠的习惯写法

2010年07月21日 17:35 来源:金陵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明城砖上咋会有简体字

  专家说:这是明代工匠的习惯写法

  近日,西祠“南京城市记忆民间纪录团”网友在拍摄明城墙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现象,600多年历史的明城墙城砖上竟然有一些简体字。网友将这一发现告诉本报记者:“简体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大规模推行的,明代城砖上怎么会有简体字呢?”

  网友们是在清凉门一处城墙上发现刻有简体字的这块城砖的,简体字为“刘”。这些城砖上的铭文是这样的:“总甲刘 □成 窑匠谢七”、“安庆府桐城县提调司更刘惟中洪武七年”。网友对记者说,“刘”的繁体字为“劉”,在简体字通行之前,历朝历代文献、档案中的“刘”都写成“劉”字,而城砖上出现简化的“劉”——“刘 ”,让人觉得奇怪。

  历史资料记载,朱元璋下令建造南京城墙时,对于城砖的问题格外关注。对于质量不过关的城砖,朱元璋是要追究责任人的。因此,朱元璋规定,城墙砖上要印上烧造的地区、单位、负责人姓名、窑匠姓名等信息,以便追查起来有所凭据。“如此说来,城墙铭文也不是随便刻上去的,这些工匠为什么敢于刻上简体字‘刘’呢?”

  记者就此采访了南京著名书法家徐畅先生。徐畅告诉记者,简化,是汉字发展的一个趋势。汉字简化现象从魏晋就已经出现了。到隋唐时,简体字逐渐增多,在民间尤其普遍,被称为“俗体字”。因此,虽然简体字“刘”是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始推行的,但不排除明代时,民间下层人士就已习惯地把“劉”写成“刘”。不过,一个在当时不登大雅之堂的“俗体字”出现在被朱元璋看重的明城墙铭文上,这就是一个不大容易说清的谜团了。

  本报记者 于峰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