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过程中,鞍山市发现了一幢保存完整的清代民宅。经专家鉴定,这幢民居是一座典型的清代硬山式建筑,并且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尤其令人感兴趣的是,宅中的家谱堂保存完好,刘氏族谱传承至今,实乃研究当地历史及民居建筑的一份宝贵实物资料。
这幢砖木结构的老宅曾为刘氏家族的12代成员遮风挡雨,经受过洪水、地震等重重考验,至今仍屹立不倒。然而,接下来,它也许将面对更加严峻的考验——
眼下,老宅所在的张忠堡村已经开始进行拆迁工作,而老宅也在拆迁范围之内。刘氏老宅将被拆除吗?面对记者的提问,张忠堡村党总支书记刘怀德表示:“村里将向上级请示,争取在动迁过程中做好这座古民居的保护工作,最好把它留下来。 ”
保存完整较为罕见的清代民宅
去年9月,鞍山市千山区文物普查队在开展该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在宁远镇张忠堡村发现了一幢建筑精美的老宅子。后经鞍山市文物普查队实地鉴定,这幢清代硬山式建筑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是该市发现的保存最完整的清代民宅。
一条正脊将老宅的屋顶分为前后两坡,左右两侧山墙与屋顶相交;檩木和梁的左右两端不挑出山墙之外,全被封砌在山墙内——造型简单、朴素,是典型的清代硬山式建筑。据了解,硬山式在古建筑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形式,无论住宅、园林或寺庙都有大量的应用。明清时期,硬山式屋顶广泛地应用于我国南北方的住宅建筑中。
整座老宅坐北朝南,为砖木结构,保存较为完好。
可以看到,青砖砌筑的墙体中嵌着6根粗大的明柱:两边的2根柱子紧挨着东、西山墙;中间的4根柱子将整幢建筑分为5间屋子。
入户的大门是一道三关六扇门,尽管落满灰尘,但上面的精美雕花仍清晰可见。所谓“三关六扇门”是指用立柱将门分为左中右三段,每段都有两扇门,而且都可以开合。记者采访时看到,中间的两扇门由于轴部损坏已被主人摘下,存放在屋内。
从屋外跨进三关六扇门的门槛,抬头看,对面有一个长7米左右、高2米左右的木制吊柜,这就是家谱堂。家谱堂的下边也是一排活动门。据介绍,遇逢家里有白事时,三关六扇门和家谱堂下的活动门都将被摘下来,以便于守灵和抬放棺木。
这间屋子的东西还各有一扇门,通向现在所住的两户人家。
东边两间屋里住着刘富库的遗孀沈玉珍和女儿刘春燕,她们的房间还用着最原初的木窗,但已改用透光性相对较好些的塑料布取代了早年的窗户纸。
西边的两间屋子里住着刘富林老两口,他家已将木窗换成了塑钢窗,祖辈传下来的木窗现在存放在院内的小棚里。刘富林老人说,老宅子的东西即便暂时不用了,也绝不能扔,一定要给子孙后代留下去。
刘家12辈人住过这座老宅
刘富林与已过世的刘富库是本家兄弟。要了解老房子的历史渊源,就要追溯到他们共同的祖辈。
刘富林家至今还保存着一份 《刘氏族谱书》,上面记载着,刘氏家族原籍山东诸城郡,始祖刘盈于清顺治八年(即1651年)迁到原鞍山城立户。随后刘氏一脉在东北开枝散叶,人丁日渐兴旺。传至第5代时,同族平辈兄弟人数已多达21人。第5代的刘养强带着家人迁徙到了张忠堡这个地方,建房定居。根据家谱记载,刘富林为刘盈的第15代后人,据此推断,刘富林现在居住的老宅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如果算上刘富林的子女,这座老宅子里已经先后住过刘氏家族的12代人。
据介绍,《刘氏族谱书》是在1923年由刘氏族人提供的,经调查编撰形成谱书雏形,后来继续修整,终于形成了今天较为完整的族谱。
见证家族历史的,除了《刘氏族谱书》外,还有这幢老宅,尤其是老宅中的家谱堂。
刘富林的二儿子刘怀禹告诉记者,他小的时候,每次从外面回到家中,进门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先跪地拜祭家谱堂上的牌位。后来,孩子们相继成家搬出了老宅,这种拜祭就越来越少了。家谱堂积满了厚厚的灰尘,后来家谱堂上方悬挂的扇形牌匾也掉了下来。他说,牌匾上面刻的似乎是“蒸姐堂”三个字,至于这三个字是什么意思,刘家已没人能说得清楚了。
据鞍山市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鞍山地区共发现清代老宅10余处,而发现保存如此完好的家谱堂还是第一次。这座有200多年历史的清代民宅和宅内的家谱堂,以及从清顺治八年就开始续写的家谱,对于研究鞍山地区清代建筑的特点和当时的民俗,无疑是非常宝贵的实物资料。
79岁的刘富林老人还讲了一件他们家族老辈人传讲下来的趣事。当年建房时要用很多水,工匠们就在房前挖了一个大坑,准备把从外面运回来的水存放到里面,在上梁那天,突然间电闪雷鸣,天降大雨,坑内不一会儿就积满了雨水,观者无不啧啧称奇。老人说,清末时这座老宅里还出了个刘二堡地区的地方官员,令刘氏家族很感荣耀。
海城地震时只倒了两根烟囱
从前,刘氏老宅是方圆几百里内规模最大的一处宅子。
据刘富林和沈玉珍老人介绍,过去,在刘家大宅院里这座老宅的东边,还有一幢与它规模相同的房子。此外,院子里还有东下屋、西下屋、祠堂等其他一些建筑。
“1938年涨大水,东边地势洼的地方积水很深,土院墙被水泡塌了”,刘富林说,“但是这座老宅子却一点没受影响。 ”
记者注意到,这座刘氏老宅的墙面非常平整,青砖之间缝隙很小,几乎连一根缝衣针都插不进去。 “这叫磨砖对缝。 ”刘富林介绍说,“过去工匠盖房时,要将青砖的一侧磨薄,砌在墙内,而边沿整齐的一面露在墙外,里边磨过的地方有砖缝、能吃灰,而外边却看不到灰口,既结实又美观。 ”
此外,建房选用的木料既多又好,十分结实。 “这房子要是扒了,扒出的木头得堆成小山。 ”其中两根过梁竟有半米多宽,用刘富林老人的话说,“人躺上面都不带骨碌下来的! ”
据介绍,上世纪70年代海城发生大地震时,相距不远的张忠堡村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可是,在这次大地震中,这幢砖木结构的老宅却只倒了两根烟囱,房子主体安然无恙。
刘富林认为,200多年来,对老宅子破坏最大的不是那些自然灾害,而是“文革”。他回忆说,屋顶上的望天吼、墙砖上的麒麟浮雕都是在那段时期被砸坏的,家谱堂的东西也丢了不少。刘富林的二儿子刘怀禹告诉记者:“过去家谱堂里挂着一幅古色古香的布帛画,画中人衣着富贵,但这幅画在‘文革’中不见了。 ”
老房子面对新考验
7月30日下午,记者刚走进张忠堡村时,一位村民不解地问:“就那么一幢旧房子,还值得你大老远从沈阳跑过来看? ”然而,就是这幢“旧房子”,如果现在不看,不久后也许就看不到了。
据刘怀禹介绍,今年春天,村里广播了一个通知,说张忠堡村将要整体动迁。现在,村里有一部分人家已经领到了补偿款。记者在该村采访时得知,村西头几户人家的房子已经拆完了。
面对这种局面,刘家人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这座老宅子冬暖夏凉,你别看西屋没有后窗户,可就是这大夏天的,屋子里也特别凉快,我爸说住老房子可舒服了。 ”刘怀禹对记者说,“再说这房子已经有200多年了,都成古董了,拆了实在是可惜啊! ”
沈玉珍的女儿刘春燕对保留下老宅抱有希望:“反正我和我妈一直没接到书面的拆迁通知,这房子应该不会被拆掉吧。 ”
据了解,刘氏老宅的屋顶已经有20余年没撺瓦了。 “也是到了该大修的时候了。 ”刘怀禹表示,“老建筑看似简单,但工艺却十分复杂,维修起来很费事,维修的成本也比较高。 ”
眼下,张忠堡村的拆迁工作正在进行着,刘氏老宅会如普通民宅一样被拆掉吗?有关方面会出面对它进行保护吗?等待这幢200多岁民居的将会是怎样的命运呢?
带着这些疑问,记者采访了张忠堡村党总支书记刘怀德。
“张忠堡村将整体动迁,这件事已经列入小城镇建设规划当中了。 ”刘怀德说,“不过,考虑到这处古民居的文物保护价值,刘氏老宅到底拆不拆,还需要认真考虑、谨慎处理。村里将向上级请示,争取在动迁过程中做好这座古民居的保护工作。 ”
-专家观点
古民居属不可再生历史资源应保护
李向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的加快,许多古民居正面临着被拆除的境地。然而,古民居是一种不可再生的历史资源,代表着我国古代建筑的一种类型,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不仅是传统杰出建筑工艺的结晶,也是探寻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不可或缺的宝贵实物资料,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
保护古民居是尊重历史,是保护祖先留给我们的遗产。建议相关部门提高认识,深入调查研究,将古民居保护纳入到城镇建设规划当中、纳入到各级财政预算当中。
本报记者/郭宝平
参与互动(0) | 【编辑:蒲波】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