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万人坑”遗址将免费开放 日军侵华铁证——中新网 - 闆风珶鎶骞冲彴
本页位置: 首页rayapp涓嬭浇 文化新闻

山西“万人坑”遗址将免费开放 日军侵华铁证

2010年08月04日 14:29 来源:山西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先后投资5000余万元,进行了历时4年的保护性改造——

  “万人坑”遗址16日起免费开放

  位于大同煤矿集团煤峪口煤矿的“万人坑”遗址,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残害矿工的历史铁证。自1962年煤峪口“万人坑”遗址建立纪念馆以来,先后接待了上百万中外凭吊者,成为闻名全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6年8月,“万人坑”遗址纪念馆开始了历时四年的保护性改造,先后投资5000余万元。作为中宣部核定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改建后的大同煤矿“万人坑”遗址纪念馆,将于今年8月16日正式对外免费开放。8月3日,在该纪念馆试运转之日,本报记者进行了探访。

  纪念馆正门是座造型特殊的雕塑

  改建后的纪念馆正门,是一座造型特殊的雕塑,整个建筑上部穿插了数百根异形玻璃钢棱柱,使人感觉零乱、危险。“通过这种直观展示和抽象表现相结合的形式,提醒我们对侵略者无视生命的侵吞和掠夺,一定要保持永远警醒。”陪同记者探访的是纪念馆的文史研究室主任林卫勇,他表示,整个纪念馆以“展现苦难历史、振奋民族精神”为主题,始终突出“从人间—到地狱—再回到人间”的氛围布局。

  进入大门,是一段缓坡,铸有1937年到1945年字样的8块铸字铁板深深嵌入周围地砖中,代表着大同煤矿和矿工历时8年的深重苦难。纪念馆大门正面是一座主题浮雕。雕塑上半部分是蓝天白云下的绵延山脉和“14000000”吨煤炭的数字,下半部分是山沟里的累累白骨和“60000”死难矿工的数字,简洁明了,高度概括了日本侵略者“以人换煤”的罪恶勾当。

  四方状序厅七组浮雕再现历史

  进入纪念馆后是一座四方状的序厅,四面墙壁镶嵌着日军侵占大同煤矿、抓骗劳工、井下作业、塌方的矿井、大房子里的劳工、浓烟滚滚的烧人场和累累白骨的万人坑七组大型浮雕。“整个再现了一段完整的掠夺历史,描绘了一条劳工的不归之路。”林卫勇介绍说。

  折板式长廊陈列日军侵华罪证

  连接序厅和抛尸洞的,是一条长达六百多米的折板式长廊,这里陈列着各种文物书证及日本军刀、满洲军钞等侵华罪证,共展出珍贵照片400余幅,文物百余件。各种陈列柜的间隙有两组场景雕塑让人感到震撼,一组是展现劳工井下作业的,几名瘦骨嶙峋的劳工在日本监工和把头的监督下,打眼、放炮、装车、推车,没有支护的顶板随时可能塌下,将没有安全防护的劳工吞噬。另一组是展示童工作业场景的,几名孩子正在昏暗的井下扳道岔、挂钩、给机器注油。林卫勇说,童工是当年煤矿最廉价的劳动力,他们大多十一二岁,饱受监工的打骂和疾病的侵扰,几乎没有能从煤矿活着出来的,“他们的童年浸满血泪。”

  改建后的纪念馆运用了大量现代声光及影像合成技术。站在一条模拟巷道,煤壁上闪烁着几盏昏暗的油灯,放炮声、矿车声、嘈杂声在耳边交错回应,再现当年矿工们紧张劳作的场景;而两个影视合成的场景则分别演示了井下发生事故矿工丧生和矿工悲惨生活。

  长廊中央是悼念厅。四面墙壁上挂着600名死难矿工的灵牌,代表着大同煤矿6万名死难矿工的冤魂,其中,232个灵牌有名有姓。地面上一个玻璃罩内,烛火跳动,寄托着后人对死难者深深的哀思!

  “万人坑”遗址累累白骨惨不忍睹

  穿过这条浓缩着一段苦难历史的折板式长廊,登上一段台阶后,就是“万人坑”遗址,即抛尸洞。上洞深40多米,层层叠叠地堆满了死难矿工的尸骨,这些尸骨有的头颅被击穿,有的四肢被砍掉,有的被铁丝绑着,有的挣扎着向洞口爬去,有的张大嘴好像在呼救,惨不忍睹!“非人的生活待遇、超负荷的劳动强度、险恶的劳动环境,再加上瘟疫流行,使得大批劳工或残废或生病,丧失了劳动能力。惨无人道的侵略者不仅不给医治,反而将他们关进‘隔离所’,到奄奄一息时,再扔到荒郊野外、河滩山谷和废弃井洞中,日积月累,在大同矿区形成了20多处白骨累累的‘万人坑’。”即使几乎每天面对,此时的林卫勇仍然难抑情绪,语调低沉。

  改建期间,抛尸洞里的死难矿工遗骸被进行了科学防腐处理保护,并将上下抛尸洞的洞口加以拓宽改造,解决了原来游客凭吊空间狭窄相互拥挤的问题。

  面对这些累累白骨,记者和林卫勇默立鞠躬。

  本报记者 郭斌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