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久未露面的香港财经作家梁凤仪,携百部作品落户番薯网“凤仪书房”,成为国内电子书市场上首位开设电子书店的作家。昨天,在书博会现场接受本报专访时谈及为她博得声名的“财经小说”,她称那只是一个“市场包装词汇”,并坦承自己绝非“第一流的作家”,而自己写作的局限,在于天分。
称“财经小说”只是一个
市场包装词汇
梁凤仪1949年出生于香港,曾在香港和英美等地修读过文学、哲学、图书馆学及戏剧学,并获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学位。1966年至1972年,梁凤仪总共撰写了60个电视剧本。尽管14岁时因为父亲黄金股票生意失败导致家道中落而品尝过商业的残酷,上世纪70年代末,她还是一脚踏入了商海,第一次创业把菲佣引入香港,“大概三四个月就开始赚钱,半年内,我就买了第一辆奔驰。”
但梁凤仪真正在海内外华人圈声名大噪,是因为《尽在不言中》、《花帜》、《金融大风暴》等一系列“财经小说”。她近40岁才开始写小说,多以都市商界为背景,演绎职业女性的爱情、婚姻、家庭故事。她以商业的方式将自己的作品大规模推广至内地、台湾、加拿大、东南亚等地,逾百部作品中差不多有一半被改编成电视剧,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一度出现“梁凤仪现象”。
谈及被人冠以“财经小说”的开山鼻祖,梁凤仪称,“财经小说”这个词,跟卫斯理的“推理小说”、金庸的“武侠小说”、琼瑶的“言情小说”没什么区别,都是市场包装的需要。“小说的内核其实都是对人性的把握和丰富的幻想力。香港是一个财经城市,我写这样一个城市中发生的事情,总不能叫它‘香港小说’吧?”
“我的才华,就是写得快”
梁凤仪称,自己是第一流的商人,但不是第一流的作家。“我爱热闹,爱玩,而写作是一项寂寞的工作。这就譬如说,让一个小孩做功课本身是不难的,难的是他需要因此而舍弃看电视。”
她1995年创办了自己的文化公司,曾封笔10年。“封笔10年是为了要用10年时间专注于上市公司的业务,以回报股东,但2007年执笔改编《女人本色》电影及电视剧剧本,是为了把《女人本色》及时拍成电影及电视剧,为公司争取一笔很可观的赞助金额。”
“我的优势在于我的阅历和我身后的大时代。我的局限是我的天分。我承认,我自己在写作上的天分,不及前面我提到的任何一位作家。但任何人生出来都有才华,如果一个人不让自己天生的才华得以发展,那就没有完成基本的使命。我的才华,就是写得快。”
“我没时间阅读”
梁凤仪告诉记者,近二十年,自己因为“忙”,“都没有时间去享受阅读,去‘受教育’,我只有在现实生活中‘受教育’”。而“电子阅读”,她更是毫无尝试,也不打算尝试。“我到今天为止,写东西还是手写,不会用电脑。连手机短信,都是最近才学会的。”
言及此,梁凤仪称,“我知道没有阅读习惯真的不好,但我想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是坦诚,所以我不介意你把这些写出来。任何人都有长处,也有短处。我就是这么一个古旧的女人,这样的女人,可能有她的可爱之处,也有她的可恨之处。前一阵子,我的策划人让我开了博客,还让我站在一辆保时捷跑车旁边拍照,我没干,因为我根本不喜欢跑车,虽然我有车。我喜欢游艇,可以在那里拍照,但绝对不可以是跑车,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即便是商业手段,也是用于产品和人之间的对话,不能过度包装,诚恳还是基础。”
文/本报记者 朱玲
参与互动(0) | 【编辑:蒲波】 |
相关新闻: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