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政协报告称旧城胡同54年消失近半——中新网 - 闆风珶鎶骞冲彴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北京政协报告称旧城胡同54年消失近半

2010年09月09日 05:53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本报讯 (记者傅沙沙)历史名城保护是否得当,将作为东城区和西城区的工作考核重点之一。昨日,北京市政协常委会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古都风貌和文物保护工作”的建议案,调研报告指出,北京古都风貌和文物保护存在诸多问题,包括部分文保单位被长期占用、地下文物保护不力等。

  “十一五”以来40亿投入

  仅占北京土地总面积5%的旧城,却承担了城市总量50%以上的交通和商业压力;旧城内胡同与1949年相比锐减了一半,市政协调研报告如此陈述北京古都风貌和文物保护的现状。

  市政协调研报告称,“十一五”以来,截至2009年底,市财政共计投入约40亿元,促进历史街区成片保护,共涉及5000多个院落。

  文物周边建筑严格控制高度

  针对目前文保方面出现的问题,建议案提出,在旧城风貌区内,不再安排重大建设项目。

  对胡同四合院要通过修缮、翻建、清理等方式恢复风貌。严格控制文物周边的建筑高度、形式和色彩等,保护重要的“天际线”和“景观视线”。

  新城区加大文保政策支持

  市政协建议案首次提出,“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应实现“五规合一”,即把城市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与人口规划、产业规划、空间规划、土地规划进行有效整合和有机结合。

  调研中,市政协委员们专门赴东城区、西城区座谈。建议案提到,城区行政区划调整后,鉴于新东城区、新西城区是北京古都风貌最集中的地区,两区要更加重视古都历史文化的传承,并结合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政策给予倾斜。

  市政协表示,这份建议案将提交北京市委市政府参考。

  ■ 相关链接

  在名城保护核心区域,历史文化环境局部虽有所改善,但多年来旧城内一些风貌保护区整体环境持续恶化的局面没有根本扭转。———市政协调研报告

  54处市级文保存安全隐患

  仅600多条4191新工地

  97个探文物

  城市核心区功能过多,仅占北京城市土地总面积5%的旧城,承载了城市总量50%以上的交通和商业压力,使旧城风貌保护和民生改善的难度越来越大。数据显示,北京市级以上文保单位322处,其中中央单位等占用共90处。市文物局表示,有54处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受保护胡同

  仅600多条

  旧城胡同持续减少。调研报告称,截至2003年,旧城胡同数量较1949年锐减一半,从3250条降至1571条,目前划入保护区的仅有600多条胡同,未被划入保护范围的胡同还在不断消失。而旧城一些胡同外来经商务工人员居住增多,管理无序,可能沦为新城中村。

  4191新工地

  97个探文物

  地下文物不断遭受严重破坏。建设项目很少主动申报地下文物勘探,2007年和2008年,北京共有4191项新开工建设项目,但只有97个项目进行了考古勘探调查,仅占总数的2.3%,致使大量地下文物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不被损毁。大量超高建筑对旧城整体风貌严重破坏。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哉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