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电影的变迁与跨越
正当中国城市电影市场业绩节节攀升之时,中国农村电影却领城市之先迈入了全面数字化时代。由国家广电总局、发改委、财政部等部委实施的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取得重大成效,全国已组建农村数字电影院线228条,放映队3.8万支,年放映公益电影达780万场,到今年年底将基本实现每个行政村每月放映一场电影的公益服务目标,我国农村电影无疑又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顾农村电影历史,总结农村电影数字化实践经验,把握农村电影发展趋势和规律,对于进一步创新农村电影工作,推动农村电影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回眸:上个世纪,农村电影经历辉煌也遭遇沉寂
新中国农村电影工作起步于1950年6月至10月,时由中央电影局在南京举办第一期流动放映(主要是16毫米胶片)培训班,1817名放映员结业后肩负使命怀揣理想,奔赴全国广袤的农村大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电影放映事业自此发轫。从激情燃烧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起势,流澈湍急,穿越极“左”思潮支配的70年代,夹砂带砺,到达改革开放的80年代中期,终成波澜壮阔的江河。据电影史料记载,是时电影文化润泽着全国97.5%的生产大队。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露天电影成为农村生活中的文化大餐,光影从银幕上飘落,映入人们眼帘,编织成五彩缤纷的梦想。一部《喜盈门》创造了全国农村观众4.6亿人次的惊人记录。 汤一介和乐黛云两位学者曾将这些记忆赋在《影视三字经》中:“每忆当年,难忘麦场,木凳偏坐,葵扇取凉,泪染斑竹,幕布一张。”。在众多的文艺样式中,对中国上个世纪50至80年代农村文化生活产生最广泛、最深刻影响的,非电影莫属。
走过辉煌的1980年代,农村电影经历了低谷和彷徨。一直依靠行政收费和计划分配的农村电影放映模式被打破之后,新的模式一直未有效地建立起来。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农村电影的收费问题、节目问题、设备问题越来越突出,“机器锈了,队伍散了,银幕黑了”的现象令人扼腕叹息。《人民日报》1990年1月9日《乡里人需要好电影》报道:“农民八亿多,电影三部半。”农民看电影难成了一道不绝于耳的社会呼声。农村电影的辉煌成为渐行渐远的记忆,农村电影的黯淡成为抹不去的文化伤痛。
转折:从“十五”到“十一五”时期,农村电影告别胶片迈入数字化时代
伴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社会格局的嬗变,进入新世纪以后,电视村村通日渐普及,互联网乡乡延伸,面对文化新形态的挑战,电影如何关怀农民、关爱农村和关心农业,是坚守还是放弃,这一抉择不仅关系到国家电影发展战略,体现着是否保障最大人口群体的文化权益,更表现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重大责任和使命。电影是通俗易懂的大众娱乐文化形式,列宁曾经说过:“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让广大农民群众看到、看好电影,对于在农村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弘扬先进文化和时代精神,传播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健康素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解决这一具有战略性的问题,自1998年始,尤其是进入“十五”时期,国家实施了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目标是“在21世纪初,基本实现全国农村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同期实施的还有解决西藏和新疆农牧区看电影难问题的“西新工程”。“十一五”期间,国家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将“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列为五项公共文化建设重点工程之一。2005年,国家广电总局电影数字化战略在农村电影领域开始实施,农村数字电影流动放映技术实验在浙江台州取得成功。2006年,农村电影改革发展试点扩大到浙江、陕西等8省区16个市。2007年此项工作推广到全国范围,胶片放映“2131工程”全面升级为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
2007年,以国务院《关于做好新时期农村电影工作的通知》为标志,开始进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新阶段,农村电影不但投入放映设备硬件,而且扩展到体制机制改革、贴补政策制定、数字技术创新、节目发行传输网络一体化建设,国家原则上为每23个行政村配发一套放映设备,为每个行政村每年买单12场公益电影,每场财政补贴不少于100元。2010年全国将顺利完成每村每月放映一部数字电影的规划目标,完成由16毫米胶片放映向数字放映的过渡。
经过近5年的艰苦努力,农村电影面貌发生了巨大改变,数字技术革命让电影以精彩的节目内容、清晰亮丽的画面、优美震撼的音效重新回到了农村,银幕前重新聚集了人气。2009年全国农村电影观众数量攀升至18.15亿人次。
跨越:在广阔的农村大地上,终于建成世界上最大的“流动电影频道”
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的实施有着具体历史方位和鲜明时代语境。从国家实施“2131工程”到“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走的是农村电影的科学发展之路,包含着文化体制改革、创新、发展的许多成功探索和宝贵经验,概括起来主要包括明确改革新思路、培育市场新主体、确立数字化发展新战略和建立财政保障新机制等四个方面。
明确改革新思路。2006年中央领导明确批示要“按照企业经营、市场运作、政府买服务的思路,对原放映体制进行改革试点。”这一重要指示成为农村电影改革的指导思想。广电系统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会同相关部门,将“新思路”纳入到国家指导性、政策性文件中加以推动。2007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做好农村电影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企业经营、市场运作、政府购买、群众受惠”十六字方针。2008年底全国电影行政管理职能实施划转,将文化部承担的指导地方电影发行、放映的工作职责统一归口划入国家广电总局,改变了省级以下电影管理职能错位现象,进一步整合了广电资源优势。新思路解决了长期以来农村电影如何发展的方向性问题,强化了政府在培育市场和公共服务中的主体地位和购买方式,对推动农村电影工作观念创新、农村电影数字技术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经营管理创新等具有战略指导意义。
培育市场新主体。在广电总局指导下,全国各地纷纷整合市、县国有电影公司资源,组建以“院线制、股份制、公司制”为标志的农村数字电影股份制院线公司,并成为农村电影放映的新经营主体。2008年底,为发挥国有大型电影企业在农村公益放映中的示范带头作用,中影集团成立中影新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公司,按照“共创、共建、共有、共享”的合作原则,集约全国各地放映院线力量,将所搭建的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平台和国家惠民公益政策宣传结合起来,成功实施了财政部家电汽摩下乡宣传、卫生部疾病防治宣传、国家计生委“婚育新风”宣传以及国家药监局“安全用药、关注农村”宣传等公益放映活动,一大批家电汽摩医药品牌产品广告随之源源跟进,实现了农村电影放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摸索出了一条“为农民送电影、为部委宣国策、为行业拓市场、为院线创效益”的农村电影可持续发展新路子,创新了农村电影公共服务职能,推动了全国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平台向具有国家公信力的新媒体平台的转变。
确立数字化发展新战略。数字化战略被誉为农村电影改革发展的“火车头”。2004年广电总局出台了《电影数字化纲要》,《纲要》极大地激励了我国 0.8K流动数字放映技术的自主创新,规范了数字设备标准,推动了数字设备厂家升级改造;拨付专项资金购买农村公益版权节目;建立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承担数字节目卫星传输、节目交易、场次统计、信息发布等服务功能。为规范放映市场,中影新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公司成功研发了功能齐备的GPS/GPRS监控系统,使各地政府管理部门、农村院线和广告厂家实时监控放映地理位置、影片和广告投放动态信息。为政府买单提供了科学统计依据,提升了放映市场的整体形象,推动了全国农村院线联合集约经营。
建立财政保障新机制。农村电影放映场次补贴是建设农村电影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的基础性条件。2008年广电总局出台的《农村电影公益放映场次补贴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规定,各地补贴标准不低于100元/场,西部和中部地区由中央财政承担 80%和 50%,其余部分由各省财政分担,补贴资金养事不养人,并确保70%的费用用于放映员的劳务费。
新中国农村电影从建国初百来支放映队到现在近4万支数字放映队,从沿用了半个世纪的胶片放映到当下数字化全盛时代,从上个世纪单一计划体制到目前公益放映和市场运营并举,其变迁可谓曲折而流长,其跨越足令世人赞叹,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一样,为全国农民在家门口看上电影而兴建如此庞大的文化工程,这一切只有在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功的中国做到了。今天中国农村电影的成就正是执政宗旨观的最好诠释。
作者:乐可锡
参与互动(0) | 【编辑:张中江】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