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易中天:“40后”下个十年该研究“孙子兵法”

2010年10月08日 15:17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在“理想国年度文化沙龙2010”活动中,最为重头的活动当属由梁文道主持的两场论坛:“想象下一个10年”和“期许一个华文文化共同体”,在每场约150分钟的论坛中,易中天、贺卫方、秦晖、吴思、陈丹青、张大春、贾樟柯、舒国治等来自不同领域、不同地区的演讲嘉宾,在对中国未来10年的面貌和华文文化共同体作出展望的同时,也进行了精彩的思想交锋。

  论坛之“想象下一个10年”

  未来依靠我们今天的努力

  生活离不开想象力,我们必须不断地解放自己的想象力,否则会被现实拖住、困住。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理想国文化沙龙”的创意总监梁文道提出了“想象下一个10年”的主题。他认为,当我们在思考和观察时,要把距离拉远,不能看今天的问题怎么解决,要放到10年后再回过头来看它会怎么样。在当天的论坛上,易中天、贺卫方、秦晖、吴思、陈丹青、舒国治等人,对这一主题分别给予了自己的答案。

  学者易中天的回答是计算出来的。他认为主宰未来10年的主要是三代人:“60后”将成为领导者,“70后”会成为顶梁柱,而“80后”将成为主力军。他对这3代人持乐观的态度,并举“60后”为例具体说明,“‘60后’的世界观形成时,正好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时间,他们受到的是截至目前最好的教育。”至于他自己的“下一个10年”,身为“40后”的他笑着说:“我们这代人该干的事情就是研究‘孙子兵法’,是怎么当爷爷奶奶、当外公外婆,对付孙子和外孙子的兵法。”

  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历史学家秦晖认为,历史本身是不确定的,未来10年是什么样,依靠的是我们今天的努力。“正因为历史的不确定性,所以我们今天的努力才是有意义的。如果我们现在努力,也许我们未来可以看到希望的图景。如果我们不努力,也许未来就会很悲惨。而面对这个悲惨,我们既不能诿过于孔夫子,也不能诿过于秦始皇,只能怪我们自己的努力不够。”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法学家贺卫方说:“只有有勇气,我们才会有自由;只有有自由,我们才会有希望。”他希望下一个10年我们的思想能有更大的空间。

  作家、历史学者吴思和被称为“城市的晃游者”的台湾作家舒国治则提出了具体的设想和期许。吴思发现,以前农民工攒了钱主要是回家盖房子、娶媳妇,但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选择到乡镇里买房子。他说,以前大家以为中国的城镇化道路是超大城市发展的战略,去年他意识到,实际上在我们的脚下,形成的是城镇化梯次结构,走在第一线的是超大城市,省城迅速扩张,县城地级市在迅速扩张,中国的城镇化道路是雁阵式的结构。他觉得,10年之后,整体梯次化发展的进程仍然是完好的,这可能是本世纪前半叶最重要的历史趋势。舒国治则认为,下一个10年,首要的是让老百姓拥有更便利的生活,“比如我的房子是否可以不买到六环外,我是否可以每天不花一个小时40分钟在交通上。这些问题要怎么解决?一定要有想象力的方式。台北近一个10年跟上一个10年相比最大的变化是不堵车了。大陆未来10年有怎样的发展,需要很强的想象力。”

  论坛之“期许一个华文文化共同体”

  用作品消除隔阂带来的影响

  当天论坛讨论的华文文化共同体不限于两岸三地,还包含使用中文的海外华人。来自大陆、香港、台湾的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台湾作家张大春认为,在所谓“华文文化共同体”的构成之下,很难去建立一个体制达成一种状态,只能期待或想象,“让我们想象各种方言的使用者或者是曾经拥有过各种方言的人,都有机会通过这个共同体来表现,包括各种形式的文本,包括电影甚至摇滚乐。”他非常期待,未来有更年轻的人能够从融合或比对、参照中创造出各种不同的语言架构,丰富未来的文学作品。

  导演贾樟柯小时候一直对台湾和香港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不甚了解,直到上世纪80年代接触了邓丽君的歌曲和《上海滩》港剧后才逐渐从文学作品中接触了港台的社会生活一斑。1994年在北京电影学院念书的贾樟柯,看了侯孝贤导演的《风柜来的人》居然晕了一周多,他发现台湾的生活和他在山西的生活非常类似。这种接触促使他回过头重新了解中国的文学,看沈从文、张爱玲的作品,寻回了一个从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一直被我们忽视的华语文学传统。他说,要消除这么多年的分离隔阂的影响不是很容易的,但是文化的亲近感和频繁沟通,作用不容小看。当接近那些文字或者电影的时候,我们能够用作品里传达的两岸三地的具体感情来消除隔阂所带来的影响,而且如果我们彼此能够欣赏,就没有什么隔阂。

  学者小宝则冷静地指出,华文写作共同体现在处于非常弱势的地位。“在全球化的时代,除了华文写作共同体以外,我们还面临各种各样的文化共同体。比如说现在世界上最大的文化共同体是英文写作共同体。很多写作共同体之间互相影响的同时互相发生关系。”

  旅日学者李长声认为,“华文文化共同体”的出现是对英文共同体的挑战。“最近常听说中国出版要走向世界,我不大明白走向世界用的到底是中文还是英文。如果用英文的话,这个走向世界无非是把自己的东西翻译到世界去。如果用中文的话,我倒觉得首先应该是‘华文文化共同体’走向世界。”他认为当下我们要保护“华文文化共同体”,“华文有潜在的危机,由于互联网的出现,由于我们的精英越来越多地用英语写论文,这些都对华文构成巨大的挑战。作为一方水土的方言是我们应该要保卫的,作为共同体的语言我们也需要保卫。”

    本报记者 赵明宇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