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式发展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也有过先例。
以北大为例,从1898年建校到辛亥革命后的一段时间内,北大的发展状况并不是很乐观,学术气氛沉闷,学术水平很低,而且封建腐朽思想在校内蔓延。1916年蔡元培来到北大后,推动北大进行了一系列重要变革,领导这所大学实现了一个伟大的跨越发展。他借鉴德国的“洪堡思想”和世界各国大学的办学经验,强调大学的“学术自由”,主张对不同学派“兼容并包”。在当时旧思想占统治地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情况下,蔡元培的主张兼容了新思想,具有很大进步意义。特别是在用人体制上,蔡元培上任之初就辞掉很多没有学术才能的人,并在很短的时间内把李大钊请来任图书馆馆长,陈独秀任文科学长,理科学长夏元瑮是中国第一个研究相对论物理学的人,还有著名科学家李四光等人。陈独秀等人在当时是喊“民主”、“科学”最响的人。李大钊则是在中国第一个举起马克思主义的旗帜,系统地接受、传播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人。他在蔡元培的支持下成立北京大学社会主义研究会,宣传进步思想,引导社会潮流。这一步跨越非常重要,从办学理念到管理体制到用人机制上的跨越,使得北大有了一个很明显的变化,不仅推动了学校的改造,也推动了整个社会的改造与进步,使北大成为当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和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基地。正如著名学者冯友兰先生所说:“蔡元培所领导的新北大的出现,好像一座灯塔,使全国的人们看见了光明,认识了前途,看清了道路,获得了希望。”
世界著名哲学家和教育家杜威来中国两年多,其中很多时间是在北大讲学。回到美国后,他著文把北大的蔡元培和牛津、剑桥、哈佛、哥伦比亚的校长作比较。杜威说:“拿世界各国的大学校长来比较一下,牛津、剑桥、巴黎、柏林、哈佛、哥伦比亚等等,这些校长中,在某些学科上有卓越贡献的,固不乏其人;但是,以一个校长身份,而能领导那所大学对一个民族、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蔡元培而外,恐怕找不出第二个。”
参与互动(0) | 【编辑:蒲波】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