吁请作家远离“二手”生活
《人民文学》公开征集非虚构写作项目
本月10日,《人民文学》杂志宣布了一项名为“人民大地·行动者”的写作计划:向全国公开征集12个非虚构写作项目,各提供1万元资助经费,并且在年度人民文学奖中增设两个“非虚构作品”奖项,奖金各1万元。
半个月过去,申请者超过了200人。计划跟踪采访萨哈克族牧者生活的作家李娟,成了第一个获得批准的“行动者计划”赞助对象。
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人民文学》主编李敬泽昨晚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坦言,“行动者计划”发现新人、挖掘新题材只是初衷之一,更主要的是,要为懒散的作家们驱一驱“懒虫”。
响应者众多
“平心而论,当今文坛存在一种风气——一个字,‘懒’!”李敬泽的批评一针见血:“我们周围存在不少的作家,以懒惰为荣,把清高视作品位。一些中年作家收入不菲,对世界的理解全部通过电视和报纸。长年累月靠二手材料来吸收灵感,这是何等被动的创作风气!”
“离开电视机,离开报纸,离开那些第二手的东西!”李敬泽日前在“非虚构:新的文学可能性”研讨会上强调,所谓“行动者”,就是走向“吾土吾民”,就是吁请我们的作家和那些有志向、有才能的写作者,走向民间,走向这个时代丰富多彩的生活内部。
据悉,在会议当天,就有四五名著名作家主动提出参与这项计划。半个月来,网络上、媒体上的响应者更是层出不穷。
最缺“好奇心”
在交流中,李敬泽也吐出了几段可笑的回忆,有一名作家向他抱怨,一些基层单位不愿接纳作家下生活,于是放弃了预定的写作计划。在这次“行动者计划”中,《人民文学》不会联系车子和饭店,不会给作者联系采访单位。“遇到困难你自己想办法,这是你自己的选择,是一个写作者工作和生活的题中应有之义。”
中国当代文学现状,引起公众的普遍性不满。在李敬泽看来,作家想象力的匮乏,原因之一是对世界所知太少。“为什么有些职场小说的作者文学功底平平,后续创作能力匮乏,处女作却一鸣惊人?生活,因为他们写的是鲜活的生活!”
他指出,文学的整体品质,不仅取决于作家们的艺术才能,也取决于这个时代作家的行动能力,取决于他们自身有没有一种主动精神甚至冒险精神,去积极地认识、体验和探索世界。“我也希望我们的作家,不要再拿通用的、普遍的经验去把握生活,真正进入具体的、微观的视角去观察世界。”“中国作家太缺好奇心了。”李敬泽感叹道。
“非虚构范本”
今年初,《人民文学》就开设了“非虚构”专栏,陆续刊发了一系列非虚构作品,引起了广泛关注。如小说家慕容雪村隐姓埋名在传销团伙中卧底23天,写出了《中国,少了一味药》。
在大学任教的评论家梁鸿,回到家乡,对农村生活现状进行了深入调查,写出了《梁庄》。她在分享自己的“非虚构”写作历程时谈道:“当我们走在中国大地上的时候,矿山、小镇、城市、原野,每一个事件,我们都不应该只是个思考者,还应该试图用大众的眼睛观察问题,人们的生活和情感,你不仅要感同身受,体会到他们的疼痛和光亮,还要对他们的疼痛、光亮那个点位把握得非常准确。”
虽然目前,国内文学界对“非虚构”这种世界通行的写作方式的探索还局限在狭窄的领域。但两位写作者梁鸿和慕容雪村的“非虚构”体验也为这个计划开了个好头。“刚开始我也不太清楚在我们这个语境下,作者能够写成什么样的非虚构作品。他俩的尝试让我们心里有了谱。”李敬泽表示:《人民文学》的非虚构计划将保持充分的开放性,我们期待报告文学作家的加入,我们也期待着小说家、散文家、诗人、评论家的加入,更期待来自社会各个层面的、具有独特生活体验和出色写作能力的普通人的参与。
记者 乐梦融
参与互动(0) | 【编辑:张中江】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