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戡
1992年8月3日生,台湾作家李敖与妻子王小屯之子。2010年弃台湾大学而择北大,成为公众人物。7月底在台出版处女作《李戡戡乱记》,痛批台湾历史教科书。该书简体版近日由三联书店出版。
不知道有几个人能在17岁的时候得到这么多的关注,李戡得到了。这关注缘于他的父亲是李敖,也因为他从台湾来到北大读书,还因为他的新书《李戡戡乱记》,当然,最重要的是,陈文茜拿他和韩寒比较了一回。现在,光环之下的他,要发言了。
论台湾 认同价值混乱
新京报:你来北大上学已经有一个多月了,感觉怎样?
李戡:大体上都还好,我当初来北大是因为不太喜欢台湾的环境,他们脑袋都坏掉了,不需要跟他们在一起念书。北大学生真的很厉害。
新京报:你和北大的同学交流过程里,会觉得自己和他们有什么不同吗?
李戡:还好吧,我也不大晓得。我觉得思维上没有很大差别,因为我本来就跟台湾学生不一样。
新京报:你什么时候开始觉得自己和他们不一样?
李戡:高一就开始了。首先是家里不同,然后才有了之后的更多不同。还有就是对自己的认同,台湾有人认为自己是台湾人,不是中国人,他们的认同价值观都错乱了,所以没办法谈事情。
新京报:你如果跟周围的同学都不一样的话,会不会觉得孤独?
李戡:我记得屠格涅夫有个散文集叫《猎人》,里面有一篇文章翻译成《孤老》,讲一个守陵人,孤独一个人,这个孤老有一次抓到一个偷东西的人,就想要打他还是怎样,后来被劝住,然后对这个偷东西的人晓以大义。我就有点像这个主角,很有正义感,可是又孤独一个人。
论敌人 5000多人不算多
新京报:什么时候开始写《李戡戡乱记》的?
李戡:今年2月开始写,7月中写完。可是这些资料一年前就有了,那时候有想法写了一个文章,想揭开课本中的假例子,因为教科书太多问题了,写得很过瘾,所以想到把这个再做成书。再加上,老师上课的时候,很多错误,我也忍无可忍,边上课边保留证据,把那些讲义都留下来。
新京报:你的同学对你写这本书是什么感觉?
李戡:他们现在骂我骂得要命,因为我写书骂他们。可我完全看不起他们。台湾大学里面自称有所谓的自由开放,你们上高中的时候为了考好大学,有些话不敢说,现在考上大学了,还是不敢跟过去害你的人算账,所以我不愿意呆在台湾。9月初我在台湾有个访问,他们拿我的一句话当标题———台湾学生太混,不把他们当对手。还有我在这个采访里,有个意思是,台湾不承认北大,北大还是北大。但是他们给我减缩成———北大就是北大,哪需要台湾承认。他们把我当成公敌,我说他们混,本来就没错嘛。FACEBOOK上面还成立反我的团体,人也不多,5000多。我无所谓,我跟他们也不是很好嘛,我也不在乎。
论北京 有气派,格局大
新京报:你来北大这段时间,对北京有些什么直接的观感?
李戡:我感觉大陆比较好,台湾不好。十一假期我看了中网、波利尼的演出、首博的60年考古展、北京国际音乐节开幕,都是国际性演出,台湾都没有,台湾办一个花博就高兴得要死,格局就很小,北京有气派,格局大。
新京报:不过有人觉得台湾人相对更有教养。
李戡:对对对,那是老实话,秩序好一点。在这边坐地铁,碰到一些怪人,没办法。但我不可能因为这样,就受很大打击。每个地方都有缺点。你看他们秩序很好,可他们脑袋里想的东西乱七八糟的,脑袋都坏掉了。
新京报:很多人会觉得台湾传统文化的保存做得比较好。
李戡:马英九吹牛说中华文化台湾保留最完整。好多人都觉得台湾有个繁体字就代表中国文化。可就说台湾的教科书,高中教科书要学40篇文言文,除了其中4篇台湾题材,其他36篇内容,大陆初中就教完了。而且台湾近代部分的教科书没有提到闻一多、茅盾这些人,台湾气量狭小,不肯承认大陆这些作家存在。气量都没有,有什么资格说他们保留中国文化。
新京报:大陆是不是也有问题呢?
李戡:我知道啊,可是轮不到台湾来讲,轮不到台湾打着自己所谓自由民主的旗号反过来批评大陆。也轮不到任何国家讲我们,不用别人来干涉。我们有缺点我们可以自己改。
参与互动(0) | 【编辑:蒲波】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