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rayapp涓嬭浇 文化新闻

陈忠实谈《白鹿原》:田小娥的灵感县志偷情故事

2010年11月05日 15:44 来源:天津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陈忠实简介

  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1942年出生于西安市灞桥区。1965年初发表散文处女作。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已出版《陈忠实小说自选集》三卷、《陈忠实文集》七卷等40余种作品。《信任》获1979年全国短篇小说奖。《渭北高原,关于一个人的记忆》获1990—1991全国报告文学奖。长篇小说《白鹿原》获第4届茅盾文学奖。

  2010年9月9日,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白鹿原》在几经周折、历时8年的筹备之后,终于在北京举行了开机启动仪式,让这部获得中国长篇小说最高奖——茅盾文学奖的作品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2010年10月4日,小说《白鹿原》的作者、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忠实来津门采风,在风光旖旎的海河之滨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访谈录

  记者:您是第一次到天津来,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陈忠实:来到天津,从火车站到市内,再到津南区,我最直接的感觉,就是无论走到哪里,眼前都很明亮,非常开阔。这在我走过的一些中国大城市里都是少有的。在有些大城市,站在马路上,满眼高楼林立,看得你都不想睁眼睛。那个压抑感、压迫感,非常难受。来到天津,能看到非常辽阔的天空,非常美的天际线,而且我们来的那天,天空连一片云都没有,湛蓝的天空,哎呀,感觉特别好!我就想,天津的领导者是富于独立思考的领导,能不跟风一味地去搞高楼林立,这是富于长远眼光的人对于一座城市的构思,了不起!

  记者:我想请您谈谈人生,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文学的?

  陈忠实:我从上初中二年级就开始喜欢文学了,之前我写作文总受到老师的表扬。到了初中二年级,我们的语文课本上有赵树理的作品我很喜欢,我记得很清楚的是一篇《田寡妇看瓜》,当时我看了以后很惊讶,原来农村的这些人、这些事也能写成小说,还能上中学课本,这样的事我也经历得很多啊!

  记者:熟悉的人物和生活情景触动了您?

  陈忠实:学了赵树理的作品,又读了他的小说,心想,赵树理写的这些农村的事,我也能写。就开始在作文本子上写起来。我第一篇小说是在作文本上写的,叫《桃园风波》,是写村子里因为果树要归公而产生的各种矛盾引发的故事,是当作文写的,那时还不知道这叫创作。我们的语文老师是一个大学刚毕业不久的年轻老师,他看了以后评价很高,对我是一个很大的鼓励,从此与文学结下了一生都解不开的缘!

  记者:那时候您多大?

  陈忠实:15岁左右吧。文学兴趣就是从那时激发起来的,从此一生都没有改变过。

  记者:我看有报道说,您想学文学,家里不同意,家里希望您能学医?

  陈忠实:那是1962年我高中毕业时,要填报志愿,包括大学选项。从我个人来说,我当然是选文科。我父亲建议最好学医,因为医生在民间捧的就是铁饭碗。到了快高考的时候,我们班主任单独把我叫去谈话,他知道我要报文科,便对我恨铁不成钢地说:你也不看看今年的形势,今年国家困难到这种程度,教育招生的任务大大缩减,对于国家来说,最急需的还是工科人才……我那时候虽然喜欢文科,但数理化的成绩也还不差,就听老师的话改报了工科。我到现在都记得老师的这句话和他说这话时的表情。

  记者:您的脾气还不倔,挺听劝的。

  陈忠实:都是为了前途,你想想我一个农村孩子,不听劝能怎样!那时候在农村,初中生毕业回乡当农民都是一大新闻,凡是上了高中的孩子一般都要上大学,除非是极个别的。因为国家的教育计划就是这样安排的,否则就没有必要上高中了。我1959年上的高中,我们中学里有4个高中班,每个班考不上大学的落榜生只有一两个。1960年的毕业生还95%上了大学。到了1961年,教育任务就缩减了,但还有50%能考上大学。到了1962年我毕业时就非常惨了,招生计划大幅度缩减,我们毕业4个班,只有8个人考上了大学。我们班剃了光头……

  记者:正好让您赶上了,那您当时是什么心情啊?

  陈忠实:那当然是……哭,巨大的精神打击!上初中时还不明确,上了高中以后就是奔着大学去的,没有回农村的思想准备啊!我是我们村第一个高中毕业生,我回到农村,给我们全村做了一个坏榜样。脸面是一方面,关键是前途完蛋了,没有前途了。

  记者:您在这样的情绪和精神压力下应该写了很多东西,不是说愤怒出诗人吗?

  陈忠实:没有,没有情绪写任何东西,那是一种崩溃的感觉。你想,对于一个农村孩子来说,在那个年代,那么贫困能上高中,不就是为了能考上大学,将来能当上一个“公家人”,吃上一碗“公家饭”吗?

  (说到这,他停顿了下来,半天无语,吸着雪茄,沉默中,我感到了他内心深处那道看不见的伤痕。可见往事并不如烟啊!)

  记者:这是您生命中一段最黑暗的岁月。

  陈忠实:二十多年后,靠卖树、卖树根供我念书的父亲在患癌症去世前的弥留之际对我说:“我有一件事对不起你……我不该让你休那一年学啊!错过了一年让你错过了二十年……”

  听罢我浑身战栗,久久无言。休学因为贫困,可父亲也是万般无奈啊!回乡以后,一直过了很久我才缓过劲来。后来我们的村级小学要配备一个民办教师,我就去了。其实我根本就不想当这个教师,我的性格也不适合,之所以答应,完全是因为内心深处喜爱的文学。我想,我要是当个农民,干一天的重体力活,回来就很累了,就再也没有精力和时间读书写作。可是当教师,下午给孩子们放完学以后,晚上我还可以读书、练笔,写我自己的东西。那时我白天给孩子教书,晚上就从最基本的写作练起,包括自己给自己造句,我阅读小说时,有哪些新鲜的词,我没见过的词,就把它摘下来,我自己用它来造句,作为文学基本功的练习,就下这个苦功夫。

  记者:您写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就是《白鹿原》?

  陈忠实:是。这也是我唯一的一部长篇。从产生写作的欲望到构思完成大概经历了两年,包括做一些调查、查一些资料,写作写了两稿4年,一共6年。之前已经发表过很多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

  记者:您用白鹿原作书名,那地方原来就叫白鹿原吗?

  陈忠实:这是人家原有的名字,这个原是很有历史意味的,我是查县志时看到的,白鹿在当地被视为神鹿。这道原在蓝田县城西南方向,有白鹿游于西原,这个原就是白鹿原了。白鹿原这个名字后来几经历史的转换,在历史上还叫过灞陵原,著名的“鸿门宴”中,“沛公军灞上”,说的就是这个灞陵原,也就是白鹿原。

  记者:听说把《白鹿原》搬上银幕颇多周折?

  陈忠实:小说出版以后,西安电影厂的导演吴天明让他弟弟在西安找到我,让我写了改编成电影的委托书。当时他人在美国,两三年以后他回来,因为一直没有获得拍摄批准,就没拍成。后来又有几家影视公司找到我,我说,谁能批下来谁就做这个事。结果都没有批下来。最后获得批准权的是另一家公司,他坚持10年不松手,一直在跑,终于获得批准,现在可以拍了。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