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时的孙中山,其留下的手札如今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孙中山手札的封面受损严重,露出了红纸下面的棕色硬纸壳
孙中山的中华革命党党证,其左下角画圈处为指模的位置 资料图片
本月12日,孙中山陵寝免费向游客开放,前天,前来拜谒中山陵的游客人数突破五万。作为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的一言一行都备受瞩目。而近日,一本孙中山先生的手札现身民间收藏机构艺兰斋,也引起了相关专家学者的关注。那么,这本孙中山的手札是如何被艺兰斋收藏的?手札里有哪些鲜为人知的内容?专家学者们是如何评价这部孙中山手札的呢?
□本版主笔 快报记者 李颖鑫 摄影 快报记者 路军
孙中山手札流向日本
缘于其最后的日本之行?
这本手札大小近似一本24开的笔记本,线装,封面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底下的棕色硬纸壳封皮,一个就是贴在封皮上的红纸。共有22面,内容既有书信,也有序言,还有电文,涉及到1913年到1924年共十一年的时间,内容排列有点乱,包括:1923年在广州写的关于国民党改组委员会的电文、1918年致列宁和苏维埃政府电、1914年在日本写的中华革命党入党誓约书、1924年在韶关写给某国民党元老的一封信等。
毫无疑问,作为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的每份手札都弥足珍贵。那么,艺兰斋是如何能够收藏到这本手札的呢?
据艺兰斋负责人介绍,这本手札是他们在2008年的一场拍卖会上拍来的。据说这本手札是2004年,由一位中国留日学生从日本带回国内。
那么,孙中山的手札怎么会流到日本去了呢?
记者在由南京市档案馆于道远、王长喜撰写的题为《宋庆龄追查孙中山先生重要文稿》的文章中看到,孙中山自1925年3月在北京去世后,他所有的书稿、文件,都留给了夫人宋庆龄。宋庆龄把这些遗物都妥善保存在自己位于上海莫利哀路的寓所里。但是1937年上海沦陷,日本宪兵沪南分遣队连续三次搜查宋庆龄寓所,将孙中山的这批遗物劫掠一空。后来,为了掩人耳目,日本归还了部分给汪精卫政府,另一部分运回了日本。汪精卫政府将孙中山的遗物保存在中央研究院旧址。日本战败投降以后,南京市长马超俊将22件文稿归还给了宋庆龄。至于被运到日本的孙中山文稿,国民党地下工作人员通过日本浪人,花20万日元将其买回,并交给了重庆国民政府。
如果以上资料成立的话,这本2004年才被从日本来回的孙中山手札,应该不属于这批由宋庆龄保管的孙中山遗物。那么,这会不会是孙中山自己带到日本去的?因为孙中山在4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有近20年的时间在日本。
这本手札最迟的信件是在1924年10月间。而这一年的11月,孙中山应冯玉祥之邀,扶病北上。在去北京之前曾去了一趟日本,逗留了10天,会否就是此行,其手札留在了日本呢?广东孙中山故居纪念馆萧润君馆长认为,无论是生前还是身后,孙中山的东西流往海外都有很多途径,所以从日本回流孙中山的手札并不奇怪。
而著名的书画鉴定专家张荣德认为,这本手札内容没有按时序装订,可能是后来的收藏家自己装订的。
孙中山不再与胡汉民、汪精卫志同道合
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双方出现分歧?
在1924年10月的一封信里,孙中山写道:“革命委员会当要成立,以对付种种非常之事。汉民、精卫不加入未尝不可。而汉民已失此信仰当然不应加入,于事乃为有济。若必加入,反多妨碍而失其用,此固不容客气也。精卫亦本非俄派之革命,不加入亦可……而汉民精卫恐皆不能降心相从。”在孙中山的革命生涯中,胡汉民和汪精卫可以说是他很重要的革命战友。二人皆是在同盟会时期就追随在孙中山左右的。但这封信向我们传达出了重要的历史信号,在1924年末的时候,孙中山已经不再将胡汉民、汪精卫视为志同道合的同志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应该是发生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事情。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之后,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多次与孙中山先生接触,提出国共两党合作,孙中山也有此意,他对李大钊极为钦慕,亲自主盟让李大钊加入国民党,当李大钊表示自己是第三国际成员时,孙中山说:“这不打紧,你尽管一面做第三国际的党员,一面加入本党帮助我。”
可是,孙中山的主张在国民党却遭遇到了或明或暗的反对。有学者指出对国共合作“真正赞成的只有廖仲恺”,就像信中说的那样连胡汉民、汪精卫这样数十年的革命兄弟也在行动上消极反对国共合作。刘晓宁介绍,由于孙中山在国民党内威望极高,没有人敢公开与孙中山展开辩论,但暗流涌动,为此孙中山曾严厉地训斥过党内的反对派,说:“你们不赞成你们开除我。
但是孙中山也并未就此排斥胡、汪二人。多年从事民国史料研究的第二历史博物馆研究员蔡鸿源老先生说:“这也正是孙中山人格伟大之处,孙先生并不像蒋介石那样排斥异已,只要不是反对革命,反对革命政府的,孙中山并不会因为政见的不同而排斥他们,相反,他能发现对方的长处,用其所长避其所短。”
参与互动(0) | 【编辑:蒲波】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