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明伦与好友余秋雨、贾平凹
不用手机、不上网、不开会的余秋雨,昨日为了魏明伦破例平生首次参加了长达3小时的座谈会
昨天上午,“祝贺著名戏剧家魏明伦从艺60周年”系列文化活动周在成都拉开序幕。马识途、余秋雨、贾平凹、姜昆、仲呈祥、曹可凡、李光羲等各界文化名人齐齐亮相蓉城,而此前一贯以不用手机、不上网、不开会等习惯著称的余秋雨也破例亮相“魏明伦文艺60年座谈会”,并表示此前误以为只是来吃顿庆贺便饭。前晚到蓉却“隐身”的余秋雨,昨日准时出现在会场,引起众多关注,并在发言中称,“我们的时代已经过去”。
余秋雨首次“被开会”感慨“我们的时代已经过去”
“我对魏明伦先生有两句话,一个表示深深的祝贺。另外就是小小的抱怨,他让我终于平生第一次参加座谈会,而我确实没有参加过座谈会。”昨天,余秋雨按照此前的许诺准时出现在会场,他说:“大家都知道我是习惯不用手机不上网不开会的人,原本魏明伦给我妻子打电话,我以为只是吃顿便饭,没想到现在是‘一世清明毁于一旦’。”
余秋雨认为,魏明伦最大的贡献在于传承了大家不太在意的传统:平民思维方位加戏曲原生活力。“现在很多好电影看不下去,就是因为缺少内在的东西。从魏明伦先生从事艺术六十周年,我想起了我们这代人的艺术过程,有一些人的过程使我们知道艺术创作的本质。”在简短的评价后,余秋雨开始滔滔不绝,从导演谢晋讲到了陈逸飞,两人的墓志铭都出自他之手。“谢晋导演去世后,我们至今无法向他的智障儿子说明死亡是什么。谢晋生前就告诉我说,他的傻儿子因为每天要通过门上猫眼看爸爸回家没有,而被门孔磨掉了眉毛。我说谢导也是这样的人,你一直在中国这个大门里望着,你不仅自己望,让整个民族通过摄影机在门孔里看出去。谢导演听到以后非常惊讶,后来说对,我们就是这样当门关着的时候找个门孔看到外面的光亮。”
余秋雨认为谢晋和陈逸飞的“在迷茫的年代,用中国的美感动世界”一样,用各自的精神延续着对下一代的鼓励。“我有幸看到96岁的马老对68岁魏明伦的‘教育’,这样的景象让人有些感动,首先谢谢老一辈对我们的期待,但我们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是桥梁过渡的一代,大家对我们的创作期待少了,因为观众的接受度在变化。面对未来和中国的前途,我写的一本书叫我《等不到了》,当时英达说我可能是写中国足球的,我其实是写中国文化,指我所期待的景象可能等不到了。”余秋雨解释称他所说的等不到了,并非是整体悲剧,因为还有下一代。在发言的最后,余秋雨淡定地说:“一个从来不开会的人来到会场讲一番不合时宜的话,非常抱歉,但是我想这也是另类的祝贺,谢谢大家。”
低调坐足3个半小时 余秋雨面对媒体“玩快闪”
从走上电视说学问到青歌赛评委,再到近年来的“假捐门”,余秋雨一直遭遇质疑不断。不知道是不是已经有些害怕媒体老话重提,余秋雨自从前日到成都玩隐身后,昨天又继续上演了一出“快闪游戏”。尽管从没有开过会,余秋雨在现场还是坐足了三个半小时,但会议一结束余秋雨便立即“消失”在大众眼前。“余老师说他自己负责吃住,并且还有其他事情,所
以下午的研讨也不再参加。”魏明伦表示自己还没来得及当面致谢,余秋雨就已经走了。记者在拥挤的人群中意外发现“逆行”低头快走的余秋雨,忙疾步跟上去,当媒体提问上海大火他是否前往悼念时,余秋雨表示已经去过,并为遇难者祈祷。随后,余秋雨便迅速搭乘电梯离开。
据了解,此前余秋雨为地震灾区开设的3所“秋雨图书馆”分别位于都江堰市蒲阳小学、李冰中学、都江堰外国语实验学校,记者昨天从相关部门获悉,图书馆的确已经于去年开馆,3万册图书全由余秋雨出资购买,以经典文学作品为主,涵盖中国文学以及外国文学领域数千种传统经典名作。
与此同时,昨天下午3点左右,著名作家贾平凹也和余秋雨同样玩起了“快闪”。在给魏明伦题字“大笔担当”后,贾平凹表示“魏明伦从来不怯场的品质,我是学不来的。下午我就得赶回去,虽然辛苦但很高兴,期待10年后再来。”华西都市报记者杜恩湖陈颖摄影报道
他的那个时代
贾平凹曝料:魏明伦差点当西安市文联主席
魏明伦从艺60周年座谈会昨日隆重举行
由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文化厅,四川省振兴川剧领导小组,中国戏曲家协会,四川省文联,四川省广播电视台共同主办的“魏明伦从艺60周年座谈会”、“魏明伦创作研讨会”昨日在成都沙湾会展中心隆重举行。马识途、余秋雨、贾平凹、姜昆等文化界名人不仅对魏明伦做出了高度评价,而且还讲出了魏明伦许多的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
贾平凹:差点把他挖到西安去
贾平凹曝光了一件往事:“我和明伦二十多年前认识,那时候他在自贡,1979年他说想换一下地方,我回到西安,给我们市委书记说了,给他分一套房子,让他当西安市文联主席。当时,市委书记爱才如命,竟同意了。后来明伦突然说不去了,市委书记还把我批评了一顿,说我办事不力,我们书记对老魏是很器重的。一个人能不能干成事,要看一个人的能量,魏明伦就是一个能量特别大的人,明伦虽然没有上过多少学,但是他确实学得翻江倒海,他的剧本我都看过,确实写得精彩,他写的杂文我觉得可以说是文坛金庸了,他的一些辞赋也是一团锦绣。作为一个人来说从事一项,比如写剧本或者写杂文、辞赋一样都了不得了,他三样都写得不错,足见这个人有多大的才华。魏明伦从来不怯场,什么场合他都敢去,什么人他都敢见,什么话都敢讲,确实是这样。魏明伦是四川的也是全国的,从他身上我感到当代知识分子优秀的东西都在身上,就是帮助社会敢说敢为,一腔激情。我觉得四川出这样一个人也不容易也很难得,四川这个地方是出大人物的地方,成都也是我一生中到过最多的城市,在这个地方对这里的土地和这个土地上的人从来都是很敬畏的。”
姜昆:魏明伦是“大男人”
回忆起上世纪90年代初和魏明伦一起参加央视春晚的日子,姜昆说:“当时魏明伦老师是编导组的主创人员之一,我作为相声演员写了一个名为《大船》的作品。大意是一个毛糙的小伙子不小心脑袋在关门的时候给夹了一下,记忆失去后一切都忘了,然后开始在舞台上寻找记忆。由于作品中切合了当下的一些寓意,魏先生便特别支持,还专门写了首歌配合。但后来的结局是,我的节目最后被毙了,但魏老师的歌却留了下来,印象深刻。从上世纪80年代和魏明伦结缘,我觉得他是个大男人,拥有一身的才气。”
马识途:他有基础做中国莎翁
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96岁高龄的马识途说:“我觉得魏明伦主要的价值就是体现了他曾经为我们中国的戏剧创作出能够传世的重大的一些剧本。当然魏明伦他还是一个多面手,他不仅仅是一个戏曲家,而且还是一个作家,他作了很好的杂文,言人之不敢言,言人之所畏言,轰动了全国,这是另外一个方面体现他价值的表现。他还研究中国古代诗词赋,他又成为辞赋的创作者,而且他创出特殊的魏明伦赋体,这方面也表现了他的才能和价值。魏明伦的道路应该是向莎士比亚学习,能够在中国创作出莎士比亚式的剧本,我认为是有希望的,有基础的。”
华西都市报记者杜恩湖 陈颖摄影报道
参与互动(0) | 【编辑:蒲波】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