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rayapp涓嬭浇 文化新闻

国家话剧院初建立固定演出季 四季都有集中演出

2010年12月06日 08:46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一年接四部大戏,年轻时也没这样演过!”75岁的国家一级演员雷恪生在国家话剧院被大家亲切地称为“雷老爷子”,虽然已经退休15年,但真正的是老当益壮。

  这不,刚刚参加完国话年度大戏《四世同堂》在台北的首演,又忙着在深圳、石家庄、南京等地的巡演。而国家大剧院明年的开年话剧大戏则选择了林兆华导演的《老舍五则》,雷老爷子也是不可少的主角。由他主演的反腐话剧《这是最后的斗争》今年一年也演了几十场,不仅参加了文化部组织的国家优秀剧目的展演和上海的国际艺术节,还随着高雅艺术进校园在学校推广。再加上正在筹备中的话剧《王府井》,他这一年就在这几出戏里进进出出。

  今年是雷恪生从艺50周年。1960年从中戏毕业进入话剧院,这50年他在电影、电视剧、小品、话剧领域都留下了响当当的代表作。如今老爷子成了特别专业的话剧演员,“演别的都是客串,我钟爱的还是话剧舞台,大幕一拉开,那是真过瘾,看来一直要演到演不动为止了。”

  “其实现在忙碌的不止是雷恪生一个演员,国话的每一个演员,只要你想演戏,就有戏演。”国家话剧院的掌门人周志强如是说。

  “演员有戏演,观众才有戏看”

  说起国家话剧院,人们也许还没有太深的印象,但说起它的演员,那可个个都是腕儿。成立于2001年12月25日的中国国家话剧院,是由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和中央实验话剧院合并而成的,既有唐国强、李雪健、张丰毅、冯宪珍、倪大红这样的老牌明星,也有章子怡、孙红雷、陈建斌、袁泉、秦海璐、黄磊这样的青年明星,哪一个都能独自撑起一出影视作品,然而他们留在舞台上的话剧作品却少之又少。“明星们长时间不上舞台,并不是他们的问题。他们是热爱舞台的,随着我们演出剧目的增多,大批明星都会回归舞台。”

  国家话剧院用了将近3年时间将老舍先生最满意的小说《四世同堂》第一次搬上话剧舞台,加入其中的演员也创了纪录,有名有姓的就有30多个,从雷恪生这样的老演员到孙红雷、黄磊、秦海璐、辛柏青这样的一线实力演员,还有刚刚分配的年轻演员,几乎算得上有四代演员。“这将是常态。作为中国话剧的航母,我们应该让更多的好演员活跃在舞台上,创作更多的经典剧目和经典人物。现在国话有260多名演员,其中真正的一线明星只有不到30个,二线明星只有50多个,剩下的演员都只能在国话的舞台上演。这就要求我们每年既要重排一些经典剧目,也要创作相当数量的新戏,一出戏还要保持一定的演出场次,演员有戏演了,观众也就有戏看了。”周志强一次次强调。

  据统计,“2010国话之春”演出季,国话就有10台新创经典剧目,以北京为中心,在上海、南京、广州、成都等地演出近300场,演出密集时,全国不同城市有6台大戏同时上演。如今国话初步建立了固定演出季,春夏秋冬都有集中演出,从本土原创的《生死场》、《恋爱的犀牛》到《萨勒姆的女巫》、《玩偶之家》、《哥本哈根》等国外经典之作都在轮番演出。

  国家话剧院目前实施了“全员聘用制”,其中最基本的一条就是剧院做演员的第一经纪人。以后,演员在外面接拍影视剧,必须首先和剧院协调好时间,并向剧院交纳管理费。40岁以下的演员,无论多么大牌,也要先通过剧院的考核才能和剧院签约,没有通过考核的还要进行培训再上岗。

  “要有根据地,更要能走四方”

  国家话剧院的新剧场经过两年建设,快要交付使用了。作为国家“十一五”重点文化工程,这个新剧场的舞台装置、灯光、音响等设备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国话也将有自己的剧场,可以从容地安排演出。

  但打游击走四方与建立根据地并不矛盾。

  这几年在打游击的过程中,国家话剧院在市场中学会了游泳,以天桥剧场、海淀剧院两个大剧场和东方先锋小剧场、国话小剧场为演出基地,再加上民族宫剧场,国话悄悄地建立了演出院线剧场联盟,可以长时段、多场次、多剧目、多场点地推出献演剧目。

  正在建设中的还有“国话重点城市演出院线”。作为国家级话剧院,目光不再仅仅局限于一隅,国话的演出剧目要走遍全国,才能求得演出管理、票务营销、市场开发和商业介入等项目的全面提升,使剧院的演出经营获得较强生命力。“总有一天,我们会形成覆盖京城、辐射全国的国话演出运营体系。”

  11月,国话举办的第四届国际戏剧季刚刚落幕。以此为契机,国话与参演国家艺术机构正在探讨组建“新亚太戏剧联盟”,以建立亚洲各国、各地区戏剧演出互助机制,搭建一个国际间、地区间的演出协作平台。

  思想有多远,市场就有多远。国家话剧院优秀剧目的海外市场推广工作进行了一年多,目前正与美国百老汇制作公司洽商建立商演平台,双方第一个合作项目《这是最后的斗争》经过初步洽商,已基本确定赴美演出意向。国话的新戏《四世同堂》在台北首演后,将由两岸携手共同推向华人世界,明年将会率先展开在新马泰等地的演出。两岸还协商组建一个机构叫中华剧社,对华文创作中的经典进行创作和推广。

  “时代创造奇迹,呼唤人文关怀”

  2006年9月,《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对“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目标任务作出了全面阐述,也对进一步加快文化建设、推动文化体制改革作出部署,推出一批体现民族特色、反映时代精神、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文化艺术精品和创作生产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优秀文化产品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同时还提出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主动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扩大对外文化贸易,拓展文化发展空间,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国家话剧院正可以在这两方面大有作为。

  2010年,周志强带着国家话剧院的编剧和演员去了两次深圳,都是为了在富士康体验生活。发生在这里的“跳楼事件”让每一个中国人忧伤,也让国话人寝食难安,话剧本来就是直面人的生存状态、深刻揭示社会矛盾的最有力的艺术形式,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排演一部这样的现实主义话剧?目前,以此为内容的话剧《问苍茫》正在排练中。“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创造了很多的奇迹,但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也比任何时候都呼唤人文关怀。这正是国家话剧院应该承担的责任。”周志强说。

  在“十二五”期间,国话每年将排演不低于4部的大型现实主义题材剧目和不低于5部的实验先锋剧目,形成新一批优秀保留剧目系列,成为主流戏剧艺术的资源宝库。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国话现实主义戏剧年度创作计划”和“经典文学作品改编计划”已经出台。  

  我们有1亿多进城务工人员、有8亿农民,只有当这些人也都能享受到文化带来的滋养,感受到文化独有的魅力,文化的基石才能牢固。从这个意义上讲,国话要走的路还有很长很长。

    本报记者 杨雪梅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