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rayapp涓嬭浇 文化新闻

杨立新:演员读书,就一个“杂”字

2010年12月10日 21:39 来源:人民政协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杨立新:戏里戏外生活乐

  《雷雨》里他是周朴园,《天下第一楼》里他是卢孟实,《漕运码头》里他是刚正不阿的铁麟,《茶馆》里他是秦二爷,《龙须沟》里他是重获新生的程疯子……他就是杨立新,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一个中国话剧界响当当的名字。尽管《我爱我家》首播已经是15年前的事情了,但在许多人心中,杨立新仍然抹不去贾志国的影子。

  杨立新外表看起来不温不火的,实则是个非常自信的人。读书、看戏、演话剧、拍影视,什么都干得有滋有味,这也让他的生活变得有情有趣。

  读书之乐

  跟杨立新聊天,他大部分的时间会从他参演的剧目聊起,《雷雨》、《茶馆》或是其它,然后就天南地北地侃开了,从天文聊到地理,从历史聊到散文,知之甚广是杨立新给人的第一感觉。

  “演员不是天生的,不是随便学学就能演戏,而是从生活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对于杨立新来说,这份积累,离不开书的帮助。

  “演员读书,就一个‘杂’字,一般要跟着剧本看一类书或一个时代的书,为的就是充分了解剧本的内涵。”好琢磨的杨立新,在演《半边楼》的时候,就因为书,让整个剧丰满起来。三个月的时间,他常常与导演讨论,细化剧本情节。当他翻到剧场书架上《中国土壤学》这本书时,有了灵感,将西北高原的土壤状况及相关知识带进戏里,获得了许多观众乃至专家的认可。

  “我很羡慕那些做学问的人,以前看到研究员夹着书上下班,希望自己也能成为那样的学者。跟做学问的朋友比起来,我们时间太短,接触的书太局限。”尽管如此,杨立新还是会在戏里戏外,尽量广泛涉猎各种文学作品,也正是因为这样,拿到《雷雨》剧本的时候,他才能把周朴园诠释得那么好。他说,当好演员的关键不是只用表情演戏,还要动脑子。

  看戏之嗜

  从小听样板戏长大的杨立新,喜欢各种戏剧,表演上也会从戏剧中汲取养料。杨立新在《天下第一楼》里扮演戏迷大少爷,戏里那段反串,是杨立新现场唱的,至今那声音让人难忘。

  “在我们那个年代,样板戏是我们的艺术启蒙。地方戏深受地域、气候环境等影响,表现地方生活、人物形象特别典型,一下子就能抓住人物的特点。比如:京剧多描写帝王将相,越剧则是才子佳人……”每到一个地方,杨立新就会关注当地的戏剧。曲艺,单出头,二人转,拉场戏,杨立新讲得头头是道。“十七八岁的时候看《牡丹亭》,浅薄的满足感只让我看到了表面的故事,现在,在经过恋爱、生活之后再看,更能把握其中的美感;看吕剧的时候,会多关注反映当地人民关注的内容,了解他们具体的心态;而评弹,则是评话与弹词开篇的结合……研究这些戏曲挺好玩的,研究社会形态,研究人物心理。”杨立新说。

  “演员的肚,杂货铺。”这句话用在杨立新身上,一点也不夸张。“杂一点没有坏处。从生活中、戏剧中、书中都能给人以深厚的积淀,等用的时候就能快速搜索,信手拈来。”杨立新笑着说。

  常年奔波在各地舞台,杨立新没有过多的时间旅游度假。虽然去过很多地方,但未曾享受那个地方的美丽风景。1991年在西安拍摄电视连续剧《半边楼》时,三个月哪儿也没去玩,除了自己拍戏,就是与别人讨论剧本。与自然环境的唯一接触就是跑步健身的时候,既能惬意地欣赏沿途风光,又能保持身体健康,也算一举两得吧。

  高敏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