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英雄山,因毛泽东主席曾经登临而闻名;莒南县的厉家寨,因“愚公移山,改造中国”而著称;阳谷县的石门宋,因大力发展养猪事业而成典型……这些地方之所以让人耳熟能详,一举成名,都无一例外地源自同一原由,那就是当年曾得到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的关注。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伟人虽逝,关怀永存。值此毛泽东主席诞辰117周年之际,让我们再次追寻伟人那厚重的足迹,重温那亲切的话语。
毛主席缅怀烈士的山
坐落于济南市南部的英雄山,古称赤霞岭,又名四里山。英雄山之名,则缘于毛泽东主席的一次追忆和缅怀。
1952年金秋时节,一位伟人的足迹深深地印在了这座埋葬着一千五百多名英灵的山上———他就是毛泽东主席。他的到来,是为看望曾经朝夕相处长达4年之久、一年前刚刚遇刺身亡的黄祖炎烈士的墓地的。
黄祖炎,江西省南康县人,他曾两度任苏维埃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同时任毛泽东主席的秘书,在毛泽东主席身边工作了4年之久,因而两人也结下了深厚的情谊。1951年3月13日,时任山东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的黄祖炎,在参加山东军区文化工作座谈会观看演出时,遭反革命分子王聚民在黑暗中枪击,不幸牺牲。时年仅43岁。
黄祖炎遇害的消息,迅速由中共山东分局、山东军区报告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毛泽东闻讯后非常震惊和悲痛,立即指示由罗荣桓、罗瑞卿等组成调查组赴济南调查;从3月18日至4月19日,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毛泽东主席连续三次就此事在有关报告上作出批示,这在我党我军的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
1952年10月26日,毛泽东主席第一次踏上了济南这片热土。他的这次山东之行,除听取工作汇报,察看山东各地,座谈了解情况,还有一项重要的日程,那就是凭吊黄祖炎烈士。当日下午,在听完山东分局安排的视察活动计划后,他通过询问山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得知,黄祖炎的墓地在南郊的四里山上。毛泽东说:“我想去看看。自1938年初延安一别,他去赣南接陈毅下山组建新四军,到如今已经14年了。没想到那一别竟是永别。”毛主席的话语充满了惆怅和悲伤。
10月27日,四里山红栌似火、松柏肃然。毛泽东主席和许世友同乘一辆轿车,沿着蜿蜒跌宕的山路匆匆向黄祖炎烈士的墓地行进。在途中,他对许世友说:“祖炎同志是个难得的人才,能文能武,为人厚道。他有很强的组织观念,工作兢兢业业,从未出现过差错。他对自己要求严格,对同志团结友爱。我很怀念他。”
谈话间,汽车到达了半山腰处,毛泽东主席下车步行。黄祖炎的墓地在烈士陵园的最高处,墓为拱形圆顶,花岗岩石修葺,正前方的墓碑上镌刻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东军区政治部副主任黄祖炎之墓”的字样。毛泽东主席快步来到墓前,表情凝重地默默致哀,并深鞠一躬。许久,他轻抚着墓碑深情地说道:“祖炎同志,我来看你了!”此时,泪水已顺着他的脸颊慢慢地流下,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不禁也潸然泪下。
毛泽东又缓步绕墓地一圈,满意地点点头说:“墓修得很好。山东军区的烈士抚恤工作做得不错。”许世友介绍说,济南战役牺牲的将士基本上都埋葬于此,有不少烈士连姓名都没有留下。毛泽东主席又环顾四周,看到青山翠柏中遍是烈士陵墓,深有感慨地说:“青山有幸埋忠骨啊!有这么多人民英雄长眠在这里,乃此山之幸也。四里山就是英雄山啊……”由此,四里山又有了一个新的名称———英雄山。此后不久,由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的“革命烈士纪念塔”七个金色大字镌刻在山顶的纪念塔上。
毛泽东主席的这次悼念之举,不仅为英雄山增添了厚重的人文气息,更展示出他那崇高的人格魅力。当时,刚刚诞生三年的共和国正百废待兴,抗美援朝运动正如火如荼,而他这位举世瞩目的舵手,正日理万机地引领着共和国这艘巨轮的航向。他于百忙之中,不辞劳苦,悼念英灵,充分体现出这位历史伟人的朴素情怀和对死难烈士的深情厚意。
参与互动(0) | 【编辑:蒲波】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