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中国青年报:删节经典删不出“世外桃源”

2011年01月04日 08:48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因担心“带有糟粕性的内容”会“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念,腐蚀了中小学生的心灵”,山东省教育厅日前下发通知,严禁该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向学生“不加选择地”全文推荐《弟子规》、《三字经》和《神童诗》等。这一消息引起社会各界热议。记者近日采访发现,此前湖北已有部分学校专门对《三字经》等经典文本进行了删节,重新编排后再发给学生学习。(《成都商报》1月3日)

  所有经典都有其局限性,不加选择地将经典灌输给学生确实是缺乏教育责任的表现。但将经典进行删节,然后将支离破碎的“洁本”教给学生,就一定能给学生营造出理想的“世外桃源”吗?

  删节总是不缺乏理由。比如担心“带有糟粕性的内容”会“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念,腐蚀了中小学生的心灵”等,虽然冠冕堂皇,其实不乏杞人忧天。如“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之所以遭删节,是因为此句暗示读书且考取功名,是人生的一条绝佳出路,但现在应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以投身社会和服务社会……这是哪儿跟哪儿,现在的学生难道不知道读书并不能考取功名吗?

  经典是否一定要“去其糟粕”,才能让学生阅读?这本不该成为问题,但在教育者的有意删节下,竟成为难以回答的问题。理解经典,显然不能靠删节版,而教育者更不能抱有洁癖之心,“世外桃源”是不可能靠删节经典删出来的。教育的责任并不在于删节,而在于给出真相,在于告诉学生哪些是糟粕哪些是精华,给学生以全面的知识。如此,学生才有“抵抗力”,才会从容面对社会现实,而不拘泥于经典。

  其实,“去其糟粕”同样是学习的过程,更能提高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反而是温室中长大的孩子,很难经历风雨。

  推行删节版经典,看似是为了学生,让学生不受经典某些部分的负面影响而变坏,看似是只选择优良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殊不知,这其实是欺骗学生,是在推卸应有的教育责任。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而是生活在复杂的现实中,现实中的许多东西已经是“酱缸”,如果再不给学生全面的现实,学生将变得无所适从。在现实中,“官二代”的嚣张,学生不知道吗?为何学生喜欢“当官”,喜欢竞选“市长”、“局长”?

  现实就是现实,我们周围至今还没有一个“世外桃源”。如果几句古文旧诗,就能毒害学生心灵,我们的教育是不是太过脆弱与无用了?王军荣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