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我省陆地海岸线东起鸭绿江口,西至山海关老龙头,全长2292.4公里,占全国海岸线总长度的12%,居全国第五位;岛岸线长627公里,占全国岛岸线总长的5%。海域(大陆架)面积15万平方公里,其中近海面积6.8万平方公里。
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启动后,我省组织展开了水下文物调查工作——主要以走访渔民为主,同时查阅各地地方志等有关文献,历时45天,调查了沿海562个自然村镇。
通过陆域调查以及之后对水下情况的进一步探摸,我省水下到底藏着哪些“宝贝”这一悬疑必将得出答案。
●受条件所限,我省一直未能组织规模较大的水下考古工作。但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辽宁就已经尝试了水下考古,在全国也属于“先行者”。此次水下文物考古调查的启动,将加快我省水下考古工作的步伐。
●此次我省组织“三普”水下文物考古调查,搜集到上百处水下文物遗存线索,对照相关史料发现,其中不乏甲午海战、日俄海战等著名战役留下的沉船遗存。
●我省水下文物考古调查有一大亮点:在内河河道里也发现了一些埋藏文物的线索,由此我省水下文物考古从海洋又扩展到了内河。
引言:
谈到考古,首先让人想到的是在荒郊野外的探测和发掘,如墓葬和遗址等等,而往往忽略了另一块考古的重要阵地——水下。
对于多数人来说,“水下考古”还是一个非常陌生的词语,它有着很强的神秘感。究竟何谓水下考古?水下考古到底怎样进行?
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启动,此次普查规模之大、涵盖范围之广前所未有,对象不仅包括陆地文物,而且也包括海域中的文物线索。
所谓水下考古,就是对海域中埋藏的文物进行科学的调查与发掘。我省处在祖国万里海疆的最北端,是海洋大省,海岸线很长,在水下考古这一领域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那么,我省水下考古进展状况如何,获得了哪些有价值的考古发现?记者跟踪采访数月,希望以下一组稿件能为读者揭开水下考古的神秘面纱。
绥中成功确认一处古沉船位置
此次在绥中沿海组织的水下文物考古调查,自2010年8月24日起,至9月14日止,共计22天,参与队员21人。对水下进行调查时使用了多波束声纳测深仪、旁侧声纳和浅地层声纳,重点扫描了“三道岗一号”、“贺港刘大刀”、“三道岗二号”、“二河口”4处线索附近的海域,扫描总面积1450160平方米。之后,水下考古队员还对每个疑点都进行了潜水调查,累积潜水时间700分钟,确认了一处古代沉船的位置。
“贺港刘大刀”沉船寻而未得
明末,明军在山海关一带阻击清军入关,发生多次激战,绥中县申江鱼港码头(当地称贺家港)曾有战船沉没。
绥中渔民在此地最早发现水下文物遗存是在1994年,打捞上来了一批器物,有铜钱、铁炮、铅弹和铅牌等;最近一次发现水下文物是在2008年,渔民在同一海域潜水捡拾海螺时,打捞出数十枚铜钱。
本次水下文物考古调查中,专业人员对早前出水的部分器物进行了整理和初步研究,根据铜钱上的纪年和铁炮的造型特征分析判断,该沉船遗址应属明代晚期。
发现沉船遗址的渔民介绍,当时水下有大量锈蚀的铁炮和铅弹,堆积1米多高。据此,水下考古队推断该沉船应为一艘军火运输船或战船。
水下考古队到达渔民所指认海域进行多波束声纳扫描,却未发现线索,又进行潜水调查,累积时间6小时左右,搜索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仍然没有收获。
专家分析认为,这大致有两种可能:一是水下文物已被打捞出水或被拖网拉到了较远的位置,所以多波束声纳扫描不到;二是因为海岸线发生了变化,十几年前,海边建筑物还很少,现在已经建起了大量的房屋,参照物发生了不小的变化,渔民指定的位置可能不准确。
“二河口”沉船遗存状况较为乐观
二河口村归属绥中县塔山屯镇管辖,村东500米就是渤海,北距葫芦岛市60公里。在此次水下文物考古调查中,有村民提供线索说,在二河口码头东南12海里处,曾发现古代沉船。
2010年9月10日,水下考古队员用浅地层声纳和旁侧声纳对该疑点海域进行了扫描,后于物探图像中筛选出1处疑点,即派出两组潜水人员进行潜水调查。从掌握的情况可以确认,这是一处古代沉船遗址。
但这一次调查还不够细致,调查的区域也较为有限,暂未发现船上遗物,所以还无法确定沉船的规模、年代和性质等。
该处为泥沙底,比较有利于沉船的保存,且水深达28~32米,盗捞的难度较大,因此沉船的遗存状况应该比较乐观。
历史复盘
我国第一次大规模水下考古始于绥中
水下“宝贝”现身
“辽宁开展水下考古工作在全国来说也是比较早的,成果也比较显著。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华玉冰告诉记者,“早在1991年至1997年,我省连续7年开展了水下考古发掘。 ”
在上世纪90年代初,在葫芦岛一带,渔民打鱼时经常意外地打捞上来年代久远的瓷器。
1991年7月,绥中县大南铺村渔民在三道岗海域拖网捕鱼时,偶然打捞出一批古代瓷器和一些船板碎片。瓷器种类比较多,有白釉黑釉碗、罐、瓶、盆、碟等各种器物。打捞上来的瓷器很有特点,其中有一种白釉饰黑花,非常漂亮。
绥中县文物管理所得知这个消息后,马上着手征集工作,最终收回了584件瓷器,初步推定为元代磁州窑产品。
其实,“绥中附近海域里有古代瓷器”这个说法在当地早有流传,一些不法文物贩子盯上了这一带海域,非法倒卖古瓷的案件在当地时有发生,当地水下文物遭到的破坏比较严重。
绥中海域打捞出一批古代瓷器这件事引起了省及国家文物部门的注意。不久,中国历史博物馆派专家和技术人员来到绥中展开水下考古发掘,前后持续了7年之久。
水下考古的里程碑
在当时,水下考古对于我国考古工作者来说,还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要发掘三道岗沉船遗址,面临着许多未知的考验。
1992年6月起,由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室牵头,来自沿海各省市的水下考古专业人员组成了“国家绥中水下考古队”,开始对三道岗遗址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发掘。
为了确定沉船的准确位置,水下考古队采用了遥感探测手段,另外还组织潜水员进行水下调查,对三道岗附近海域进行了仔细搜寻。
此次水下考古,采用的技术涉及航海、物探、定位、潜水、勘测、发掘和水下摄影摄像等诸多方面。
由于三道岗沉船是一处远岸遗址,因此在定位时无法通过近岸物体的参照来进行,只好使用雷达和卫星等远程定位技术。雷达定位是一种利用雷达波的发射与接收来确定发射点与接收点间距离的定位系统。通过遗址点上的船台接收雷达波束可以计算出遗址点在北京坐标系中的位置。
探测中,水下考古队使用了旁侧声纳扫描系统、高精度测深、磁感应法、浅地层剖面技术等遥感物探搜寻技术,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对三道岗沉船遗址的发掘,是我国水下考古队伍开展的第一次较大规模的水下考古调查发掘工作,它标志着中国水下考古进入了独立开展工作的新阶段。
对绥中水下沉船的调查发掘,为了解宋元时期磁州窑生产和销售情况及研究我国古代北方海上交通史、造船史提供了重要的文物资料。
此后,国家博物馆(即原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中心根据这次水下考古的成功经验,陆续对山东省蓬莱虚里、长岛等多处水下遗存进行了考古调查发掘。
民间线索
(1)辽代白瓷大碗
1988年春,在兴城市曹庄镇四城子村一位姓刘的渔民手中征集了一个辽代白瓷大碗,口径23厘米,口沿有1.5厘米磨损,碗底粘有15厘米厚的牡蛎壳。据这位渔民介绍,此碗是他在菊花岛城子里海域捕鱼时打捞上来的。
兴城市文物管理处文物征集线索
(2)明代青花碗
兴城市四家子乡邴家屯一位渔民提供线索,当地有一姓徐的渔民于2008年10月上旬,在海上捞到一些瓷碗。徐姓渔民当时在海8区(锦州、营口、葫芦岛三市交界处海域,该海域水深13到14米)一网打捞上来口径不一的瓷碗10个,初步确认为明代青花碗。
兴城市四家子乡邴家屯线索
(3)平唇敞口陶罐
在兴城市海滨乡台里村一位姓董的渔民家中看到一个陶罐,口径26.4厘米、高47厘米、腹径50厘米,为平唇敞口,呈灰色,外表及内壁均挂有牡蛎等凝结物,外壁腹部有三道剐痕,保存完好,年代未确定。出水时间为2007年11月,出水地点距海边约10海里至12海里。
兴城市海滨乡台里村线索
(4)竹节炮和铁弹丸
绥中县王宝镇大冯屯村一位杨姓村民一直从事海螺捕捞,1996年秋,他在西孙村刘大刀屯海域作业时,发现一处地点覆压堆积多层铁炮、弹丸和铜钱,遂捞取出其中一小部分,有铁制竹节炮1门,残长87厘米,最大外径15厘米;铁弹丸42枚,大小规格不一,大弹丸直径9厘米,小弹丸直径7.5厘米;铅板一块,长48厘米、宽17.5厘米、厚4厘米,上刻“钦差工部石”5个字。
绥中县王宝镇大冯屯村线索
(5)火裂底瓷碗
据一艘渔船上的渔民说,两三年前,他们在锦州市哈达铺码头东南15海里处挂网时拉出过一些瓷罐,上岸后觉得无用就随手砸碎了。后又在此处打捞出一些瓷碗,现存家中。这些青花碗通高5厘米、口径15厘米、底径4厘米,内有垫圈,火裂底。
锦州市哈达铺码头南线索
(6)52厘米的铜铆钉
据一位姓田的渔民说,他的弟弟曾捞起过铜铆钉和瓷器,出水地点在辽河入海口西“三大子”海底浅滩处的西侧。铜铆钉原为一根,现已断成两截,总长52厘米,直径2厘米;青花瓷碗口沿已残,碗口径16厘米,碗高8.5厘米。据说,此地还有许多类似遗物,因怕剐坏船只和网具,渔民到此都绕开行船。
营口市辽河口西三大子线索
(7)明代铜火铳
1983年6月,在旅顺三涧堡小黑石村附近海域发现明代铜火铳1个,现存于旅顺博物馆。
旅顺口区三涧堡小黑石村线索
太子河中有一艘俄国小火轮
提起水下考古,我们首先联想到的一定是大海,其实在河流中往往也埋藏着许多历史文化遗产。比如此次“三普”,在辽阳的普查“答卷”中,我们就看到了一些关于河流中历史遗存的重要信息。
消失在河道中的俄国小火轮
我省开展水下文物考古调查过程中,辽阳县小北河镇村民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太子河的小北河中沉有一艘小火轮。
其实这一带许多居民都曾听说过关于小火轮的故事。徐国勇今年61岁了,曾任辽阳县小北河镇文化站站长。
他告诉记者:“提起这艘小火轮,年代并不算久远,是上世纪初日俄战争的遗物。当年日俄战争一度打到了辽阳县首山直至小北河一带,战事极为惨烈。这艘小火轮是俄军的装备,被击沉在太子河里。 ”
当然,徐国勇本人并没有亲眼见到小火轮,他说的这些都是听村里老一辈人讲的。
那时,讲故事的老人们也还只是几岁的孩童,小火轮搁浅在离岸边不远处的河里。在水波平稳的时候,站在岸边就能看到小火轮前部的甲板。村里的小伙伴们经常一起去河里游泳,把小火轮当作目的地,游到之后,大家总要在甲板上逗留玩耍一会儿。这艘小火轮承载着他们童年的欢乐时光。
现在,那些见证者已经相继故去,小火轮也早已消失在河中。
那么小火轮现在究竟在哪里呢?民间有种种猜测,有人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小火轮可能随着河水的流动而缓缓移动,最后被河流的泥沙所覆盖。
根据种种线索,可以将小火轮的沉没位置初步锁定在太子河东大堤岸边一个南北长1000米、东西宽500米的河滩地范围内,如今那里已经栽种上了杨树林。小火轮能较好地保存下来吗?这个问题还没有人能够给出答案。
一块清代船板映射太子河变迁
这段河道里的文物线索并非仅有一艘俄国小火轮,上世纪90年代小北河镇一带还发现过沉船。
1990年,小北河村一马姓村民建房时在小北河村姜家窑屯南取土,结果发现了一艘已经腐烂的木质沉船。该船长约11米,当时船上还残留着一只破损的瓷碗和一个烟袋锅。
“三普”队员依据这一线索,前往沉船地点进行调查。到现场后发现,这里已不再是河道,仅余一个东西长120米、南北宽50米呈椭圆形的水坑,位置在小北河至辽中县公路南侧40米处。
木质沉船早已不见。经过一番仔细查找,队员们终于发现了一块带有铁锔子的腐朽残破船板,船板长1.6米、宽0.5米,此外还有几小块船板碎片。
当地群众介绍说:“这里曾是太子河的旧河道,早年太子河河道很宽,小北河曾有商用码头,船只由此到营口进行商业贸易。 ”
1990年在此发现沉船,当时认定为清代船。虽然今天仅剩下一点船板,但是对于研究辽阳地区的航运以及经济发展还是很有意义的。另外,它也是印证太子河水系历史变迁的一个实物证据。
水下考古:刚刚进入精彩段落
起步较晚面临困难还很多
“由于受现有条件所限,我省目前还不具备单独进行水下考古发掘的能力,这次的水下调查是与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合作进行的。 ”省考古所第三研究室副主任冯雷对记者说。
我国水下考古工作整体起步比较晚,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1986年9月,国家决定把水下考古事业抓起来。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国历史博物馆(现在的国家博物馆)承担这项任务,设立了中国唯一的水下考古专业机构——水下考古学研究中心。1987至1990年,研究中心通过派员出国学习和与外国水下考古研究机构合作等方式,培训了一些水下考古专业人员。
目前正在抓紧业务经验积累,这支队伍已经在我国的四大海域——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先后进行了多项水下沉船遗址及其他水下文物遗迹的调查、发掘工作。
冯雷是我省培养出来的一名水下考古专业人才,也是全国仅有的7名水下考古教练之一。他不仅要参与水下调查工作,还负责培训这方面的专业人才。
水下考古的最大难点就在水下作业这一块,它对考古队员潜水技术的要求很高。
不了解潜水知识的人,往往认为只要携带足够的氧气,在水下多长时间、潜水多深都没问题。其实这是错误的认识。
在我国现阶段的水下考古作业中,无论采用脐带式潜水还是自携式呼吸器潜水,都只能在30米深以上工作。 30米水深压缩空气潜水的免减压极限时间为16分钟,刨除下水、出水所用的时间,潜水员可以在水底滞留的时间就很有限了。超深度、超时间的水下工作,对水下队员的安全是非常大的威胁。
2009和2010年两年,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中心挑选优秀的水下考古队员远赴菲律宾进行潜水技术培训。这次训练中,采用高氧、混合气体实施减压潜水,可以完成更深、更长时间的水下工作。
现在我国水下考古队已有16名队员具有技术深潜60米的资格,其中包括我省1人。另一方面,水下考古和陆地考古所需经费之比为12∶1,高额的经费开支,也使很多水下考古项目难以付诸实施。
此外,缺乏先进的水上交通工具,也是我省水下考古工作面临的一个实际难题。冯雷说:“我们这次作业,带的设备和仪器很多,但是雇到的只是普通的渔船,在作业中很不方便,效果也不够理想。 ”
抢救水下文化遗产任务艰巨
水下考古相较于陆地考古来说难度更大,其中最大的难题就是怎样对水下文物做好保护。
原址保护是水下文物的保护原则,这也是国际上公认的保护原则。只有在文物有被不法分子盗捞可能的情况下,才可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具有资质的考古机构组织有计划的发掘。
水下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遗产的一部分,是印证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水下文化遗产不仅面临着被盗捞的威胁,而且时时刻刻受到自然因素的侵蚀,因此,从人为破坏及时间和自然力的消解中抢救人类文化的记忆,就成为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所肩负的重任。
探测中用上哪些先进“武器”?
水下调查已启动
2009年5月,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我省组织展开了水下文物考古调查工作,主要是以陆域调查为主,搜寻线索及进行初步查证。
随着我省“三普”田野调查工作的结束,水下文物考古调查工作也告一段落,我省沿海各市搜集到了一批重要水下文物遗存线索。但这并不是说水下文物考古调查工作已经结束,恰恰是刚刚开始,水下文物考古工作只是迈出了第一步。
水下文物考古调查只是为我们寻得了线索,要确定水下文物的具体位置,则还需要进一步的水下调查,这是水下考古接下来要展开的工作。
2010年8月23日,我省与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合作,派出调查队进驻葫芦岛市绥中县,正式开始辽宁水下文物考古调查。调查队由来自辽宁、福建、江西、浙江、湖北、上海等地的10余名专业水下考古队员组成,所需设备和经费由国博水下考古研究中心调拨,我省考古所及相关市县政府、文博部门负责后勤保障工作。
由于气候等原因限制,这次水下调查作业只持续了比较短的一段时间,到9月14日就告一段落了。
先进仪器齐上阵
其实,水下考古就是陆地田野考古向水域的延伸。它以人类水下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对淹没于江河湖海水下的古代遗迹和遗物进行调查、勘测及发掘。
在正式发掘之前陆域调查和之后的水下调查都是十分重要的环节,需要水平较高的探测技术来支撑。
冯雷是一名水下考古专业人士,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层面上来讲,他都有着较为丰富的经验。
他介绍说,这次进行水下调查,使用了多波束声纳测深仪、旁侧声纳和浅地层声纳扫描。对于这些科学仪器,有些读者一定很陌生,但凡是专业人士都会知道它们的“威力”有多大。
多波束声纳测深仪是水下考古工作中采用的最重要的仪器,它以120度角向水下发射扫描,越到深水层所覆盖的范围就越广,当然探测的精度也会随之有所下降。
冯雷说:这种多波束声纳测深仪最深可以探测到水下100多米处,若论探测精度,则是在10到20米深之间成像效果最好。
应该说,多波束声纳测深仪的使用,较以往水下考古在仪器设备上是一个很大的突破。我国最初进行水下考古时,所用设备只能探测30米深以内的水下情况,而且只是两维成像,探测的精度较低、误差较大,现在使用的多波束声纳测深仪可以完成三维成像,进步了许多。
探测中,一旦在探测仪的成像上发现疑点,接下来就要派出潜水队员进行水下调查,来进一步查证水下是否真的有古代遗物,以及水下遗物周围的地形和水质环境等具体情况。
参与互动(0) | 【编辑:张中江】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