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上海读经班拒删《三字经》 专家:教会学生不盲从

2011年01月04日 15:35 来源: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近日,山东省教育厅发出通知要求中小学在开展《三字经》等经典诵读活动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湖北省部分学校则推荐删节版《三字经》、《弟子规》、《劝学诗》等,将“昔孟母,择邻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语句删去,引起了不少争议。

  记者采访获悉,在目前沪上中小学里,像《三字经》等一些国学经典大多是以兴趣阅读、拓展阅读的形式出现,引用经典段落,“但不太可能照搬全文”。而在社会上开设的针对低龄儿童的种种国学启蒙班上,还是以全文阅读为主,在教材中并未进行删节。

    本报记者 刘晶晶

  争议

  山东省教育厅要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因是各地中小学在开展《三字经》等经典诵读活动时由于甄别不够,致使一些带有糟粕性的内容流入校园,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念。湖北的“删节版”《三字经》中将“昔孟母,择邻处”删掉,认为暗藏了“环境决定一切的意思”;《劝学诗》中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启示的是读书考取功名是古代人生的一条绝佳出路,但现在,教育是让学生掌握知识,以投身社会,服务社会……

  >>反对

  阅读不应该设禁区

  对此,不少网友提出了反对意见。有网友认为,这些政策有“一棒子打死”的嫌疑。“阅读设置禁区本身就是不科学的,如果说低龄儿童在自由阅读上有困难,但高中生已经有了自我分辨的能力,也已经具备比较完整的历史知识,何必也要让他们读一些‘删节版’的东西,因噎废食呢?”一位湖北网友表示,自己是从事语文教学的,他认为“对传统经典作品的切割容易给学生造成误解和误导,使学生失去自己探究和分析鉴别的能力。‘去其糟粕’同样是学习的过程。”

  >>赞成

  倡导现代公民精神

  记者采访了一些语文教师及专家,专家的观点是,在古代流传下来的国学著作中肯定有精华,但一些封建社会的伦理原则与现代公民精神存在反差。

  全国优秀教师、长期进行国学教育研究的杜寿武老师表示,包括《三字经》最后一部分“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这样的话,都存在这样的问题。“有些功名论,把学习的目的解释成为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充满着功利主义的思想,这也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

  调查

  上海中小学:只做拓展阅读,由教师选段传授

  记者了解到,目前在上海的中小学里,像《三字经》等一些国学经典大多是以兴趣阅读、拓展阅读的形式出现,不少国学经典在德育教育中更多地被引用,有的学校还会请一些名家来开国学讲座,主要针对高年级的学生,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现在,无论是中学还是小学,阅读经典著作都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卢湾区师专附小的语文老师袁老师告诉记者,对于低年级的幼童,在教学中一般不大会用到国学经典里的段落,毕竟孩子年纪小,不容易了解古文的含义,其中一些涉及到历史观的内容对于低龄学生来说也太复杂。“相对来说更通俗生动的现代文更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阅读。”

  到了三、四、五年级,学生的年龄大一点了,会在教学中引用到一些国学经典的段落,比如《三字经》、《弟子规》、《论语》,“但不太可能照搬全文,而是经过教师的甄别后,从中选取一些有价值的、符合教学目的的段落或语句,经过课堂阐释,向同学们传授一些传统文化价值观中值得吸收的东西。”比如《三字经》中的“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等段落,都是宣扬礼让、孝道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既能扩展成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又朗朗上口,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是很好的辅助。

  社会读经班:教材不删节,家长表示“无所谓”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上海针对低龄儿童的读经班大多数为社会开班,尤其是针对学龄前儿童和小学低年级儿童开设的国学启蒙班,在这些班里,除了《论语》、《孟子》等一些长篇经典是以节选进行讲授之外,像《三字经》、《弟子规》等都还是以全文阅读为主,在教材中并未进行删节。

  浦东花木地区一所读经班的负责老师吴老师曾经是小学语文教师,退休后开始从事幼儿国学启蒙教育工作。她告诉记者,与成人教材不同,针对低龄儿童的教材在形式上更为丰富,比如会有“大字版”,在阅读经典的同时又方便幼童认字。又比如会配合一些声音教材,让幼童可以跟着录音教材一起大声诵读,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也锻炼一些发音、胆量方面的能力。还有的老师在授课时会配合古乐,书画等。

  “其实让幼童学着诵读一些国学经典著作,可能并不能保证他们对所有的内容都能理解,孩子们还是对其中故事性强的内容记忆更深刻些。所以是全篇教学还是断章教学,差异都不大。有些东西,你跟他说了,他也未必能懂,所以不用担心会把所谓糟粕的东西都吸收进去。”吴老师对于山东、湖北的做法,认为有些“矫枉过正”。她表示,启蒙班的意义是“熏陶”,塑造一种氛围,让孩子从小接触到我国的传统文化,培养古典文化底蕴和优雅的情怀,要做到对内容的深刻理解和思考,这不是这个年龄段孩子可以做到的。

  一些参加过读经班的家长也对是否要删节表示无所谓。一位坚持在家教孩子读经的家长徐女士表示,自己会有选择性地教孩子一些国学经典,“里边讲述的一些传统美德现在已经很缺失了,这对孩子的日常行为、传统文化素养的培养都有好处。”

  【专家观点】

  比删课本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不盲从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部分教育界人士对“删节版”《三字经》表示欢迎。家庭教育专家袁胜芳老师表示,培养优良的道德品格,要从娃娃抓起。《弟子规》、《三字经》是道德教育的生动教材,可以培养孩童的日常行为规范,因而不能全盘否定,但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开班教学中,都需要对这些经典读物进行仔细甄别。对于低龄儿童,在选择阅读时的确需要老师的人为甄别,有选择地传授。而对于高中学生,则可以让他们阅读经典全文,辨别其中的精华与糟粕,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

  而大同中学语文教师宋士广强调,《三字经》里确实有一些过于保守的东西,但作为一本传承中国古代文化的产物,它应当保持本来面目,而不应该支离破碎。“我们要做的不是删课文,而需要教会学生不盲从。”宋士广老师认为,这本教材包含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作为文学作品,孩子们应当学会去欣赏、鉴别、思考。而不是仅仅去吸纳被“屏蔽”掉的内容。“国学经典作品中或许有一些不合时宜的东西,这就更需要教师的理性思考和引导,而不是一‘删’了之。”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