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渊洁:我要向年轻人讲讲我的“中国梦”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2010年我过得还行。最大的收获可能就是生活中出现微博这个东西。新浪微博2009年就出现了,但我一直不明白怎么回事,直到去年2月2号,我有次加油加错了,97号的油加成93号的了,正好当时也听说在微博上求助的话效果会比较好,就上去发了一条,没想到很快就有人回复。那是第一次,从此就喜欢上了,成了个“微博控”吧也算。后来在微博上,就有很多粉丝会跟我说,当年看我的童话长大的,当时还给我写信,我是第一次和自己的读者有这么密切的近距离联系,而且他们都长大了,感觉非常神奇。于是我想起自己保存的他们当年写给我的那些信,随机抽了十封,然后在微博上开始“郑在寻找”,希望能找到当年的他们,结果是最快的16分钟就找到了,最慢的也才五六天,都找到了。这一点让我觉得非常惊奇,所以说微博算是今年我生活中的一个比较大的转变。
另外我今年也55岁了,以前每年会全国各地去演讲,但在家人劝说下,今年开始缩减到每周只是在皮皮鲁讲堂讲一次课,这两个小时的课程对我来说也很重要,这样我得以和孩子保持接触,了解他们。我固定的写作时间还是早上四点半到六点半,雷打不动,几乎成了生物钟,所以其实白天的时间会剩余很多,这就更加有利于把我培养成一个微博控了。我很乐意学习新的网络语言,和粉丝进行各种好玩儿的互动和游戏,例如最近就在做“郑在拼图”,这个其实挺不容易的,有点像是十字绣,每次都花很长时间,但是很快乐。
其实去年一直持续在做的还是关注北京这座城市,我5岁就开始在北京生活,对这座城市很有感情,我们都知道,当顶级感情发生时,你就会发现她很多不那么尽如人意的地方,然后指出来。例如有一次我看见大望路那的公交站人山人海很可怕,就拍了张照片发到微博上,附注:“如果分管这块的公务员看到这张照片,晚上还能睡得着?”后来再去看,发车量明显增多了。我就是想通过这种方式,能使这个城市变得更适宜人居住,或者让更多人文的传统保存下来。
2010年,儿子郑亚旗全力以赴做的一款儿童网络游戏正在内测,2011年就能上线。这款游戏是《皮皮鲁和419宗罪》,根据当年我给他做的一本法制教材改编的。当时我去北京一家少管所,突然发现其实并不是孩子的错,老师和家长要负很大一部分责任,他们没有告诉孩子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我就到新华书店买了本《刑法》,一条一条讲给郑亚旗听,后来觉得太枯燥,就把419项罪名每个都配上故事,做成教材,后来也出版过,卖得很好。现在他做成游戏,也很有意义,因为它就是一款普法的游戏,你玩完之后能参加司法考试了。
对于中国社会而言,这一年看上去可能有些昏天黑地,但实际也没有那么可怕,毕竟现在网络和媒体越来越发达,人们对信息的了解速度和尺度也大了很多,也是一种进步。但是在很多事情上,还是希望今年中国能够拿出好的解决方案,例如老百姓承受不起的房价,例如强拆,希望很多事情上政府不要做得太随意,至少深思熟虑后再做决定,不让老百姓承受不该承受的。其实对于社会和国家,我有一些担忧,是不是今年大家都要过紧一点的日子呢?现在通货膨胀的势头越来越明显,如果加息的话,加多少个百分点,就意味着多少百万的人要失业,要是不加,也不行,老是用调高存款准备金来缓解经济压力,可能会有些危险,所以我觉得今年会不会大多数人都会紧张一些。但另一方面,这些年其实也一直在喊泡沫要破裂了,但一直也这么过来了,问问懂经济的人,储备什么最安全,他们老是回答人民币最可靠。所以也可能是我杞人忧天。
说到今年比较开心的事情,就是皮皮鲁和鲁西西30岁了,生日庆典会年初举行。现在21世纪出版社和郑亚旗正在筹备,会请一些读者过来,其中最重要的是到时候会有我一个20分钟的演讲,主要是把30年来我写童话的经历浓缩起来讲,讲我的“中国梦”如何完成。我们总是在说美国梦,对我来说,一个没怎么上过学,只依靠个人写作探索走到现在,这样一段经历,希望能对青年人有些鼓励和作用吧。这次演讲对我来说很重要,我要精心准备一下,重新回顾自己的30年,会把过去所有的演讲都拿出来再看看。30年毕竟是个比较长的时间概念,对我来说,不能复制。
2011年,我还希望儿子郑亚旗能结婚,毕竟28岁了嘛。
2011年,我希望自己能做“起重机式”通过自己的力量实现提升的人,不希望再兼顾二踢脚式借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的人,例如给这个社会提意见时,并不需要那么恶言恶语和刻薄,完全可以更有礼貌地沟通,毕竟我们是希望这个社会更好。
2011年,祝愿大家都好。
郑渊洁 作家
(采访:本报记者 杨梅菊)
参与互动(0) | 【编辑:张中江】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