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旧时文人的生活品位和趣味(2)

2011年01月14日 16:11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画鱼先养鱼,在北京家中蓄养大量金鱼

  1920年,大总统徐世昌决定出资让金城担当中国画学研究的任务,使用的是庚子赔款的退还部分。金城联合当时画界名流创办了中国画学研究会,他被推举为会长。成立时说创办动机是出于“中国画学因潮流趋新,转又渐晦,为提倡风雅,保存国粹”。

  中国画学研究会是民国时期北方最大的美术团体之一,他们定期聚会时一面切磋交流,一面辅导画会中的“研究员”习画。在画会里,学生称为“研究员”,教师们称为“评议”,主要导师为金城,学生们不仅接受金城的指导,也可以向其他评议求教。在画风、画法上,可以专学一家,也可以转益多师。

  金城请三妹金章也担任画会的“评议”,自此,以花鸟画闻名华北的金章开始成为教授国画的老师,担负起了教书育人的职责。金章的侄子兼学生、台湾著名画家金勤伯曾回忆说,姑母当时以科学的分析方法,教给他许多作画技巧;不仅宋元绘画,像唐朝李思训、李诏道父子金碧山水的勾描、青绿填彩等,也一一解释、示范,让他获益匪浅。

  金章画得最多的是鱼,令她扬名艺坛的也是鱼。她作于1909年的《金鱼百影图卷》原作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金章生前曾说过,生平画鱼以《金鱼百影图卷》最精最长,这幅图卷可以视为其代表作。金鱼百影图卷长10余米,绘有形态各异的各式金鱼数百尾;卷尾有肃亲王、王树荣、王式通、袁励准、贡桑诺尔布、张祖廉、林纾等多位名家的题跋款识,肃亲王善耆对此画评价甚高:“此卷若入鸥波馆,不输风流管仲姬”。

  后来由于画会中女会员经常问她鱼藻的画法,而且希望能有书面的教材,以便平日自习,金城也怕只是口头讲授技法,学生不易记忆,也希望她写成书。因此,金章用两个月的时间写成了画鱼专著《濠梁知乐集》。书名典出《庄子·秋水篇》,分为谱录、史传、作法、题咏四卷。其中作法一卷,心得尤多,是金章一生画鱼经验之总结,金城说:“信非深知濠梁之乐者不能道”!

  在《濠梁知乐集》的自序中,她说:“予习绘事逾廿载,自愧于花鸟禽虫各科,未能窥其堂奥,惟于鱼藻,略有会心”。这个“会心”不仅是纸上得来的经验,她画鱼先养鱼,在南浔、在北京的“芳嘉园”都蓄养大量金鱼,也种很多花花草草。虽然金章曾在西方留学学习美术,但在技法上,她画的金鱼仍是以中国传统的工笔勾勒及没骨手法为基础。

  可惜的是,这本书的写定本原存于南浔金家的“承德堂”,1937年日寇侵占南浔时,毁于战火。写定本比初稿本更为详细,而且前页有金章手绘的鱼态图式。这本被毁书也成了金章儿子王世襄的一处心痛,1943年他自己抄录了初稿本,1985年促成了《濠梁知乐集》的出版,到1999年,85岁的王世襄又编辑出版了《金章/金鱼百影》一书。

  ■祖爷爷的这些画又成了无头的谜案

  金城逝去得太早,如果从画家的角度考量,更是遗憾。在他把古代名家系统临摹学习之后,刚刚在理论上有所著述、在画作上显露出自己的风格,却在第四次赴日展览返回后,病故于上海,年仅48岁。留下来的精品之作,很多都在家中,后来却在“抄家”的时代闹剧中不知所终。

  金闳伟说,他小的时候,每年都有两次要做的事,就是帮助奶奶晾画——把放在箱子里的祖爷爷的那些画拿出来在廊子里一一展开“过风”。因为喜欢画,他每每都趁机仔细看过。

  放画的箱子是三个躺箱,挺大的,都能躺进一个人去。这三箱画被抄走的那天金闳伟刚好在家。那天还有他的奶奶和父亲母亲共四个人在家,进来一个红卫兵,带着几个穿军装的人,进来就说,你们必须冲墙站着,不许看!说完了直接进屋,把这三箱画给抬走了。金闳伟说,当时他年纪轻,他们对他看得也不严,他就偷偷看了,家里别的东西这几个人什么也没拿,就是冲着这些画来的,三箱画抬出去,装在一辆军用的嘎斯车里,开走了。

  “这事儿也得怨我爸爸太‘木’,他觉得金家就是画画的世家,也没干过什么坏事,到自己这儿,也不是有钱人,就在肥皂厂工作,是挣工资的,抄家不会把自己家牵扯进去。谁知道后来抄不出东西还把我给关起来了,那时我刚参加工作,非让我说我们家的金条藏在哪儿了,我说实话:我连金条都没见过,结果说我不老实。倒也不打我,就是不让我睡觉,一犯困,就‘梆’地一敲桌子给吓醒了,整整一礼拜,我受不了了,就说,埋在柿子树底下了。没挖着,又来问我,我就说:记错了,是在枣树底下。最后挖了个够也没挖着,就问我到底有没有,我说,本来也没有,你们不信还不让我睡觉,我只能说有呗。等我回家一看,院子都成筛子了,哪儿哪儿都是坑。”

  “还有很多老照片什么的被毁,不是抄家,是我们自己全给烧了。那个片警特别好,告诉我们说,哎呀,自己赶紧处理了吧,这些照片全留着,不是给自己惹事儿?不是大地主哪儿有这么大花园的?我奶奶的工笔小楷写得漂亮极了,一本一本,她抄的全是佛经、诗词什么的,全是四旧啊,我们也全都自己给烧了。”

  到“文革”后区里发还抄家的东西,另外几回抄家抄走的银器、自行车、手表什么的全还回来了,唯独这三箱画没有发还。他们去问,得到的答复是,这个东西不好找,但我们可以帮你们找。

  金闳伟说他的父亲很执着,一次次找区公安分局、找副区长,问这些画的下落,后来区里的人说,“有点线索了,你们等着”,却再没了信儿。他父亲又去找副区长,他说:这个事儿不好说,最好你们也别过问了。金闳伟说:“听话听音,知道这事儿副区长办不了,何况那会儿文革刚刚结束,谁的胆子那么大?不过问就不过问吧。谁知道,没过多久,这位副区长死于车祸,我们这唯一的线索就又断了。祖爷爷的这些画又成了无头的谜案。”

  “现在看拍卖行有时候拍卖金城的画,有几幅我看着眼熟,特别是那幅《高山飞瀑图》,那个桥上的小人,我还记得小时候特意拿放大镜看过呢,琢磨他的头发怎么那么栩栩如生。”

  ■本版图片提供/金闳伟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