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李东东:报刊业将进一步向规模化专业化转变

2011年01月25日 17:14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部署、开展好“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的工作,是当前中国报业面临的最主要任务。在1月21日召开的中国报业协会2010年度理事会暨中国报业改革发展研讨会上,中国报业协会副会长、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就“十二五”时期尤其是2011年中国报业的改革与发展问题谈了4点意见。

  一是要准确把握“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主题和主线。李东东指出,把科学发展确定为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主题,把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确定为发展的主线,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结果,是科学研判当前形势作出的必然选择。从行业自身发展来看,随着新闻出版体制改革步伐加快,一批具有市场活力和竞争力的大型出版传媒企业正在崛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健康繁荣的现代市场体系和产业格局正在形成;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各级财政的投入稳步增长,文化消费市场潜力日益增大;科技与产业融合步伐加速,战略性新兴出版传媒产业迅猛发展,为新闻出版业实施战略转型、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二是进一步加快报刊业改革与发展仍然是重中之重。李东东强调,报刊业改革涉及面广、内容复杂,应该分类分步骤稳步推进。改革的近期目标是,首先要完成所有非时政类报刊的转企改制任务;远期目标是,努力实现“三大格局”,即形成一个以国有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新闻出版产业格局,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世界先进文化的开放格局,构建技术先进、覆盖全面、传输快捷的传播体系。

  李东东表示,2011年,报刊业改革将进一步推动报刊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转变,进一步推动报刊业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内容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进一步推动报刊业以多形式、多渠道和市场化手段“走出去”,努力做到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十二五”期间,新闻出版总署将进一步提高报刊出版单位集约化发展水平,推动报刊出版资源向大型报刊传媒集团、出版集团以及骨干企业集中整合。

  三是市场化手段和宏观调控并举,加大转型力度。李东东表示,新闻出版总署将在2011年继续深化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在报刊退出机制建设方面,继2009年新闻出版总署进行报刊退出机制试点之后,2010年,新闻出版总署推出《报刊出版综合质量评估实施办法(试行)》。退出机制由试点变成《实施办法》,表明新闻出版总署在报刊退出机制建设上将坚持不懈。报刊将继续每3年实行一次末位淘汰的退出办法,退出比例不低于本区域(省、区、市)报刊总数的3%。在转企改制方面,除党报党刊等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按照事业单位的部署进行改革以外,其他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将加快完成报刊转企改制任务。新闻出版总署将按照做强做优一批、整合重组一批、退出停办一批的原则,加快报刊结构调整;将进一步推动党报党刊发行体制改革,创新、拓展党报党刊发行模式和有效渠道。同时,加快推动已完成转制的新闻出版企业及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有条件的报刊出版单位进行公司制或股份制改造,支持有条件的出版传媒企业上市融资。鼓励出版传媒企业进行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联合、兼并、重组,加快新闻出版资源向优势企业集聚,建设国家出版传媒主力“舰队”。

  四是把握科技发展脉搏,运用新技术推动报刊改革与发展。李东东表示,科技进步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为新闻出版业科学发展提供了传播手段创新、内容形式创新的持久活力。报刊业发展必须保持对新技术、新载体的灵敏嗅觉,运用新技术推动自身改革发展。关键是要实施重大项目,带动传统报刊加快数字化转型,打造现代报刊新传媒传播平台,构建新形势下多元传播新格局。要充分发挥各类出版内容投送平台作用,打造基于互联网、移动通信网、有线电视网和卫星通讯网等多网覆盖的新闻出版内容传播新体系。(记者晋雅芬)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