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传统节日:不应消逝的文化记忆

2011年01月31日 08:55 来源:光明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漫画:朱江

 

  作为民族文化中的精华,中国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深邃的人文内涵,是炎黄子孙共有的精神财富。然而,随着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快速转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发生了改变,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不再强烈:曾历经千年而不衰的文化积淀逐步流失,仪式感日渐淡化,节日正演变为简单的假日,或是商家吸金的噱头。在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渐次消逝的今天,如何善待每一个节日,让传统节日在现代社会中焕发生机,应成为我们关注的问题。

  节日不仅仅是假日

  从2008年1月1日起,清明、端午、中秋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翻开了中国传统节日保护的新篇章。这一改变固然对保护民族传统节日起到了积极作用,却也面临着“鸡肋”的尴尬境地:文化传承的断层,导致增设假日的初衷并未真正实现,节日出现了“假日化”的趋势。

  在一家外资会计师事务所任职的80后女孩安琪,平日工作异常忙碌,对于甚至鲜有机会过周末的她来说,一年里假休得最心安的唯有春节等几个屈指可数的节日公休假。“节假日最想做的就是在家安安稳稳地睡大觉、过几天平时没法实现的优哉游哉的日子。”增设的清明、端午、中秋这三个假期,对于安琪来说,“多了几个休息日”的意义,显然大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本身。

  商家每逢节庆必定上演的促销活动,则为年轻人提供了消费娱乐的理由,直奔商场购物,约上朋友聚会KTV、下馆子,或是参加旅行团,成为他们“消磨”节日最流行的方式。许多年轻人表示,除了春节、中秋外,对其他传统节日的概念不是很明晰,对是否放假、如何让这几天假期玩得高兴是比较关心的话题——传统节日正在成为他们的购物节、吃饭节。

  据近日一份关于北京市民对传统节日的了解、认同及参与情况的调查报告(以下简称“调查报告”)显示,79.4%的被访者认为,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使人们思想观念和文化认同发生了变化,这是传统节日受到冷落的重要原因。从对传统节日来历和内涵的了解程度来看,七夕和重阳节名列末两位,对其“非常了解”的在半数以下,显然,某些历史悠久的节日正在现代元素的冲击下日渐式微。

  对于传统节日“假日化”的情况,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指出,节日和假日是不同概念:假日是为了实现公民休息的权利,是一种福利,不包含特定的文化内涵。节日则大有不同,如春节,意味着全家团聚,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所以含有避邪、迎福的内容。又如中秋节,表达了人们对团圆的渴望。增设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是为了创造条件让民众更好地度过这个节日,而不仅仅是增加了休息日那么简单。

  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刘魁立说,购物、饮食等活动本无可厚非,它们也是古代节庆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当下出现的对物质层面过分关注的现象,则掩盖了节日本身的深厚文化内涵。传统节日的功能之一在于增强个人与家庭、社会的纽带关系,沉溺于简单的自我享乐,导致了这一重要功能的缺失。

  被“瘦身”的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多种多样,如春节的祭灶、扫尘、放鞭炮、贴春联、挂年画,端午的祭祀、划龙舟、悬艾叶菖蒲,清明节的踏青、插柳等,人们通过这些行为表达愿望、敬畏自然、亲近血缘、怀念祖先、体现价值观,它们也是节日文化的重要支撑。然而,在现代文明背景下,节庆活动的简化导致仪式感淡漠,节日文化内涵大打折扣。

  “端午的赛龙舟曾是大家最期盼的节目,孩子们挂上大人给的香囊兴冲冲地奔向人头攒动的河岸,激动起来甚至在岸上追着龙舟奔呐喊助威。”在南方长大的小余,每每回顾儿时的记忆便唏嘘不已,“如今的娱乐活动何其多,人们宁可在电视前匆匆一瞥赛况,也不愿穿越拥堵的城市去感受那热火朝天的气氛了。”而中秋节,在月下设宴,品瓜果、月饼,把酒问月的场面也有所改变——且不论因环境污染而不再皎洁的月亮,城市化进程令大多数百姓住进了鸽子笼似的高楼,赏月的理想环境已不复存在。至于七夕,被扭曲为“中国情人节”;重阳,对于年轻人来说越发陌生……无怪乎有人惊呼,中国传统节日似乎就剩下饮食文化了,中秋节、端午节更是被戏称为“月饼节”、“粽子节”。

  作家肖复兴指出,任何一种节日都会有自己历史形成的传统仪式,这种融化在节日里的仪式,渐渐形成了对世界与人生的一种祈求和寄托。缺少节日的仪式感,便缺少了对节日的尊重与敬畏。节日的形式,有时就是节日的内容,剥离了欢庆节日的形式,便也容易让节日徒剩一件漂亮的外衣而缺乏鲜活的生命。

  至于被称作节日“保留节目”的饮食,也和从前大有不同了。小余记忆中的春节,家家户户打年糕、酿米酒、炸糖枣、腌腊肉,自家制好的食物,还总不忘端上一碗给邻里街坊。而今,那样热腾腾的场面已一去不复返,制作食品的程序步步简化,繁荣的市场经济在方便百姓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淡漠了节日气氛。连最能体现春节文化的年夜饭,如今也被许多百姓选择在酒店度过,甚至出现了“一席难求”的景象。月饼,更是因其过分华丽的包装、昂贵的食材而身价飞涨,一度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

  对于饮食文化发生的改变,许多民俗专家显示出“无奈的宽容”,认为这是社会变迁所不可避免的产物。“制作食品的过程可以简化,但饮食传统所包含的深刻内涵,以及共享食品过程中人际间的情感交流和关系调整,是不可缺失的。”刘魁立说。

  寻求“传统”和“现代”的对接

  对于一个民族来说,传统节日具有增强凝聚力、树立核心价值观、加深文化认同的重要作用,是集体的文化记忆。如何拯救这些流传千年、意蕴丰富的文化记忆,让它们在新时代重现活力,是近年来包括专家学者、普通百姓在内的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李汉秋说:“要过好传统节日,就要做到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也就是说,在保持传统文化基因的同时,要重视与时俱进。”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祁庆富认为,可围绕节日的深刻内涵组织适应现代社会的集体活动,从而加深人们对节日的认识。“七夕远不止于所谓的‘中国情人节’的狭隘理解,它是妇女乞求聪慧和巧艺的节日,妇联可以组织女性参加学科学、学技能、学巧艺等活动。”他说,“又如清明节,除了祭扫以外,学校、单位、社区可组织包含插柳、放风筝、荡秋千等元素在内的踏青活动。”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陶思炎强调了开发节日产品、发展节日文化产业的重要性。他认为,除了节日食品、饰物、礼物、服装、玩具、贺节晚会、贺岁电影之外,节日旅游、节日书刊、节日动漫、节日休闲、节日体育等都能构成节日文化产业的发展领域。他说:“节日文化产业的发展与传统节日风俗的传承可以并行不悖,不一定构成前者对后者的破坏,而是一种对节日文化生活的适时补充。把‘产品’、‘产业’与‘传统节日’相提并论,既顺应了时势的需要,也体现了文化创新精神。”

  “在提高全民的文化自觉的过程中,政府应起主导作用。”祁庆富说,“政府有责任积极恢复节庆活动,为民众过节创造有利条件。”他对近年来政府所做的努力表示肯定,如北京对鞭炮“禁令”的解除,举办端午文化节、彩街、庙会活动,并在活动中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环节,积极参与庙会、灯会的评比等,这不禁提高了民众的对节庆的关注度和参与热情,也为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拓宽民众了解节日文化的渠道,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据调查报告显示,超过八成的被访者主要通过“老一辈说的”这一途径了解中国传统节日,选择“媒体上了解”的仅占四成;同时,近七成受访者呼吁,网络、电视、报纸、杂志、书籍等媒体要担起文化责任,加大宣传力度和广度,营造更积极的节日气氛。(记者 赵 玙)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