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项缺憾
康熙帝的缺失,可以列出很多。但归纳来说,主要在五项制度方面有缺失。
清朝开国“二祖一宗”就是太祖努尔哈赤、太宗皇太极和世祖福临(还有多尔衮),他们在建国时、在入主中原后,于制度的设计,存在严重缺失。康熙帝在位时间久、皇权威望高,他应当、也可能对其弊端做出重大改革。然而康熙朝没有对自己遇到的各种新问题做一个整体的认识,看到它们之间的联系,进行总体性的反思和回应。最后清朝灭亡正是下述新问题交织的结果。
第一,八旗制度没有彻底改革。八旗制度在打天下时起过积极作用,但对治天下呢?这就表现出清朝“二祖一宗”(还有多尔衮)在八旗制度的设计上有严重的缺失。当时只考虑到旗人政治、经济、社会利益而埋下隐患。主要表现在:
其一,在政治上,旗人贵族特权。如权力决策层核心的“五大”——内大臣(上三旗各二人)、领侍卫内大臣(上三旗各二人)、议政大臣(满洲贵族)、大学士和军机大臣(雍正设),主要是满洲贵族。如大学士,康熙十六年(1677年)到二十七年(1688年),满洲大学士中除觉罗勒德洪外,全是满洲正黄旗。康熙朝大学士48人,其中满洲22人,汉军4人,汉人22人,旗人占55%,汉人占45%。康熙朝12位河道总督,旗人占了10位。
其二,在经济上,旗人生计问题。八旗群体生计由国家包下来,旗人缺乏创业与谋生的机制,从而腐蚀了整个八旗群体。
其三,在社会上,旗民矛盾难题。旗人与民人、满洲贵族与汉族平民,分城居住,同罪不同罚,同刑不同法,享有特权,终世不变。
康熙帝对八旗制度缺乏原创性的改革和创新(八旗制度是他碰到的极少无法从前人那里学习解决方案的问题之一),只是解决了一些枝节问题。八旗贵族集团在清政权巩固之后,其保守性大于进取性,顽固性大于创新性,安逸性大于勤奋性,寄生性大于谋生性,因此,这是一个拒绝分割部分利益给平民的集团,拒绝改革的保守集团。
旗民矛盾,这是当时社会的基本矛盾,也是清朝的死结。要进行八旗制度改革,根本一点就是割掉一部分旗人利益,特别是满洲贵族的利益,分给民人。孙中山先生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就是将旗民矛盾提到了政治高度。
这个难题,努尔哈赤、皇太极时期,并不突出;顺治时期,已经突出,但顺治帝年轻、在位时间短,没有解决、也不可能解决。康熙帝不同,他在位时间长、政治上成熟、威望也很高,有条件、也有可能进行修正或加以解决。但他没有这样做。从这种意义上说,康熙大帝是一位政治家,而不是一位改革家。尔后,雍正帝在位时间短,乾隆帝缺乏魄力,也都没有解决这道难题。再往后,内忧外患,矛盾丛生,失去解决的机会。
第二,皇位继承没有建立章法。清朝的皇位继承,没有采取明朝的“嫡长制”。它在清太祖、太宗朝是“贵族共推制”。顺治朝用的是皇帝临终“皇帝遗命制”。康熙帝则采取“立皇太子制”。他将两岁的胤礽册立为皇太子,就是皇位的接班人。事与愿违,康熙帝对太子“两立两废”,闹得朝廷纷争,个人健康受损。英国在1688年(康熙二十七年)发生“光荣革命”,走向君主与议会共同统治的历史。清朝却在“家天下”的圈子里转悠。其结果,雍正帝实行“秘密立储制”,慈禧太后实行“懿旨确定制”,路子越走越窄,最后走向亡朝。
第三,吸纳西学没有进行推广。康熙帝是中国历史上既了解西方科学文化,又精通中华传统文化的封建君主。他学习西方的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生物学、音律学、医药学、解剖学、测绘学等,还建立蒙养斋,被西方称为“皇家科学院”。但康熙帝仅仅局限在个人兴趣、个别皇子、个别官员的研修,没有成为政府政策,也没有形成国家行为。
第四,人口发展没有长远之见。康熙朝的人口,随着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开始较快地增长。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规定:“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清圣祖实录》卷二四九)这个规定的积极意义是,减免新生人丁的“人头税”;负面影响是,刺激人口,过快增长,乾隆时达到三亿,至道光十七年(1837年),全国人口达到4亿人。人口猛增,解决的一个方法是奖励垦荒,而大量垦荒又破坏生态平衡。一项重大政策的制定,要考虑长远的后果。
第五,文化差异没有根本协调。康熙帝为了解决满汉之间的文化冲突,采取许多措施,做了很多事情。弱化议政王大臣的权力,就是削弱满洲贵族权力的一个措施。康熙朝有过两起文字狱,皆因民族问题而起。清朝最后还是在民族问题,特别是八旗群体特殊化、八旗贵族掌控朝纲的问题,得不到根本的解决。
清朝的近三百年间,在竞赛中黯然落后,而欧美则因技术创新和工业革命而卓然崛起,最终改变了全球格局。总起来说,康熙帝有功有过,有对有错,有成就也有缺憾。
盛世宝鉴
康熙盛世出现,主要原因有五:一是,国际环境有利,恰好处于西方大国两次崛起高潮之间;二是,周边国家协和,如果周边环境不好,清朝也难以独善其身;三是,国内有利因素,处在两次社会大动荡之间相对平静的时期;四是,满洲民族新兴,满洲民族共同体是一个上升的、有朝气的族群;五是,康熙个人素养。
康熙盛世出现的诸因素中,我着重探讨康熙帝的个人因素,特别是探讨康熙帝的个人素养。康熙帝个人素养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一”——“一以贯之”。
康熙帝修身“一以贯之”,其表现,举四例——知敬、知仁、知止、知学。
知敬:一以贯之。康熙帝认为,君子修德,在于知敬。知敬,就是要敬天、敬地、敬人、敬事、敬己,要有敬畏之心。皇帝地位至高,权力至上,怎样约束自己?作为皇帝的“敬”,就是对自己的约束。敬,不要时断时续,而要“一以贯之”。总之,康熙帝认为“敬”就是“正”,他说:“念念敬,斯念念正;时时敬,斯时时正;事事敬,斯事事正。君子无在而不敬,故无在而不正。”(《康熙庭训格言》)
知仁:一以贯之。知仁,就是重视仁爱。他说:“己逸而必念人之劳,己安而必思人之苦。”康熙帝主张君子五戒:“勤修不敢惰,制欲不敢纵,节乐不敢极,惜福不敢侈,守分不敢僭。”(《康熙庭训格言》)人有一颗仁爱之心,对人就会比较宽容。他对臣下宽和、善待:“人生于世,最要者惟行善。”(《康熙庭训格言》)知止:一以贯之。人既要知进知变,又要知足知止。康熙帝说:“世人衣不过被体,而衣千金之裘,犹以为不足,不知鹑衣袍缊者固自若也;食不过充肠,罗万钱之食,犹以为不足,不知簞食瓢饮者固自乐也!朕念及于此,恒自知足。虽贵为天子,而衣服不过适体;富有四海,而每日常膳,除赏赐外,所用肴馔从不兼味,此非朕勉强为之,实由天性自然,汝等见朕如此俭德,其共勉之。”(《康熙庭训格言》)康熙帝知足知止。他拒绝大臣请求为他立碑记功。大臣们曾经八次奏请上尊号,均被康熙辞绝。康熙帝之文治武功,之出众才华,在中国历代帝王中确实是罕见的。康熙一贯坚拒别人的赞誉、恭维,更是难能可贵的。
知学:一以贯之。“知学”就是重视读书学习。康熙帝立志高远。他说:“圣人一生,只在志学一言。”凡人、俗人与贤人、圣人的区别在哪里?在于读书学习。坚持之心,持之以恒。康熙帝读“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都能念诵120遍、背诵120遍,直至老年,还能背诵。他自己还有《御制文集》、《御制诗集》和《几暇格物编》。康熙帝是一位学习型的皇帝,也是一位学者型的皇帝。
总之,康熙帝的这些素养,不是一曝十寒,也不是浅尝辄止,而是“一以贯之”。用康熙帝的话来说,就是“公四海之利为利,一天下之心为心”。但是,康熙帝突出“一”字,又产生了“僵”字。这个“僵”字的连带影响,则是“五项缺憾”。
参与互动(0) | 【编辑:张中江】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