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陶俑中的人兽兔
第二只要介绍的兔子出现在唐代的一组陶俑中。这组陶俑共12个,相信大家都能猜到其肯定与十二生肖有关,就是1955年陕西省西安市韩森寨出土的十二生肖陶俑。
这12件陶俑高36.5~42.5厘米,均为拱手站立的兽首人身文官俑,身着宽袖长袍,表涂红绿彩绘,造型端庄,生动传神。最难能可贵的是,这组陶俑未经盗扰,基本保持当初放置时的位置,对研究当时十二生肖的先后顺序起到了重要作用。
十二生肖的起源众说纷纭,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其起源应不晚于西周时期,先秦文献中就已出现了将生肖动物与干支相配的语句,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简和甘肃天水放马滩秦墓出土的秦简中也均有将十二地支与十二生肖动物的对应关系的记载。如睡虎地秦简中的《日书·盗者》下云:“子鼠也,丑牛也,寅虎也,卯兔也,辰(缺兽名),巳虫也,午鹿也,未马也,申环也,酉水也,戌老羊也,亥豕也。” 该记载仅与现行的十二生肖稍有差别,是目前所发现的有关十二生肖的最早的考古实物资料。
迟至东汉时期,十二生肖已经定型化了,十二种动物与十二地支的配属已经和此后历代流传的十二生肖完全一致。但直至南朝时才开始有了“十二属”之称,时人沈炯作了一首《十二属》诗:“鼠迹生尘案,牛羊暮下来。虎啸坐空谷,兔月向窗开。龙隰远青翠,蛇柳近徘徊。马兰方远摘,羊负始春栽。猴栗羞芳果,鸡跖引清杯。”
虽然在汉代就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十二生肖配属,但是在随葬品中出现的动物形象多数都仅仅是作为家养畜禽的鸡、狗、猪等类,并没有确凿证据的十二生肖意义的动物俑存在。目前所知十二生肖俑在墓葬中作为随葬品的最初时期是在南北朝时期。山东临淄北朝崔氏墓群中的10号墓,为北魏时期的墓葬,墓内出土有十二生肖俑,为独立的生肖动物形象。隋代随葬十二生肖俑的现象比较普遍,至初唐时期,出现了演变为坐姿的兽首人身像。到了盛唐时期,站立的兽首人身宽袍大袖的十二生肖俑逐步取代了坐姿俑,韩森寨唐墓出土的十二生肖陶俑便是此时的代表。唐代以后演变成点缀于人像不同部位的生肖俑,最后生肖动物消失,十二生肖俑随葬的习俗随之消失了。
参与互动(0) | 【编辑:杨丽】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