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让中国歌剧走向世界
专访中央歌剧院院长俞峰
中央歌剧院,成立于1952年,前身是延安的中央管弦乐团和鲁艺文工团。1942年就在延安创作演出了秧歌剧《兄妹开荒》、歌剧《白毛女》。目前是中国及亚太地区最具规模和实力的歌剧院。
俞峰,著名指挥家,1964年生于浙江宁波。现任中央歌剧院院长、艺术总监、首席指挥,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指挥系主任、中国指挥学会会长。
2009年2月,指挥家俞峰上任中央歌剧院院长。他身兼数职,既当院长,又是艺术总监,同时还是剧院首席指挥。在他的全面“执棒”下,中央歌剧院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变。
两年来,中央歌剧院经济效益翻番增长:2009年2500万;2010年3300万;2011年演出合同已经签了将近9000万,有望突破亿元。俞峰还创立了每年一届的“国际歌剧季”;组建百人大合唱团;全部更新乐团乐器和演出设备;改造小剧场同时筹建舞美工厂;几代歌剧人盼望多年的大剧场也终于立项,三年后建成使用。2010年,中央歌剧院原创歌剧《霸王别姬》荣获国家舞台艺术最高大奖“文华奖”,获得百万奖金……
自称“太能为剧院挣钱”的俞峰,自己这几年收入却严重下降,辞去了年薪百万的深圳交响乐团艺术总监职务,也没有时间接受各种商演邀约,但是他说,“能把一座国家歌剧院管理好,有成就感!”
访谈
歌剧其实不难懂
记者:歌剧这种艺术形式在中国发展是什么情况?
俞峰:歌剧虽然起源于西方,但已成为世界文明中集大成的综合性舞台艺术。在中国,歌剧也是中西文化结合的最完美的艺术形式。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开始早期探索,到延安时期诞生中国第一部真正的歌剧《白毛女》,后来又产生了《刘胡兰》、《草原之歌》、《洪湖赤卫队》等一系列优秀的歌剧,证明这种艺术形式完全可以被中国老百姓接受和喜爱。
记者:中央歌剧院对介绍和普及歌剧艺术起了什么作用?
俞峰:中央歌剧院是最早成立的大型国家艺术院团,也是中国及亚洲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歌剧院。中国上演的大多数世界经典歌剧,像《茶花女》、《蝴蝶夫人》、《卡门》、《图兰朵》等都是由中央歌剧院首演的。剧院从1982年开始演出《卡门》,已经演了上百场,而且将其本土化,把歌词翻译成中文演唱,让中国老百姓听得懂。中文版《卡门》唱片还获得法国国际创作大奖。歌剧《茶花女》也有中文版。我们“两条腿走路”,用中文版演出歌剧在中国观众中推广;在外国演出时则用原文,和国际接轨。
记者:中央歌剧院也创作了很多中国歌剧。
俞峰:中央歌剧院编创过《白毛女》、《刘胡兰》、《草原之歌》、《马可·波罗》、《杜十娘》、《霸王别姬》、《热瓦普恋歌》等十几部中国歌剧,今年我们还将为辛亥革命100周年和建党九十周年进行原创剧目的创作和演出。
记者:有些中国观众担心听不懂歌剧。
俞峰:不要把歌剧想象得很难懂。戏剧和音乐都发端于人的心灵,因此作为“音乐的戏剧”的歌剧一定能贴近大众。歌剧有动人的故事,它用音乐来讲故事,用歌唱作为表现形式;它有文学剧本,又有舞蹈的呈现,这些都使它能够被理解接受。认为歌剧艰深难懂的说法其实是人为地在歌剧和观众中间设置障碍。
记者:中央歌剧院的改革取得了很大进展,但还存在什么困难?
俞峰:我们每年都要生产多部新歌剧,但目前剧目的投入远远不足。按照目前制作和市场的要求,生产一部中小规模的歌剧成本至少在450万,因此希望国家加大创作经费的投入。另外建设一流歌剧院要有一流的人才保障,但我们已经流失了一百多个优秀人才在国外,在国际上我们的待遇、经费缺乏竞争力;在国内,和上海、广州、深圳比,也没有竞争力。希望国家能给予优秀艺术人才特殊财政支持政策,保障剧院一流人才队伍的建设。
记者:您心目中理想的歌剧院什么样?
俞峰:按艺术人才的价值使用人才,让艺术家有体面的收入,能够安心从事艺术创作;有自己的创作团队和创作剧目;有很好的准入和退出机制;有合理的分配制度;有自己的演出场所;有基本的经费保证;有优秀的人才队伍和可以共享的全世界人才使用渠道。除了现在的交响乐团、歌剧团和合唱团之外,剧院还应拥有芭蕾舞团,应该和国际一流剧院一样,成为一个除了话剧之外各种艺术都能演的剧院;要探索多元的艺术形式,打造真正的艺术航母,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歌剧界龙头剧院,乃至世界的知名剧院。而且我们的理想是将中国歌剧推向世界,通过中央歌剧院的打造和传播,使中国歌剧在世界各国舞台上演出。
特写
从不想来到不想走
俞峰院长如今带领全院上下干得红红火火,但在多年前他还没进剧院时,甚至不愿意和中央歌剧院合作演出。
那个时候,整个歌剧院暮气沉沉,是个老大难单位。演出量很小,水平下降,影响力逐渐萎缩,在外界看来很不景气。剧院也曾多次邀请早已在国际指挥界很有名气的俞峰和中央歌剧院合作,但都被他拒绝了。
2004年,中央歌剧院再次邀请俞峰,他盛情难却,答应只给乐团排练训练,不对外演出。结果,他给大家排练的第一天,就让整个乐团都非常兴奋。接下来的几天,乐队成员们每天早早赶到排练场,积极性很大。这让俞峰感到欣慰,也让剧院迅速做出了聘请俞峰为常任客席指挥的决定。
2006年,俞峰被调进中央歌剧院担任副院长兼艺术总监。他亲自为剧院合唱团教学三个多月,自费买来教材发给大家;邀请音乐学院的老师前来授课;还对剧院进行一系列整顿、考核、培训、招聘工作。2007年,剧院将演出市场的任务也交给了俞峰。结果他不负众望,一手抓业务,一手抓经济,第一年就突破千万,创下剧院历史最高;第二年持续增长,达到1380万。
2009年,俞峰被正式任命为中央歌剧院院长。他曾通过改革把深圳交响乐团短时间内带进国内一流乐团,对艺术院团改革经验丰富,再加上对中央歌剧院的情况十分了解,因此上任讲话极其简短,只有几句,却为剧院提出了一个核心发展目标:“中央歌剧院现阶段的目标,就是发展经济,繁荣艺术。这是根据我们剧院的当时情况提出的。只有经济发展上去,艺术繁荣了,才能出精品。”
发展经济,首先要进行演出市场的开拓。俞峰认为,院团运营机制的改革必须一切围绕着艺术生产。所以从2009年开始,他推出每年一届的“国际歌剧季”,使剧院从原本一年仅排演一部歌剧变成每年生产十几部作品。
剧院原有人力资源无法满足将要承担的一系列演出任务。为此俞峰紧锣密鼓招聘了50多名合唱演员和演奏员,建成全国最大的百人合唱团和具有三管标准的90人大型乐团。这也是改革开放后中央歌剧院招聘人数最多的一次。对新招来的人员,俞峰不要国家留京指标,不留户口档案,全部实行聘用合同制;剧院人员老化、结构复杂的原有状况得到迅速改观。
为了提高效率,俞峰采用剧组剧目制的方式,将歌剧团、合唱团、交响乐团分开排练,舞美同时设计制作,然后导演合成排练。艺术生产方式的创新,解决了歌剧排练时间过长的难题,大大加快了生产速度。2009年,在俞峰的指挥调度下,仅3个月时间就制作出五部歌剧,一部舞台剧,一部清唱剧,两台中外歌剧音乐会,形成一个庞大的歌剧季演出系列。其中已在舞台上沉寂32年的5幕16场歌剧《白毛女》,只用了20天复排,便搬上了人民大会堂。2010年,剧院用1个月时间排演的新创剧目《热瓦普恋歌》,与刚刚获得文华大奖的歌剧《霸王别姬》,同获“国家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展演”优秀剧目奖。
2009年,剧院收入2500万;2010年,3300万;2011年虽然刚刚开始,但演出合同已经签了将近9000万。就连俞峰自己都忍不住感叹:“我太能赚钱了!”职工收入也随之提高。2009年,每人年终奖金达到万元;2010年,不仅年终奖提高到人均一万五千元,剧院还实行了税后工资,所有个人所得税全由剧院承担,收入无形中又上升了。
面对着中央歌剧院几年来飞跃式的全面发展,俞峰对全院又提出了新的目标:“发展经济、繁荣艺术的初期目标已经提前实现。今年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将交响乐团国际化,直接引进外国人才,目前我们的首席已经是加拿大籍,不少国际音乐家也已经应聘我院。下一步中央歌剧院的目标,是要成为无愧于我们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歌剧院。”
手记
艺术登峰为人平和
正如歌剧艺术在中国代表着中西两种文化的融合,中央歌剧院院长俞峰的办公室布置也堪称中西合璧。欧式的沙发、办公桌和书柜,墙上却挂着中国的书法和山水画。其中一幅“登峰造极”的条幅,将俞峰和儿子俞极父子二人的名字都蕴含其中。办公室里还有一架钢琴,剧院的艺术家们经常到此和俞峰探讨业务。
虽然俞峰是大刀阔斧进行院团改革的一院之长,也是享誉国际的著名指挥家,还从32岁起就担任音乐学院指挥系系主任,但生活中的他态度谦和,言语朴实,总是音调平缓、笑眯眯地说着一口宁波口音的普通话。
这几年,为了中央歌剧院的发展,身兼数职的俞峰辛苦异常,经常是一开完会就赶到排练场、剧场进行排练和演出;一年演出几十场,还要处理各种排着队等他决定的事情;没有休息时间,而且失去了太多经济上的收入和国际演出的机会。但是看着这个国家级院团在他的指挥下蒸蒸日上,俞峰的心里充满了喜悦。难怪就连他感慨自己“命苦”的时候,也是满脸的笑意。
记者 王润
参与互动(0) | 【编辑:张中江】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