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春晚“观众最喜欢的节目”票选结果已经揭晓。因为本人在三十之夜是有一搭没一搭地看的,对哪个节目该得什么奖,一概没有发言权,没有比较嘛,谈不上鉴别。所以,对赵本山小品是否再度称王,总共已经称了几度王,全无所谓。但我对这种评选本身有点儿看法,泼盆冷水来说,以为不必再搞下去,应该取消。
近年来的春晚节目赞少弹多,应该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春晚号称“新民俗”,而不见生活中哪一民俗事项被如此指指点点,即便是陋俗,也是趋之者众才能形成民俗啊?我们甚至不难发现,每年春晚过后,“抨击”春晚节目倒真有成为“新民俗”的架势。人们蜂拥而至,完全可以用兴高采烈来形容,其言论的开放程度有如谈论中国足球,当真践行了黄遵宪先生的“我手写我口”。跳出央视来看,这是一种十分可喜的现象,须知,逆耳之言与舆论监督庶几近之。当然,这对被监督者的胸襟是一个很大的考验,肖鹰教授戳到了一点儿痛处,马东导演旋即反唇相讥;而因为反击得近乎蛮横,导致肖教授疑惑此马东是否马季先生家里的那个马东。可见马东导演欠缺一点儿气量。新近又看到语文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原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在个人博客上炮轰春晚:“这样的虚伪无聊加贵族似的晚会,给教师和学生们烙下的印迹就是课堂上说真理一千遍,敌不过年三十一个滥春晚!”王先生一家伙还掷过去三顶“帽子”:现在的春晚一缺感动,二缺灵魂,三缺创新。我想,马东导演以及今后打算接手的什么导演先不要火冒三丈,自古“忠言逆耳利于行”,平心静气地面对没有坏处。
春晚主创人员在不断努力改进以满足全国观众的口味是无疑的。且照态势来看,无论再泼多少冷水,春晚“咬定青山不放松”,继续搞下去是可以肯定的。但“最喜欢节目”评选可以取消,网络这么发达,观众喜欢哪个节目,当时就表态了;稍后一点儿,纸媒也会很“深度”地充当“二传手”,委实不必用弄一些貌似精确的得票百分比来“佐证”。想一想不很别扭吗?大量舆论流露的倾向是对春晚节目的“不喜欢”,春晚却要在观众的非议声中评选“最喜欢”。从“不喜欢”中硬要评出“最喜欢”,又不参照国家科技大奖那样宁缺勿滥,就只有“矬子里拔大个”,这样的“最喜欢”,究竟有多大的含金量可言?况且,有媒体告诉我们,央视投出来的“最喜欢”与网络调查的“最喜欢”,有的类别结果居然“大相径庭”,比如“旭日阳刚”在央视这里前四名都没进,而在网络那里却以23%的支持率位居第一。这种尴尬现象又该怎么看待呢?
春晚节目的“例牌”评比,实际上是社会领域凡事都要轰轰烈烈评比的折射。我们中国人太喜欢表彰,甚至在还没开始干事的时候,已经在准备表彰了,活干得怎么样不说,得皆大欢喜。在春晚这里,就那么几个节目,还分了不少类,小品、相声、歌舞等等,每个类别都要排出一二三等,多数节目都可以得奖了吧?当然,中奖面百分比还需要有心人计算一下才更有说服力。表彰首先是为了肯定,同时还有激励的作用,瞧瞧咱们已然成灾的表彰,激励的功能在哪里?所以,春晚倘若能够带头取消毫不必要的评选,为其他领域作出示范,就此赢得声誉也说不定。此之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潮 白
参与互动(0) | 【编辑:张中江】 |
相关新闻: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