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笔写哲思 风雅抒古意
熊召政“唱响”《文明的远歌》
(见习记者万旭明)不似《请举起森林一般的手,制止!》激情勃发,也不似长篇小说《张居正》厚重古朴,昨日,我省著名作家熊召政新作《文明的远歌》在汉首发。在这本散文集里,熊召政以看似随意的文字尽显文人的哲思与风雅。
熊召政在“读万卷书”之余“行万里路”,在静观山川云霞,遍访梵宇古刹时,他或遥想所到之处的历史典故,或吟咏古诗对联,信笔写下88篇散文,结集《文明的远歌》。他在书中记下自己“邀三五好友,驾一叶轻舟,吟诗作画,听琴吹箫由黄鹤楼直下扬州”的遐想,也记下独自枯坐汨罗江边,遥忆屈原而徘徊惆怅的哀叹。文中随处可见他对历史先贤的回顾,对诗性禅意的体悟,可谓古意盎然。
读这种游记式的文化散文总能让人联想起余秋雨,余式散文曾引发文化散文热潮,后遭到“一边倒”的批判。熊召政新作的责任编辑安波舜也曾出版过余秋雨散文集《文明的碎片》,他反思道:“熊召政的散文让我找到了余秋雨被批判的原因,余秋雨以当代的世俗温暖去遥想过去,用想象去填充历史的细节和空白,能迅速打动年轻读者,但恣意的想象会激怒学者专家。熊召政则努力带读者回到历史中,从先贤的情怀和哲思中汲取经典文化的血脉,且他对历史细节有详尽的考据,鲜遭学界诟病,反而让文化界喜欢。”
文集以《烟花三月下扬州》、《饮一口汨罗江》开篇,2010年这两篇文章曾分别入选湖北、江西省高考语文阅读赏析题,而这道题是语文高考中分值第二高的题目,选文历来要求“文质兼美”。据悉,一年中两篇文章入选高考语文试题的作家,除了国学大师季羡林,熊召政是第二人。市教研室高中课改办负责人何永生分析说:“熊召政的散文兼具诗歌的韵致、小说的片段、历史的真实和宗教的大悲悯情怀。他提供了一种散文的范本,非常适合中学生阅读和学习。”
【创作谈】 熊召政:警惕语言暴力
见习记者万旭明
哀而不怨,大气浑厚,如他所钟爱的杜甫《秋兴八首》一样,熊召政行文力避偏激,谈到自己的创作历程,他警示道:要警惕语言暴力。
熊召政最早写诗时坚信“愤怒出诗人”,却遭到老师徐迟的当头棒喝:“我历来反对把诗歌变成匕首。”熊召政当时还不以为然,认为老师没有草根情怀,不解民间疾苦。后来,他在四川杜甫草堂看到了郭沫若写给杜甫的一副对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令他豁然开朗。
在熊召政看来,实际创作中,走极端的文风在社会上很容易受追捧,儒雅、谦谦君子式的文风若想引人注意,其难度远胜于愤青式的文字。其实,作家行文剑拔弩张只会伤害身处其间的世界,自己却得不到一点安慰,当今社会的确有许多问题,但这都是社会前进中需要思考、解决的问题。作家当然要在文章中有所表述,但不应以暴制暴,以毒攻毒,要警惕语言的暴力,应该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来表达作家的忧愁和悲悯,而非贴大字报式地宣泄自己的情绪。
参与互动(0) | 【编辑:张中江】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