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步二十九标”辛亥首义志士后人现身(图)

2011年02月27日 14:38 来源:长江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杨晓华向记者展示外公留下来的首义同志会会员证。黎德利 摄

  1月30日,本报首次披露在武昌首义中立下赫赫战功的“步二十九标”辛亥首义志士合影照。日前,年逾七旬的刘静樵女士致电记者,激动地说:“照片中,前排左数第5位长须者就是我父亲,他不仅参加武昌起义,还是攻打瑞澂总督府的主力。”

    记者 蒋太旭

  参与攻打总督府

  瑞澂妹妹被士兵捕获

  “我们家祖籍襄阳,父亲叫刘復元,出生很苦,14岁就挑个木桶担子,走街串巷卖绿豆丸子讨生活。后来到武昌当兵。”1940年,刘静樵在武昌出生,从小跟父亲生活在一起,小时候她常听父亲讲述当年参加武昌起义的故事。

  起义发生时,已加入同盟会的刘復元是“步二十九标”的一名士兵。当时,这支部队驻防在打响首义第一枪的工程营东侧。

  “他曾经跟我说,那天晚上,本来是以吹熄灯号为起义信号的,由于计划泄露,起义不得不提前。等待起义指令时,楼上的士兵等不及,从楼上冲下来,战斗就这样打响了。父亲说当时他们是每十人为一个小组参加战斗。”

  刘静樵还记得父亲给她讲过这样一个鲜为人知的细节:

  “‘步二十标’是攻打瑞澂总督府的主力部队,总督府被攻陷时,瑞澂已逃跑。瑞澂有一个小脚妹妹跑不快,被起义军捕获。瑞澂的妹妹很漂亮,很多士兵舍不得杀她,说杀了怪可惜的,不如娶回家做老婆。”

  “父亲当时也在场,但士兵们最终还是把她的头砍了。因为他是敌人的妹妹,不杀不行!”刘静樵说,父亲生前说起这件往事时,仍有惋惜之意。

  44年前在武昌辞世

  独子牺牲在朝鲜战场

  辛亥革命后不久,刘復元就离开了军营,以卖烧饼为生。开始居住在今天的武昌起义门附近,过去这个地方叫“过街楼”。后来,搬到阅马场附近,当时叫熊庭弼路53号一栋三层楼的民房里。

  “可能是在打仗时眼睛受过伤,父亲30多岁时,眼睛就瞎了,后来全家人的生活靠母亲在外打零工糊口,日子过得很艰难。”刘静樵在家排行老三,上有一个姐姐一个哥哥,下有一个妹妹。妹妹刘静安现居住在澳大利亚,她从网上发现了本报发表的“步二十九标”合影照,并电话告知刘静樵。刘静樵因此与记者取得联系。

  1967年,刘復元在武昌辞世,享年87岁,葬于襄阳老家。

  “我哥哥叫刘静生,1945年参加地下党,武汉解放后考入军校,从军校毕业后,赴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2年牺牲在战场上。”刘静樵还珍藏着1953年由毛泽东签发的“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

  留下蓝黄两本

  “首义同志会会员证”

  昨日,在海南探亲的刘静樵委托女儿杨晓华来到报社,向记者展示了刘復元的两件珍贵遗物:一蓝一黄两本《辛亥首义同志会会员证》,其中蓝色布封皮的会员证为”民国三十五年十月一日“颁发,其编号为“二十九标第71号”;黄色布封皮的会员证为“民国三十八年”颁发,与前证相隔两年,单位为“二十九”,编号为“证书第811号”。

  在法院工作的杨晓华告诉记者,外公去世时,她才2岁,虽然对外公没什么印象,但小时候见过外公着长棉袍的全身照,“个子很高,蓄着长须,拄着拐杖”。这张照片也在几次搬家中遗失。

  “我妈妈有四兄妹,在朝鲜牺牲的舅舅是外公独子,大姨妈刘静君和大姨父都曾为武汉的和平解放作出过贡献。”杨晓华的大姨父叫杨锦煜,曾任国民党武昌市市长,武汉解放前夕担任汉口市政府秘书长,为黄埔四期毕业,曾任蒋介石的侍从秘书。1984年第3期《武汉党史资料》“庆祝武汉解放三十五周年”专辑,有一篇当年地下工作者的回忆文章,讲述了杨锦煜夫妇接受我党地下工作者的策反,参与武汉和平解放的故事。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