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通过后,专家学者该怎么办?
冯骥才:做发现文化病灶的医生
(记者李韵)今天(27日),全国政协常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表示,专家学者不能当文化舞台下的观众,而要做发现病灶的医生。
在今天召开的中国民协七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暨2011年度工作会上,冯骥才发表即席讲话。对于本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通过,他表示有三方面的积极意义:《非遗法》首次确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法律地位,为非遗的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使政府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第一保护人的角色和职责更加鲜明;有助于提高全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他说,《非遗法》的通过意味着国家的非遗保护体系基本健全,专家学者必须思考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他说:“我们不是文化舞台下的观众,只是看热闹;我们要像医生一样,永远盯着文化的病灶,这是我们最主要的责任。”
保护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问题也在不断出现。他举例说,剪纸在中国很普遍,仅前两批公布的国家级非遗名录中就有41项,还未公布的第三批中也有几十项,再加上省市一级的100多项,剪纸在遗产名录中占有很大比重。目前,“中国剪纸”已整体进入世界非遗名录。可是这个世界文化遗产由谁来保护?怎么保护?似乎没有人能回答。因此,他强调,专家学者要坚持站在时代的前沿思考,感知文化的痛点。
讲话中,冯骥才还提到了一个概念——再抢救。他说,十年前,中国民协启动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之后文化部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十年来,一大批当时可能被抛弃到垃圾堆里面的东西,被一项一项整理干净,昭示世人:这是我们民族不可复制的、不可再生的财富。如今,这些遗产已被国家和人民承认了是我们不能割舍和丢弃的。这个成果饱含着专家学者的心血。
但是把遗产挖掘出来进入名录并不是终极目标,专家学者的任务并未就此结束。他说,遗产在当下容易出现两个问题,一是被政绩化,一是被产业化。他以亲眼所见为例,陕西皮影进入了非遗名录,可是一些地方不再使用手工刻制皮影,而是用机器压制,这就使得手工文明变成了工业文明,手工的性质发生改变,“文化遗产实际上变质了。”因此,冯骥才建议专家学者要坚持田野工作。他说:“趁文化源头还存在的时候,我们绕开市场直接进入。这样,将来一旦进入市场,所有的文化被消解、很多文化特色不存在的时候,我们还知道民间文化最原始、原汁原味的样子。”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