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舒乙:希望更多学者走出书斋,到社会中去

2011年03月03日 09:02 来源:光明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两会召开前夕,记者来到舒乙先生家中。傍晚时分,一束斜晖穿透窗户撒在古朴雅致的会客厅里。映着光线,老人的脸神采奕奕。舒乙先生曾经当选过三届北京市政协委员,两届全国政协委员,这位老委员告诉记者,他对两会分外关心,读报纸、看电视、了解两会是他现在开始必做的功课。

  文化是舒乙最为关心的话题。他说:“《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这就需要更多的学者献智献力。”作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舒乙虽已古稀,仍在全国各地展开多项调研和考察,提出很多建议,他希望有更多学者走出书斋,到社会中去。

  舒乙认为,当下,学者在文艺评论和引导上有更多可为之处。舒乙举例说,一些大型晚会结束后,有一个观众投票,根据观众喜好选出节目优劣的环节,但鲜见专家点评。舒乙强调:“专家的评论视角往往和观众并不相同,专家的介入可以给公众提供另外一种思考方式,久而久之,将有利于整个民族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学者的作用也不可小视。”舒乙说:“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灭绝,一方面缘于传承人的缺乏;但另一方面,如何在新时代环境下赋予它新的生命,则是学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为群众提供优质文化产品的同时,如何让群众了解,如何让他们产生兴趣,是一个值得文艺工作者思考的问题。”舒乙说。上海市博物馆的做法让舒乙称赞不已,他介绍说,在一些展览期间,上海市博物馆经常会延期关门,因为馆长陈燮君发表在当地报纸上的优美通俗文章,让很多人慕“文”而来。舒乙强调:“这正说明,当学者面向群众、深入群众,文化的魅力就能得到更好的彰显。”本报记者 柳 霞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