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胡桃夹子》是“圣诞大餐”中必不可少的节目。每到圣诞节,全家人一起观看芭蕾舞剧《胡桃夹子》已经成为一种传统,而这也是国外每一个芭蕾舞团每年圣诞节的必演剧目。
首演于1892年的古典芭蕾舞剧《胡桃夹子》是俄罗斯芭蕾学派的典范,也是俄罗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创作的三大经典芭蕾舞剧音乐之一,更是“古典芭蕾之父”、编导大师马里乌斯·彼季帕的传世之作。舞剧《胡桃夹子》是根据德国作家霍夫曼的童话《胡桃夹子和鼠王》改编的,全剧分为两幕,描绘出儿童世界的独特天地。《胡桃夹子》作为世界上优秀的芭蕾舞剧之一,之所以一直受到观众的喜爱,一方面是由于它有华丽壮观的场面、诙谐有趣的表演,但更为重要的原因是柴科夫斯基的音乐赋予舞剧以强烈的感染力,使舞剧的音乐充满了单纯而神秘的童话色彩,具有浓重的儿童音乐特点。百余年来,全世界上演过众多版本的《胡桃夹子》,但由于欧美国家文化背景差异不大,大多数版本的《胡桃夹子》大同小异。
在2010年圣诞节之际,中央芭蕾舞团推出了充满中国年味儿的“贺岁芭蕾”——《胡桃夹子》。其实早在2000年,中芭就推出过中国版的《胡桃夹子》。那时,中芭第一次将中国元素融入《胡桃夹子》,成为中西芭蕾文化交融的有效尝试。十年磨一剑,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中芭推出了第二版的贺岁芭蕾舞剧《胡桃夹子》。
正如中芭团长冯英所言:“这基本上是一个全新的创作,从舞蹈创意到中国元素的融入点,2010年中国版的《胡桃夹子》有着完全不同于旧版本的气质。”而作为该剧总策划的中芭前任团长赵汝蘅则说:“中央芭蕾舞团已经不是10年前的剧团了。2010年版《胡桃夹子》需要更多的是比较现代、简约、与众不同的元素。我们与其小修小补,不如取其精华、大胆突破,重新塑造新版《胡桃夹子》。”
2010年中国版《胡桃夹子》为何会有强烈的“中国味”?把“圣诞夜”的背景转变为中国“除夕夜”是该版的一大亮点,其中,西方居民变成了中国居民,家庭聚会的欧式客厅改到了北京的胡同人家。剧情描写了一位西方客人到中国古董商家做客并送给主人家孩子圆圆一个胡桃夹子,由此引出一段富有童话色彩的故事。原剧中的老鼠变成了我国民间传说中的“年”兽,孩子所见到的糖果王国则变成了极具中国文化特征的瓷器王国,男演员穿上了老北京大褂,女演员穿上了青花瓷连衣裙,主人公圆圆在梦中更是变成了在中国文化中象征吉祥的鹤仙女。整部舞剧中还出现了扇子舞、丝绸舞、糖葫芦舞、风筝舞、陀螺舞、金元宝舞、瓷器舞等许多富有中国特色的性格舞,在柴科夫斯基的音乐陪衬下,展开了一幅幅丰富多彩、意味悠长的中国民俗风情长卷。
2010年中国版的《胡桃夹子》所要表达的理念,在于中国芭蕾对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一种思考和探索,这种思考没有背离芭蕾舞剧的基本要素,特别是对于原剧的基本框架并没做改变,但其努力创新的思路却贯穿全剧。与众多原汁原味的西方芭蕾不同的是,中央芭蕾舞团2010年版的《胡桃夹子》虽然注重中西合璧的艺术探索,但选用的均是我国优秀的艺术家联袂创作。这也更加坚实地将“中国创作”的烙印浸入舞剧,同时也用东方人的智慧为芭蕾的发展另辟了新径。
中芭通过对西方圣诞节的经典之作《胡桃夹子》进行“本土化移植”,首次推出了“贺岁芭蕾”的概念,并把《胡桃夹子》中与“年”发生冲突的“蝠”换成了十二生肖的“虎”和“兔”,而“虎”和“兔”的加盟也就意味着今后每一年舞蹈中的生肖都要随着年份而变换。就此,赵明说:“我们希望能够形成12年一个轮回的12个微调版本,每年都有新意,可以常演常新。”
中国版《胡桃夹子》中的性格舞,极为明显地彰显出“中国特色”。比如,斗牛士的拿波里舞幽默地变成了男子扇子舞;最令人称奇的是那段由男子表演的陀螺舞:两个小丑扬着鞭子,中间的陀螺竟然是由男舞者穿着女舞者独有的足尖鞋,做出单脚点地的快速旋转,这在中国的芭蕾舞剧中尚属首次,顷刻全场掌声雷动,叫好连连;仙鹤舞也很美,只是仙鹤的服装太过“写实”,撅着个尾巴,给人的感觉有点奇怪……舞剧的最后,还出现了鞭炮、对联等中国元素,这都使得现场观众通过舞剧看到自己熟悉的生活场景和文化环境,并按照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和诠释这部经典之作,让观众在节日期间感受到芭蕾带来的快乐。
愿这部经典舞剧,在每年的年终岁末,都能为中国观众带来“贺岁”的喜悦,让芭蕾艺术真正走进千家万户。
张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