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作家韩小蕙:余秋雨等名家为文学史留下贡献

2011年03月04日 15:59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余秋雨等作家的积极探索为散文发展作出了贡献。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上珠峰难成“大气”常创新赢得“安慰”

  关于散文“题材决定论”与创造精神的争论

  地点:东城区图书馆 主讲人:韩小蕙(作家)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文以载道”传统,至今日,依然在个体创作和公众阅读的心理期待、思维定式、审美习惯等方面绵延承传。在占有题材上,报告文学最为看重,有时题材竟然能占到一半比重。散文虽然不至于,但也时不时会受“题材决定论”的影响,以至于造成一些认识上的似是而非。

  比如,近年来对“小女人散文”多有议论,就是典型的一例。这些女作家其实并不“小”,只不过写的都是家庭、婚姻、情感、衣饰、宠物、美食、靓女俊男、街头流行色等生活化的题材。相比于国家、民族、社会、人生等等经国“大”业,当然只能称“小”。虽然在当下已经变得非常开放的社会意识中,所有人都众口一词地表示应该允许“小女人”存在,“她们的一些文章还不坏嘛”,但这本身,就已包含着题材上的高下轻重之别了。甚至有的女性评论家也没有跳出这种思维定式,在批评这种“小气”的“女性散文”的同时,她竟把希望的目光从东部、中部地域,从城镇乡村的现代生活,转向发展相对滞后的西部,认为只有那些描写西藏、西北题材的散文,才算“摸到女性大散文的脉搏了。”

  这种以题材论英雄的说法,真让笔者不敢苟同。就算闭眼不看、不睬全国那么多作家、散文家摹写当代生活的呕心沥血的努力,单是不以思想、文采、质量,而只以题材作为衡量文章好坏的标准,就既不公平,也缺乏学术精神,如果不加以澄清,势必会造成创作思想上的混乱,甚或会鼓励浮躁和投机心理。

  笔者认为:散文写得“大气”与“小气”,质量的高与低,好与不好,根本不在于写的是什么题材,而在于作者的学识修养和思想高度。好厨子一根咸菜也能做出山珍海味。一滴水里面也能反射出太阳的光辉。冰心先生写《寄小读者》,朱自清先生写《荷塘月色》,孙犁先生写《荷花淀》,宗璞先生写“燕园三寻”(碑寻、桥寻、石寻),都不是走新疆进西藏下青海之作,你能说这些文章不大气?再反过来说,就算你登上了珠穆朗玛峰,或者独得了百慕大三角区的亘古秘密,若没有一支劲笔,也还是写不出大气磅礴的文章来。

  在论及20世纪的中国文化发展时,余秋雨先生有一个非常精辟的观点,他认为,这个一百年里,中国文化的贡献在于发现而短于创造。笔者极为钦佩这个观点,拿来对照散文,也有警示的意义。

  一般传统观念以为,散文流连于唐诗宋词那样一种意韵当中就可以了,重要的不在于创新而在于表现得好。因而在散文界,创造精神还没有被广为接纳,能够突破旧散文写景、状物、抒情的路数,探索一些新手法的,还仅限于一部分探索意识较强的作家,其表现为:

  一,思想力度加强了,更加关注当代社会生存困境,特别是“信仰危机”等现代人的精神疾患;二,创造意识更为自觉,冲破题材、手法、结构、语言等限制,甚至敢于打破绝对的科学性、追求片面真理,无拘无束地写,无章法、无规矩地写,氤氲一团,以“不成文章”为文章;三,创作手法多样化,行文中大胆引用意识流、魔幻、荒诞、错位、解构、颠覆、倒置等现代主义手法,尽可能地扩展表现手段;四,篇幅变长,突破了传统散文“短小精悍”、“茶余饭后的一段小哲理”等等的“经典规范”,有的洋洋洒洒数万字甚至十数万字,极大地增强了散文的力度。

  经过上世纪90年代这10年,不,其实应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更长时间段的顽强探索,现在看来,这些创造性的努力,收效甚好。从创作成果来说,这种带有新的创造意识的散文,出现了一大批名篇名人,比如余秋雨、张洁、谢冕、张承志、史铁生、韩少功等人的作品(因为名单太长,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为文学史留下了属于20世纪90年代的贡献。从读者的阅读来看,新散文已成为家家读户户看的、深得人心的文体,历10年而关注的热情不衰,真的实现了评论家南帆早在1991年就预言了的,成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最后一个安慰。”

  可以设想,如果没有革新和创造,散文仍然迈着老夫子的方步,花前月下,古道西风,充当茶余饭后的闲文;或者蓝天白云,红旗猎猎,成为紧跟形势,图解政治的传声筒,都不可能得到今天这种大繁荣、大发展的局面。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