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观音山》:流于概念的信仰重建

2011年03月07日 10:22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在商业片垄断院线的形势下,《观音山》却能够引起舆论的关注,这对普遍处境困窘的文艺片来说,不管怎样都是一件好事。就电影本身而言,该片的主题严肃而沉重,虽然打着“青春叛逆”的旗号,但内在意旨却着眼于心灵废墟的坍塌与重建。在一个道德底线尚难以把持的大社会环境下,《观音山》的艺术诉求,不论成败与否,首先就有值得珍视的意义。

  《观音山》跟第六代导演的作品声气相通,都喜欢将镜头瞄准边缘人群,呈现他们的喜怒悲欢。片中主人公南风、丁波、肥龙都是脱离家庭的年轻人,或为酒吧女歌手,或为街头黑摩托车手,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这种青春残酷、迷惘无从的角色,在文艺作品里算不上有多新鲜,也不能称作真正的叛逆。这些年轻人的父辈几乎具有相似的特征,酗酒、无能,对家庭子女漠不关心,直接导致了下一辈在传统信仰上的失落。在贾樟柯、王小帅、张元等导演的电影里,类似父辈和子女疏离的关系也屡见不鲜。

  导演李玉显然并不想只拾第六代导演的牙慧,而想重新捏合两代人隔阂的情感世界。影片里,三个年轻人偶然与京剧老师常月琴处于同一屋檐下,从最初的相互不解到最终视彼此如亲人,两代人的关系得到了逆转。在表现这种代际关系的情节中,影片悄悄塞进了另外一个核心主题,就是探讨从心灵废墟上如何重新塑造信仰。承受丧子之痛的常月琴苦苦思索着生之无常及活着的意义,而三个年轻人则充当了旁观者和见证人的角色。

  从作品的线索来看,导演李玉的野心很大,试图解决信仰这样一个难题。片中常月琴个人的伤痛似乎还显得过于封闭,于是就特意加入汶川大地震的纪录片镜头,以更多生命的创痛来加大宽度。面对生死,如何走出个人的伤痛,而获得心灵上升华的宁静?影片通过主人公参与重建一座观音庙的过程来加以呈现。但遗憾的是,这一情节安插得过于表面,概念化设计的色彩十分明显。而常月琴丧子之痛的情节在影片半路插入,观众难以迅速进入角色的心理世界,进而使得后面情感爆发的情节较为生硬,重建心灵废墟的信服力也大打折扣。

  国产片在刻画人物的心理世界方面往往浅尝辄止,表现个体生命的信仰则更为罕见,也缺乏创作上的相关经验和借鉴。而在欧美影片中,如最近获奥斯卡奖的《黑天鹅》,表现角色善恶分裂的内心性格,可谓是淋漓尽致。相比之下,国产片容易流于庸常套路,而难以深入骨髓检视人心。不过,在一个信仰失衡的年代,《观音山》的价值在于,当下还有国产片在努力追问生命的终极关怀,这已足称可贵。周南焱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