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7年11月,共产主义者同盟委托马克思、恩格斯撰写该组织的纲领性文件,这就是他们于1848年2月用德文发表的《共产党宣言》。
本文想谈谈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所使用的起关键作用的三个外来词——这是就德语而言的外来词,它们是Proletarier(无产者)、Bourgeois(资产者)和 Kommunismus(共产主义)。
Proletarier(无产者)
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的末尾写道:“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在德语中,Proletarier一词源自拉丁文pro-letarius。在古罗马,原指居于最下层、最贫困的自由民。初看起来,这个词的构成有点曲折——前几个音节源自“proles”一词意为“后代”,这里所以与“后代”扯上关系是因为这些居于最下层的自由民既不服兵役(原因是当时的自由民士兵须自备铠甲、武器,他们无力置办),他们又无须交赋税,故而他们对于国家的唯一贡献就只剩下生育、抚养后代——为国家增加子民。这样说来,该词的原意似可译为“向国家提供子嗣作为唯一贡献的公民”。
在古罗马时期,高贵者们常常满含鄙夷吐出“proletarius”一词:在他们的口中,该词几乎成了“粗野”、“乌合之众”的代名词;在他们眼里,proletarius除了生一堆孩子外,没有任何其他本领。
虽然在这之后,不断有人尝试赋予Prolet-arier以新的含义,但马克思、恩格斯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用“雇佣工人”界定Prolet-arier的现代意义,并对此作出科学的论述,而《宣言》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著作之一。恩格斯在1888年英文版《宣言》所加的注中指出:“无产阶级是指没有自己的生产资料、因而不得不靠出卖劳动力来维持生活的现代雇佣工人阶级。”还须强调的是,在一改社会上以往使用Proletarier一词的轻慢态度方面,马克思、恩格斯无疑起了最大、决定性的作用。
马克思在伦敦海格特公墓的墓碑上用英文镌刻着“Workersofalllands,unite!”。人们注意到,相对于“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德文原文“ProletarierallerL?nder,vereinigteuch!”,英文形式的该口号用了“workers”一词。这是一个重要、有力的证据:表明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无产阶级就是工人阶级”。
在汉语中,曾经流行的外来词“普罗”、“普罗列达里亚”、“普罗大众”、“普罗文学”等和现在使用的“无产阶级”一词……在文献上,最后都会追溯到《共产党宣言》。
Bourgeois(资产者)
德语中的Bourgeois(资产者)一词来自法语。在法语中,“bourg”一词意为集镇,bour-geois原意为集镇的居民,后词义发展变化,有一阶段曾表示“公民”的意思,但后因“公民”的这一含意逐渐由“citoyen”一词担当,故“bourgeois”成为强调处在某种经济状况中的人——有产者、资产者。
自从圣西门用“bourgeois”表示与prolétaire相对概念的一个词,在当时法国进步的人群中,该词和相应的抽象名词bourgeoisie就常带有贬义。故引入德语的该词一开始就增加了一层贬义色彩。(据克鲁格《德语词源词典》第24版)
在《宣言》的中译文里,译为“资产阶级”的中文词对照原文来看,绝大多数使用的是带有贬义的“Bourgeoisie”,只有少数几个为表示同一意思、更趋于中性的德语固有名词“Bürgertum”。马克思、恩格斯在撰写《宣言》的造句遣词中,也表明了他们的倾向和价值取向。
至于汉语中按法语bourgeoisie的发音音译过来的“布尔乔亚”一词,还能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查到,使用的人却越来越少了。
Kommunismus(共产主义)
《共产党宣言》在很长时间被称为《共产主义宣言》,委托马克思、恩格斯写《宣言》的组织叫共产主义者同盟,它的前身是正义者同盟,在成立共产主义者同盟的过程中,所进行的讨论也被称为“共产主义讨论”。而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的一开头就写道:“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
德语中“共产主义”一词也来自法语。在近代,法国空想共产主义者卡贝在1840年发表的《伊加利亚旅行记》中首先使用“共产主义”(communisme)一词,来宣扬他的“和平的共产主义”。其间到马克思、恩格斯的《宣言》的写作和出版中间仅仅隔了七八年的时间,而对共产主义的理解则起了质的飞跃!
作者:金海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