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三弟子追忆吴阶平:大医大公大德

2011年03月08日 16:35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2011年3月2日晚,著名医学科学家吴阶平在北京逝世。

  3月3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在吴阶平经常休息和讲课的小房间里,医务人员利用手术和门诊的间隙,前来向这位故去的老院士献花致敬。一切都很平静,仿佛这位94岁高龄的老人并没有离他们远去。

  在社区网站上,首都医科大学的同学们用自发的方式悼念这位老校长,一位同学写道:“伟大的泌外之王、首医名人堂的核心、老校长……天堂给您发会诊单了吗?”

  在吴老去世后的第三天,我见到了已是国内泌尿外科领军人物的吴阶平的三个“嫡传”弟子。81岁的郭应禄院士,上周刚刚做完白内障手术,稍稍休息后就赶到了泌尿外科去吊唁;吴老的关门弟子蔡松良教授,风尘仆仆从杭州赶来,只为见到老师最后一面;还有同样刚做完手术不久的鹿尔驯教授也亲自赶到北一院接受采访。

  吴老一生有太多的头衔和光环:被奉为“医学界第一人”,主持参与包括周恩来在内的多位国家领导人的医疗会诊,甚至被派往印尼、菲律宾等国家为其国家元首治疗。除此之外他还荣膺多个“第一”:创立第一个泌尿外科、做第一例肾移植手术、第一个确立“肾上腺髓质增生”疾病……无论加在他名字前的称谓是“九三学社中央主席”,或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他都依旧惦记着中国医学的前途,始终没有忘记为他笃信的“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梦有阶梯

  小到一个学科,大到一个国家,都有十年或百年之梦。

  中国泌尿外科的第一个梦想诞生在泌尿外科研究所。郭应禄院士告诉我,他很清楚地记得,1998年,吴老和他一起畅谈这个构想:到2020年,中国的泌尿外科要达到国际水平。“老师一直说,赶超赶超,超更重要,我们不能老赶在别人后面。”

  在西什库大街的东侧,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每日都在繁忙中接诊来自全国的病人。在半个多世纪以前的1949年,就是在这里,三张简单的病床成为我国泌尿外科的起点;在吴阶平的推动下,1959年又是在这里,成立了设有36张病床的泌尿外科病房;1978年还是在这里,吴阶平创立了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至今它已发展成为集医、教、研、防于一体的泌尿外科中心。历经几代变迁,北大医院老楼只能留在人们的记忆里了,但我国泌尿外科的临床治疗和研究却一直没有停下脚步。

  吴老在中国泌尿外科甚至整个医学界都是“舵手”的地位。“老师非常有远见。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他就看到了中国医学发展的趋势,于是成立了结石组,专门负责研究结石。”我国在解放前的结石病患者多为幼儿,而吴老看到美国等发达国家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引发了不可控制的结石病,就告诉学生“不要等中国结石病多了才开始搞研究,要提前有所准备”。

  结石病研究后来归入泌尿外科研究所,但资金始终是困扰吴阶平等人的最大的问题。

  “我从美国泌尿外科年会上看到了德国的一种产品叫‘碎石机’,不用开刀就能治疗结石,回来就跟院里说了这个事。但那个时候成立的机构,空有个名字,人和钱都没有。”焦急中的郭应禄等人闻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有对中国的支援,于是就请医院给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打了报告。

  “院长回来说,没要着钱。但是对外经委对泌尿外科很感兴趣。”郭应禄等人对此喜出望外,马上找到了已在北京第二医学院(后来的首都医科大学)当校长的吴阶平。详细了解了情况,吴老当即决定马上和对外经委相关负责人见面。

  “老师听了这件事后很高兴的,因为但凡对泌尿外科发展有利的他都很支持。所以见到负责人后,两人深谈了很久,最终对外经委同意给我们拨18万美元科研经费。”郭应禄说,他很感慨当时已不在研究所工作的吴老依然对研究所这么支持。“吴老说:‘研究所成立了,不属于我们个人,它是北医的,是全中国的。’所以吴老对研究所的工作一直很关心。”

  18万美元对于刚刚起步的研究所来说意义重大。研究所用这些美元购进了国外的先进仪器,之后进行自我研究和改造。在吴老的支持下,与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等国内机构共同研制出我国独有的复式脉冲碎石机,为国内医疗水平的提升提供了硬件支持。更为重要的是,研究所利用这18万美元中的一部分,送郭应禄和顾方六等8个人分批到美国、瑞典等国家学习,解决了研究骨干的问题。郭应禄告诉我,当年出国学习的这8个人,在国内泌尿外科界都是领军人物。

  但一个研究所对于整个中国泌尿外科而言,毕竟是微不足道的。在吴老看来,泌尿外科研究应该敞开大门,吸纳更多的人才加入研究队伍。“吴老的那本《吴阶平泌尿外科学》是在烟台定稿的。当时他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问我怎么看中国泌尿外科的现状。”郭应禄院士说,当时的中国由于“文革”后出现了人才断层,改革开放后又出现了人才外流,所以泌尿外科急缺业务和研究骨干。

  中国泌尿外科的路到底该怎么走?深沉的思考萦绕在吴阶平的心中。

  “咱们能做点什么?”吴阶平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最后我们认为,培训应该面向全国。”1994年在颁发“吴阶平、杨森奖”期间,组委会决定成立一个培训中心,培训年轻医生。不久吴阶平等人又筹备了培养学科领军人物的“将才工程”,全国各地的泌尿外科博导和硕导都来接受培训。今日的北京大学泌尿外科医师培训学院,已为全国培养和输送了数以万计的高水平的泌尿外科医生。尤其让吴老欣慰的是,美国泌尿外科年会在2006年年会的前一天,为中国免费提供了一次华语会场。这标志着中国泌尿外科研究水平终于得到了世界的认可。

  “但我们应该很清醒地认识到,这个达到,只是说最高水平达到。我们国家还有很多地方连基本的医疗保障都没有呢!”自豪后的郭应禄院士如此回应道。而在此之前的2004年,中国泌尿外科又提出了一个百年的梦想:100年后,中国泌尿外科水准世界领先。

  郭老告诉我说:“这是我们中国医学界的梦想,更是吴老一生的梦想。”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