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专访
“人对苦难的感受是相通的”
——访创作者之一王官乙
大型群雕《收租院》几乎贯穿了王官乙的一生。作为《收租院》的创作者之一,这位76岁的四川美术学院教授原本是打算来京参加此次展览的。无奈,因为身体的原因,他最终未能成行。“我怕有什么意外,给大家带来麻烦。”昨天在电话中接受本报独家专访时,王官乙喃喃地这样解释。外人无法理解这位老人的遗憾之情,近半个世纪的漫长岁月中,他的人生早已深深地镌刻在了雕塑之中。
王官乙是于1965年6月接到参与创作《收租院》任务的。当时他是四川美术学院的普通教师,刚满30岁,正准备和谈了7年恋爱的女友结婚。因为这个任务,婚期只能推迟。“那个时候大家服从革命需要,把革命事业放在第一位。”王官乙说。
四川美院的雕塑系在国内赫赫有名,此前西藏、新疆等地都曾发出过邀请,希望川美的老师前去采风创作。但是几经商议之后,川美还是把目光落在了四川大邑县。“因为这里是农村,能直接为农民服务。”前前后后奔赴大邑县参与创作的共有17人,他们中间有民间艺人、大学老师、大学生、小学老师。4个月后,《收租院》诞生了。
1965年底,首次进京展览的《收租院》引起了巨大轰动。王官乙目睹了那次展览的盛况,很多细节至今仍历历在目。他记得有一天来了30多个福利厂的盲人观众,当讲解员讲述到雕塑中一个盲人农民被迫要卖掉自己孙女的场景时,这群特殊的观众非常激动,他们提出想要亲手摸一摸这个塑像。讲解员征求王官乙的意见,他当即回答:“让他们摸。”30多位盲人小心地抚摸着雕像,早已无法抑制的泪水落了下来。
然而,在“文革”期间,王官乙却因创作《收租院》受到了冲击,甚至一度失去了人身自由。
但是,《收租院》与王官乙的缘分并未就此终结。“文革”后期,他又承担起用玻璃钢复制这一作品的重任。不经意间,不凡的艺术魅力依然在感染着人们。一天,王官乙正在学校里为了雕塑复制而忙碌,有个美国小男孩恰巧由父亲领着前来参观。看到《收租院》里的一个儿童雕塑时,男孩抱着雕塑悲伤地痛哭起来。
《收租院》的艺术价值得到了全世界观众的肯定。1987年至今,《收租院》的部分作品先后在加拿大、日本、美国、韩国等地展览。德国电视一台还曾专门前往四川大邑县拍摄有关《收租院》的纪录片,还有学者将《收租院》当做长期研究的对象。在这些西方学者看来,《收租院》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为农民和文化程度较低的人理解艺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经验。
王官乙不会忘记那个抱着雕塑哭泣的美国男孩。这么多年以来,每当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他总会感慨地说:“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相通的,人对苦难的感受是相通的。”或许,这就是对《收租院》46年艺术价值的最好注脚。
本报记者 路艳霞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