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南焱
《观音山》公映后首周末票房突破2600万元,这让制片人方励感慨有加,称自己投资电影十几年以来,总算第一回赚到了钱。不过,当观众议论着《观音山》的艺术性时,他却反复强调这是一部文艺商业片。有意思的是,发行方也始终强调该片是商业片,而闭口不提文艺片这几个字。
明明是一部文艺片,却硬要说自己是商业片,这种现象在当下电影界并不罕见。对“文艺”二字避之犹恐不及,似乎已成为电影导演、发行方不约而同的游戏规则。
记得文艺片《日照重庆》去年公映时,导演王小帅就强调这是一部“特殊的商业片”。更早一些,顾长卫导演的文艺片《立春》上映之际,他也说这是一部商业片。仿佛只要沾上了“文艺”,不论影片质量如何,立即沦为“票房毒药”。很不幸,虽然这些影片打出商业片的旗号,但票房还是异常惨淡。为什么导演就不能大大方方说自己拍的是文艺片,而硬要将自己的作品伪装成商业片呢?恐怕这些拍着文艺片的导演们已经连自我承认的勇气都丧失了。
曾几何时,导演都以拍文艺片为荣。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哪个导演要是被贴上商业娱乐片的标签,便很被业内视为不入流。但随着商业大片在国内兴起之后,形势急剧转变,文艺片被迅速边缘化。影院把绝大部分场次留给商业片,观众进影院也主要选择商业片,而文艺片慢慢跟“票房毒药”画上了等号。观众也大多认为,文艺片就应该买碟在家里看,属于小众范围欣赏的作品。加上一批劣质电影冒称自己是文艺片,让观众看完后大倒胃口,败坏了文艺片的名声。这也导致真正的文艺片登陆影院后,普遍票房不佳,逐渐形成了恶性循环。
如今的情形是,似乎只要是文艺片,就意味着小众,意味着血本无归。这确实影响了导演的心态,于是他们纷纷“挂羊头卖狗肉”,非要把文艺片贯上商业片之名。从市场角度出发,文艺片当然可以有各种商业元素,也可以进行商业营销,这本身无可厚非。国外很多文艺片都用了商业元素来包装,以吸引更多的观众。而国内导演即使自己拍了文艺片,也不愿在公开场合承认,要借商业片的名号来撑门面,不能不说让人感到一种无奈的悲哀。
这也反映出国内文艺片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由于几乎没有艺术院线,文艺片要想在大银幕上露脸,就只能进入商业院线跟商业片争夺空间。在不平等的竞争条件下,文艺片似乎也只有打扮成商业片的模样来招揽观众。这种取消自身类型标记的做法,可能也会取得一些市场收效,但对文艺片的长期发展而言,显然并不是好事。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