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 琳 董 卿 贾瑞君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十二五“期间,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充分释放居民文化消费需求。”民盟江西省委主委刘晓庄委员认为,文化消费是文化市场的动力来源,充分释放文化消费需求,是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的基本立足点。
根据国际经验,我国文化消费总量应在4万亿元,但目前只有1万多亿元,文化消费潜力远未释放。如何挖掘潜力,助力文化产业?代表委员各抒己见。
看场电影,
中国比美国贵近20倍
“在中国,看一场IMAX电影的票价大概是100元人民币,而美国仅为10美元左右。美国的一张电影票相当于人均月收入的1/400,而中国电影票相当于人均月收入的1/20。两相权重,中国的电影票价比美国贵近20倍。”3月8日,刘晓庄委员算了一笔账,他认为,电影属于通俗娱乐,不该以高价把工薪阶层或低收入人群拒之门外。
不只是看电影,其他文化消费也存在价格过高的问题。财政部财税所所长贾康委员告诉记者,他唯一的业余爱好就是买书,但近几年书价攀高,一本专业书定价往往近百元,外文书就更贵了。他只好从网上买书,货比三家。“我作为国家部委的公务员尚且如此,普通老百姓该当如何?”
“文化产品价格虚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文化消费需求增长。”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沈建国委员说,北京一项调查显示,就文化演出而言,能够接受100元以下票价的人占72%,能够接受100元至400元票价的人占24%,选择400元以上票价的人只占4%。而大部分演出票价少则一两百元,多则一两千元,远高于普通民众的心理预期。
武汉大学党委书记李健代表认为,与高收入者相比,低收入者对文化消费增长的潜在贡献更大。“但目前国内文化产品针对高收入群体的较多,面向大量低收入群众的则较少。”他指出,居民收入水平偏低也影响文化消费,这是我国文化市场潜在需求不能转化为现实消费的重要原因。
谁推高了价格?
今年政协会议上,导演冯小刚和张艺谋联名提交提案,希望引起民众对电影消费、文化消费的重视。针对老百姓反映的票价过高问题,他们表示,电影制作成本高,但近年来好莱坞式的营销模式导致营销成本过高也是重要原因。
“好莱坞虽然营销成本高,可美国电影票价还是便宜啊?”李健认为,电影院线和制片方、发行方“联手”推高了价格。“据说现在一个大片的营销成本占影片成本的1/3以上,这些成本全都由观众来埋单了。”
中国作协副主席张抗抗委员在两会上为实体书店的生存问题大声疾呼,还专门提交了一份提案,指出现在实体书店纷纷倒掉应该得到政府重视。刘晓庄对此很不解,“实体书店面临铺面租金、劳动力成本、电子阅读、网上购物的冲击,倒掉是市场竞争的结果。”他认为,文化产品过高的营销成本不应“压”到老百姓头上,“中国老百姓的文化消费习惯还没有普遍培养起来,这个阶段,市场应该供应物美价廉的文化产品,先培育起消费习惯。否则文化产品成了贵族消费品,谁还敢去买?”
中国社会科学院编审卢世琛委员认为,地方政府应该为一些文化产品的虚高价格负责。卢世琛说,文化产业属于第三产业,对某些地方政府而言,与制造业相比,从文化产业中征得的税收太少,文化产业对GDP的贡献太小。
“其次,发展文化产业,地方政府必须给予税收、政策上的优惠,无形中又流失了收入。而且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需要多年的培育,在地方政府唯GDP至上的思维模式下,发展文化产业、刺激文化消费需求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卢世琛认为,文化产业不发达,就不能提供更多更好更便宜的文化产品,文化消费潜力只好“沉睡”。
“周二半价”能否推广?
在各地电影院线争上IMAX荧幕、追求观影效果、提高电影票价的潮流中,全国政协委员叶宏明冷静看到,被逐年推高的中国电影票房,并不意味着观众人数的增加,“相反,过高的价格吓跑了老百姓,最终让他们远离文化消费领域。”叶宏明建议,能否用当年在电影院线推广“周二半价”制的力度和决心,在文化消费领域大做文章。
“半价,让周二这个原本平淡的日子成了无数观众的观影选择。”叶宏明说,很多影院周二的票房完全能够媲美周五,票价的杠杆作用在这一天战胜了普通观众的时间成本。“周二半价的成功远远不只是票价降低了那么简单,它是一个简单概念不断被强化、记忆的结果。半价告诉所有人:电影你看得起。”
中外名人文化产业集团主席陈建国委员建议,除了行业、文化企业发力外,为了切实激发起地方政府的发展文化产业、刺激文化消费的决心,中央应该统计文化消费指数(CCI)。“现在我国很多文化消费是混合在享受型消费之中的,没有单独统计。有必要单独提出一个文化消费指数,以此作为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的指标。”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降低到37%和43%左右。“这说明居民用于文化、娱乐等精神享受方面的消费比重上升。”卢世琛认为,如果政府能出台像“家电下乡”、“汽车下乡”之类的措施来刺激文化消费,“中国的文化消费一定比这个统计表现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