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走出去”
文化“走出去”何时不再被动应战
文化产品不同于物质产品,它可以让人通过了解作品开始了解这个族群,甚至从爱上某种音乐开始爱上某个国家,通过对中国文化的喜欢,可以使和中国其他一切领域的合作变得容易。
如今,在国外随处可见“中国制造”的产品,但是少见到文化产品,更少见到中国文化精品。什么时候能在世界各地不仅看到中国制造的衣服、鞋子、蜡烛,也能经常看到外国人排着长队买票观看中国的电影、文艺演出呢?
向世界介绍中国文化
蔡建国(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侨办副主任):目前孔子学院如雨后春笋,发展迅速,遍布世界各地。这为我国文化“走出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语言文字的教育与传播是基础性的文化交流与传播。文化交流与传播的较高境界是美学意义与价值观念意义上的交流与传播。也就是当我们的文化艺术使异域民族感受到了美,获得价值理念上的认同或提升,那么,我们的文化就会成为有影响力的文化,成为深入人心的文化,成为有软实力的文化。
文化“走出去”是不同意识形态的交流,是增进互信、进行公共外交的一种手段。“走出去”是为了“请进来”,然后再更好地“走出去”,而不是把自己的意识形态强加给别国,其目的是为了让国外更多地了解中国,也让中国了解世界。因此,文化“走出去”要用心去做,要注重交流与互动。上海世博会就是一个成功典范。此外,还要指出的是,要想让我们的文化得到认同,走得更深、更远,还需要我们不断加强自身文化的建设和文化强国地位的恢复。
陈建国(全国政协委员、中外名人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的经济真的是强盛了,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超过了日本,中国成为了世界关注的焦点,但是我们在世界上还没有真正推广自己的文化产品,只有文化的强盛才是一个国家真正的强盛。30年前推文化产品“走出去”,可能推也推不动,如今中国经济的发展,使得文化产品出口面临最好的时机。世界对中国的高度关注不可避免包括了对文化的关注,把握这一契机,使文化产品出口从少到多,逐步日益扩大。
万季飞(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会长):从现实看,中国文化建设、国际型人才建设未能与经济建设同步快速发展,媒体国际竞争能力还不够强,在争夺和运用国际话语权时往往处于下风。从外部看,现行国际体系是欧美等发达国家主导建立的,中国不可能从参与者一跃而成为主导者。从内部看,中国对国际话语权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到位,对如何把综合国力转化为国际话语权优势还缺乏全面的部署。
宋官林(国家京剧院院长):“走出去”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由表及里的过程。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但是在世界的文化版图上,我们还没有找到应有的位置,所以“走出去”势在必行。但不能硬走,不能草率、一窝蜂,更不能当成政绩工程,要让国外的观众与我们产生文化认同。每到一个地方,一定要播下一颗中华文化的种子。“走出去”不能蜻蜓点水,要润物无声,最后才能植树造林。
周丽娟(中国戏曲学院副教授):对外文化交流有利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其主要体现在:第一、增强了中国文化的吸引力,使中国文化元素为国外公众了解和喜爱。第二、增强了和谐世界价值观的吸引力。软实力的核心是价值认同,“和谐世界”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表述。
进入新世纪,对外文化交流的形式主要有:第一、大力发展的孔子学院、布局合理的中国文化中心是传播中国文化重要的海外阵地;第二、参与和举办双边和多边文化交流,全方位展示中国文化;第三、中国图书向世界推介;第四、推动中国传统节日走向世界。
此外,中国还应大力发展文化贸易,推动民间文化交流,充分利用电影、电视、网络等主流传播媒介提高中国的文化传播能力,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的理解、认同和支持。
打造文化精品力作
葛剑雄(全国政协常委、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向世界介绍中国,相当一部分应该是通过文化产品的方式,比如:电影、电视片等等,让别人自愿接受。我去非洲,小孩子见到中国人之后就说“布鲁斯李、布鲁斯李”,这是为什么?因为他看过李小龙的电影,所以,他们对中国的印象就是李小龙。但是很遗憾,我们这样的产品太少。美国人把花木兰拍了一个动画片,人家还不知道花木兰是中国的故事。
徐沛东(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党组书记):当前原创上不去的主要问题在于机制,现在所谓的影视、舞台大制作,给编剧留的空间太少、太可怜了,词作家也特别可怜。他首先要请求作曲的,因为歌词是依附艺术;他还要找人唱,找人播出。人们听到的只是最后的歌唱,创作的环节是很少有人知道。要唱响时代的强音,就必须抓好原创!
陈建国(全国政协委员、中外名人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文化产业本身要打造文化精品力作,这是文化产品“走出去”的基础。中国有太多历史的积淀、太多文化的精粹,是全世界文化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这是打造文化精品力作的依托。同时,真正打造文化精品力作,在形式和内容上要昂扬、积极向上,有正确、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以中国文化中的优秀、精粹为创作核心,同时要适应外国人的欣赏习惯。
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