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们在经典中获取力量
——政协委员覃文静谈儿童书籍出版
3月2日下午,乍暖还寒的京城,在友谊宾馆,记者见到了全国政协委员覃文静。大概是照顾着我这个刚入新闻行业不久的“菜鸟”,她谈吐儒雅,语速不快。但谈到如今的网络时代带给孩子的利弊、整个社会应有的反思,覃文静的话语变得激昂起来。作为多年从事儿童读物出版的资深人士,她说:“我们有责任为孩子创造一个更好的读书环境。”
如何给孩子创造健康的阅读环境?
覃文静说:“优秀文化应该得到传承,这是整个社会的责任。”
“传统图书出版,可以说是重重把关,从编辑到总编再到主管部门,一级级地审读、校对;而网络上的信息,还没有这么完善、成熟的机制来把关。”“这是政府的责任”,覃文静坦率地讲,“是管理滞后,还没有形成社会科学管理造成的。比如,更具体地说,网络的混乱,就是网络监管不力及网站内容管理人员储备缺位,致使不良信息处于监管不力,无拦截状态造成的。而从全球大环境来看,这也是‘地球村’带来的副作用。目前网络内容没有一个硬性准入门槛,致使很多成人信息充斥着孩子的眼睛。”
记者问:“针对这种情况,就纸质图书来说,我们能为孩子做点什么?”覃文静回答:“目前我们正在考虑给儿童图书分级。孩子们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阅读需求。为什么给孩子看的书他不爱看?因为你给他看的书,有可能就不是他这个年龄段能认知、能接受得了的。比如,0至3岁的孩子只能接受简单的图画书,不会喜欢看纯说理的书籍。”覃文静说,从去年开始,接力出版社有限公司就组织了知名的少儿教育专家、儿童作家就儿童的分级阅读作了有益探讨。记者问:“具体的构想是什么?”她举例说:“根据儿童成长的心理及认知能力,可以分成0—3岁、4—6岁、7—9岁不同年龄段的图书,给孩子们的阅读做有益引导,为家长及孩子们创造更有益、更高效的阅读选择。”
覃文静还提到:“现在的孩子是受‘快餐文化’影响的一代,他们不愿意细嚼慢咽去品味一部经典作品。而经典往往是历经岁月检验的,她能让人看到过去,也能让人看到未来;她也最能给人的精神以滋养、给人的灵魂以力量。优秀的文化应该得到传承,这是整个社会的责任。”
翻译不到位阻碍儿童文学引进
关于外国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覃文静有很深的感触。她说:“无论哪个国家,哪种语言,只要是好的作品,都会受到孩子们的欢迎。比如《安徒生童话》、《西游记》这些经典名著影响着一代代人。”“文学无国界,我们应该给孩子们提供更广阔的阅读空间。”从事出版工作很多年,外国儿童文学的译著一直是覃文静比较关注的领域。
“但是,多年以来,影响中外儿童文学图书交流的最大障碍就是翻译。”覃文静有些遗憾地说,“翻译不仅仅是字与词的简单转换,它需要译者有很深的文化底蕴,有较高的文学素养。要想翻译好一部作品,首先要对书中的文化有了解。”覃文静提到,目前翻译人群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个体;一类是翻译公司。她进一步分析,个人翻译水平良莠不齐,很难一概而论;而某些翻译公司有时为了赶进度,赚稿费,对翻译的质量就忽略了。她曾经找过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的学生做过某些翻译工作,“那是一群大孩子,没有什么生活经验。比如,提到‘缝纫机’,他们没见过,不清楚这机器的工作原理,结果只能跑到小弄堂里去找从事缝缝补补小营生的师傅请教。”她认为,这可能是时代发展、生活现代化的必然结果,然而这也说明翻译工作需要的不仅仅是要懂外文,它更需要从业人员还要有文化知识的积累,有生活的积淀。
经典的标准是真善美
谈到什么才是好的儿童文学作品时,覃文静举了一个例子:她的女儿两三岁时看过央视播出的法国动画片《巴巴爸爸》。去年的一天,女儿来到她的办公室,看见桌子上摆着他们接力出版社再版的《巴巴爸爸》图书,女儿立即一脸幸福、一脸神往的神情喊道:“哎呀,妈妈,这是你们出的书?我小时候看过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动画片。这套书能给我吗?”覃文静说她很感动,“一本少儿图书能让一个已长到24岁的女孩脸上洋溢着那么浓浓的幸福神情,洋溢着那么热烈的拥有向往,这就是经典的力量!”“而这本再版的《巴巴爸爸》畅销的事实证明:经典的文学作品无论是在哪个时代、哪个国家都是受欢迎的。”
覃文静说:“经典的标准是什么?是真、善、美。它用一种符号的形式融合了人的情感,给孩子们传达着坚强、正直、善良、勇敢、智慧和力量。”
记者问:“经典的图书有什么力量让孩子们如此爱不释手?”覃文静回答:“孩子都是向往快乐的,他们不喜欢单纯的说教,也读不懂超越年龄的东西。他们有自己的认知能力,在这个认知能力范围内,大人们可以加以适当的引导。”她举例说:“机器猫,是一个很憨、很调皮的小形象,但它幽默、聪明,也有保护小主人的强烈的责任心。它的这种幽默和责任心,是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们的心灵的。”
令人欣喜的是,近几年国内也有一些作品受到了孩子们的认可,比如,《淘气包马小跳》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覃文静肯定地说:“这个是我们民族品牌图书走向世界的成功案例。前几年,在中国国际图书博览会上,法国、泰国等国家出版界人士就看到了这本书,主动找我们洽谈,后来这本书被翻译成了多国文字。”
记者 周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