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政协委员热议中华文化“走出去”

2011年03月11日 14:25 来源:中国文化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因而“十二五”的细则及落实方案自然成为本届两会讨论的重要内容,“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提出了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增强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国家软实力的相关内容。政协委员们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纷纷就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议题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图书馆馆长周和平:文化“走出去”说的其实就是中国对外的文化交流,它的内容很丰富,形式也很多样,要改变目前比较单一的状况。在表现形式方面,要考虑到让外国人能够看得懂、进得去,得到深层次的了解。既然是对外交流,那就应该为外国人着想,在考虑到外国人的语言和文化习惯的基础上策划出的项目,效果应该会更好。梅兰芳先生上世纪30年代初访美的时候,为此做了一年多的准备,将很多京剧相关的内容都进行了翻译,让美国人对京剧有了一定的了解,才使得那次的演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刘兰芳:民族文化需要自强、自立、自信,应该先为国人服务,然后再逐步“走出去”,同国外的同仁进行交流。目前,我们在国外文化市场上的表现并不是很好,中华文化“走出去”更加需要国家对此进行统一的策划。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相声演员姜昆:中华文化“走出去”应该从国家战略层面引起重视和提供支持,才能把真正的中华民族文化的软实力体现出来。文化“走出去”需要资源整合,不能零打碎敲,更不能只是局限在海外华人圈内。单纯的演出、展览是分散出击,只能是散兵游勇,虽然小面积来看影响不错,但是从大范围和宏观来讲却无法突显实力。

  现在对中国文化或是中华文化的解释往往是洋洋洒洒数千字,缺乏让人一目了然、鲜明的、能够代表中国形象的文化符号,让人一提起这个,就能够想起中国。对中华文化的诠释一定要得体,不能用浅薄的文化欣赏情趣代替国外主流市场迫切想要了解的中国文化,不仅仅以我们自己的眼光去看中国文化,更要以外国人的标准对中华文化进行审视,深入地去研究什么能够真正代表中华文化。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雕塑院院长吴为山:中国的艺术作品怎样走入国外文化的主流,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思考的问题。此前,我们的艺术作品虽然常常去国外参展,但邀请我们的往往是一些较小型的艺术馆、美术馆,参观群体也往往集中在华人圈,而受到国外主流文化机构邀请的却很少。中华文化“走出去”更需要思考的是,什么样的文化能够代表中华民族的先进文化,代表着中国最具生命力的当代文化。文化“走出去”绝不是拿着古董去国际上展出,而不考虑到国际先进文化的发展趋势。弘扬中华文化重点其实并不在“走出去”,而在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精品力作。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小品演员黄宏:中华文化“走出去”不能只从形式上“走出去”,不能说我们的院团、作品去了国外就叫“走出去”,这是对文化“走出去”的狭隘理解。真正的文化“走出去”,应该是能让全世界人关注、了解我们的文化,哪怕是我们的文化产品在国内举办的展演产生了一定的国际影响力,也是文化“走出去”的一种表现。

  中华文化“走出去”,应该走的更有自信。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不应该用某些绝对不是我们文化的文化元素包装和炒作自己。同时,文化“走出去”的规模多大、数量多少也并不能代表全部,真正的文化取决于质量和内涵。我曾听说过这样一句话:“文化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文化是无需提醒的自觉,文化是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文化是为别人着想的善良。”中华文化就应该以这样的标准去检验一下自己是否符合这些要素,或者说是否正在朝着这种方向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长王兴东:中国的文化产业要想“走出去”,就应该有更多的新内容和新思想,展示我们国家的精神风貌和人文、思想境界,以利于传播中国价值体系的核心思想。好的文艺作品是不分国界的,既然美国大片能席卷中国市场,那么中国人拍出的具有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的好电影也能感动外国观众。既然美国人可以输出自己的英雄主义价值观,那么我们也可以利用产业化、形象化,借助现代媒体把我们的价值观推向全世界。文化产业同样也要集中国家的优势:人才、资金、创意、科技等,集中力量打造国家品牌,和国家地位相匹配。文化产业的背后其实彰显出一个国家的文化力量。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