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代表委员:新技术将给传统出版带来更多机遇

2011年03月14日 16:18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作者:王坤宁 李雪昆 王玉梅 王玉娟

    随着数字出版发展,手机阅读、电子书的风行,尤其是iPad的上市,面临着巨大冲击的传统出版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将会怎样?传统图书如何找准自己的定位?两会期间,记者就上述问题采访了部分代表委员。

  阅读纸书依然是一种享受

  “阅读纸质图书对许多中国人来说,已经成了一种生活方式。书香带来的优雅感觉,是阅读器和手机给予不了的。”全国人大代表朱永新喜欢看书,更喜欢书籍所散发的特有芳香。他认为,纸质图书不仅是一种信息传播载体,更有一种文化气息,是千百年传承下来的传统阅读文化。现在谈新技术发展是否会让传统出版消亡,还为时尚早。

  有数据显示,虽然电子阅读产品发展迅猛,但传统图书的销售并没有明显减少。目前,亚洲等地区纸质报纸的广告量总体增长依然在30%以上,美国的纸质报纸广告量虽然在下降,但实际下降幅度并不十分明显。有些报纸的消亡或是广告量下跌,其主要原因在于自身的经营管理出了问题,并不完全是新技术、新形态的出现所造成的。“新技术的发展,只是作为一种新的业态对行业进行有效补充,实现了一种资源多种利用。”全国人大代表王亚非说。

  全国政协委员赵昌平认为,纸质图书有着新媒体图书不可替代的特点。深度阅读的内容还是会以纸质图书为主。比如,我们看书时经常会翻来覆去地看,有时还要做批注,如果在电子书上做这些会很麻烦。

  “我不同意传统出版会消失的说法。”赵昌平肯定地说。传统出版生存空间被挤压是毫无疑义的,但是肯定不会消亡。虽然新兴媒体和技术的发展会对传统出版造成冲击,但读者的总量还是在上升,数字图书只是分流了一部分传统出版的受众。虽然现在实体书店销售量少了,但是网络书店销售更多的也是纸质图书,而且销量还在飞速增长。

  “图书不仅传递知识,有时候也温暖人心。”采访中,大家一致表示,传统纸质图书的阅读是一种充满情感的阅读,是一种亲切、温馨的情感传递。

  许多人都表示,虽然在工作中经常要从互联网上获取信息,但真正的阅读,还是喜欢看纸质书,因为这让人“感到一种享受、宁静和惬意”。“我倒是觉得电子书有可能会被淘汰。”王亚非认为,电子书有些类似于十几年前的“商务通”,其流行只是当时专业上、应用上的需要,而不完全是阅读上的需要。

  转变观念迎接挑战

  不可否认,电子阅读产品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传统出版业正面临着更为激烈的变革。面对这一切,代表委员希望出版业积极迎接新技术挑战,在应用新技术的过程中,赢得更多新的机会。

  王亚非认为,就新技术而言,3G的应用可能对今后传统出版的影响会更大一些。因为它是互动的、是泛阅读,且音视频兼具,涵盖面较广。

  赵昌平分析认为,当若干年后“80后”、“90后”成为读者群主体时,纸质图书面临的冲击会更大。因此,传统出版应该在网络不可替代的领域做大做强,找到适合自己的经营模式。他说:“今后的趋势就是,读者会买两种版本,一本纸质的,一个数字版本的,出差时带上几本数字图书就很方便。”

  朱永新也认为,虽然传统出版在相当长时间内是不会消亡的,但其主体地位会有所偏离和转移。例如,保护视力等因素被纳入产品设计,为青少年进一步接触新兴媒体出版形态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图书、报刊等传统的纸质出版形式会出现萎缩,出版人要以一种非常积极的心态看待新技术的应用。”朱永新说。

  全国人大代表叶麟伟认为,传统出版的市场依然会存在,但是目前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更要注重与高新技术的结合。在实践中要通过与技术商的合作,适应新业态的要求,满足人们不同的阅读需求。“传统出版的市场份额肯定会有所减少,毕竟容量巨大、可折叠的电子纸等技术让人们摆脱了厚重的书。未来两者依然是一种并存的关系,只是传统出版人需要转变观念以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全国人大代表李修松如是说。

  书本最终将变成艺术品

  “今后出版社在生产图书时,不但要把书做成一个文化产品,还要当成一个艺术品来做。如何把纸质书做得更精、更美,使其成为艺术品,供人们收藏、鉴赏,这是出版社今后要关注的方向。”在朱永新看来,未来的图书会向着艺术品、收藏品方向发展。

  叶麟伟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她认为,今后的趋势是传统意义的书籍减少,个性印刷品和按需印刷将会增多。事实上,每年在德国莱比锡举办的“世界最美的书”评选活动中,就是在强调书籍整体的艺术氛围,鼓励要把书做成一件艺术品。这种艺术对现代图书形态研究与实践的渗透,为传统图书出版业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新的概念,在一定程度上也昭示着传统图书出版业的未来。面对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出版业唯有积极应对、改革,才能延续并增强纸质阅读的生命力。未来传统纸质阅读,必将向着高、精、尖的方向发展。最终,书本将会变成欣赏品、收藏品。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