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文化界讨论刘心武续《红楼》:不要变成集体炒作

2011年03月18日 09:37 来源:光明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主持人语

  (本报记者苏丽萍)

  刘心武“续红”引起争议,在很多人看来不啻观一场好戏。戏者,虚戈,非真也。正像《红楼梦》中所言“假作真时真亦假”,近年来的“戏说”大行其道,“作戏”也非常时髦地说成了“作秀”,因而刘心武的“续红”是否有“戏”,也引起了文化界的广泛关注。

  历来学人评说《红楼梦》

  写闺房则极其雍肃也,而艳冶已满纸矣;状阀阅则极其丰整也,而式微已盈睫矣;写宝玉之淫而痴也,而多情善悟,不减历下琅琊;写黛玉之妒而尖也,而笃爱深怜,不啻桑娥石女。他如摹绘玉钗金屋,刻画芗泽罗襦,靡靡焉几令读者心荡神怡矣,而欲求其一字一句之粗鄙猥亵,不可得也

  ——戚蓼生《石头记序》

  它综合了古典文学,特别是古小说的特长,加上作者独特的才华创辟的见解,发为沈博绝丽的文章。

  ——俞平伯《〈红楼梦〉简论》

  至于说到《红楼梦》的价值,可是在中国底小说中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其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书中本事,在吊明之亡,揭清之失,而尤于汉族名士仕清者,寓痛惜之意。当时既虑触文网,又欲别开生面,特于本事以上,加以数层障幂,使读者有“横看成岭侧成峰”之状况。

  《红楼梦》的几种续作

  《红楼梦》——其狭义上的续书,就多达近四十部。探佚研究及补佚类续书更不可数计,以下仅举数例:

  ◆逍遥子撰《后红楼梦》三十回:僧道本是骗子,在考场拐了宝玉后在渡口被贾政拿获救了宝玉,带之回家。黛玉确是未死,因为家里还有个哥哥被送回家后,从此一心向道,随后又被带到京城,却淡漠宝玉。宝玉因为黛玉淡漠自己,郁郁不得志,误听傻大姐说黛玉要嫁他人,几欲吐血身亡。几经波折,宝玉终于得偿所愿。

  ◆秦子忱撰《续红楼梦》三十卷:宝玉修道有成,修的道身,黛玉入了太虚幻境后,僧道二人感两人的情谊和一干入世的人的痴心,代他们奏明玉帝,玉帝也感其情,开恩让黛玉等太虚幻境的姐妹回生。

  ◆陈少海(红香阁小和山樵南阳氏)《红楼复梦》一百回:宝玉等人为了未了情,再次转世重生。宝玉转世为祝梦玉与众女互定盟约,再结情缘,得遂心愿。宝钗未死成了见证人。十二金钗齐集得仙人指点,各悟前因习的兵法武艺。后以宝钗为帅,众女为将平定番邦。

  ◆归锄子的《红楼梦补》四十八回:黛玉未死被送回扬州,宝玉为寻找黛玉离家出走。得到神仙的帮助和黛玉再次相会。而宝钗因为宝玉离家出走的无情无意,大是伤心一病不起,香消玉陨了。宝玉和黛玉结成良缘,宝钗又回魂付身于刚死去的张员外的女儿,也和宝玉再结良缘。

  此外还有《绮楼重梦》、《补红楼梦》、《红楼圆梦》、《红楼真梦》、《鬼红楼》、《红楼梦影》等多种,大率承程高续书而更补其缺陷,结以“团圆”。

  “续书”是与非

  孙伟科(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研究员):

  因刘心武“揭秘”红楼而引起的学术纷争,在2005年曾成为一场轩然大波。当时批评者有之,拥护者有之;斥骂者有之,痴迷者有之。可以说是近十年来少有的文化围观现象之一。

  最近,刘心武的《红楼梦》续书杀青,旋即又成为文化热点之一,有红迷将此视为“补天之事”而加以关注,有的则从刘心武此前的种种揭秘著述和讲座出发做推测,认为此“续书”必然是“狗尾续貂”。

  因为尚拜读过“刘续”的二十八回,因此对刘心武的“续书”无法定评。从一些信息看,刘心武力图荡涤程高一百二十回本大团圆的贻害,让人物结局都很悲惨!但是,如果刘心武所理解的悲剧性就是让一个个人物悲惨地死去,让贾府这个大家族烟消云散,那么恐怕就难有艺术感染力了。《红楼梦》前八十回也包括后四十回对悲剧性的处理,常常是悲中有喜、喜中有悲、曲折回环的,从而达到悲不胜悲、余味无穷的效果!刘心武让林黛玉沉湖而死、宝玉入监、薛宝钗染病而亡、王熙凤投水自尽,不过是将“白茫茫”理解为“死光光”罢了!有读者认为刘心武之前的两部与《红楼梦》有关的小说《贾元春之死》和《秦可卿之死》写得直露、刺目,那么此次续写能否避免前车覆辙呢?

  著名作家张爱玲研读《红楼梦》数十年,她没续写最后40回。茅盾在世时,有人劝茅公续写《红楼梦》,他婉言拒绝,他说:“我不能写,中国能续写《红楼梦》的人,还没出世呢!”“欲与高鹗试比高”的刘心武,其续写能否取代高鹗续书呢?随着其续写今年三四月的全文刊出和登场,真相将随之大白!

  “续红”有感

  周传家(北京联合大学教授):

  《红楼梦》是经典,“红学”是“显学”,不专属于某个人或某些人。在这个众声喧哗的时代,刘心武有权进入这个“共享领域空间”,发出自己的声音。痴迷于《红楼梦》的他本着“多歧为贵,不取苟同”的精神,揭秘探佚,不乏精彩之处,既深化了“索隐”派的观点,又丰富了红学研究。当然,对于刘心武所建立的“秦学分支”的方法、材料、观点,也可以提出质疑,进行探讨、争鸣,这样才有利于营造健康的学术氛围。

  刘心武大胆“续红”也是可以理解的。处在相对宽松和自由的环境下,作家理应拥有选择和驾御题材、内容、样式、风格的自由。既然从《红楼梦》诞生之日起,其续作就层出不穷,作为作家、红学研究者的刘心武当然也有“续红”的权利。俗话说:是骡子是马,牵出来遛遛。刘氏的“续红”究竟是成功还是失败,需要经过广大读者的检验和时间的考验。黄金早晚总会发光,瓦釜雷鸣难以长久。现在消息刚刚发布,书还没有读过,社会舆论就“冰火两重天”地炸了窝,岂非空对空的臆测和妄评?我们当然期盼刘本能超越高本,使所续部分与原作水乳交融,成为一个完整鲜活的艺术生命。但续作不能是强弩之末的补白,而应是牵动全身的再创造。老实说真担心续补后的《红楼梦》过分致力于索隐探佚,谨毛遗貌而失神。

  刘心武先生已经成为开场的“续红”大戏的主角,但他又一再自谦地称自己为“边缘人”。有趣的是这个“边缘人”却偏偏热衷于到万众瞩目的风口浪尖“弄潮”。他口头上表白说:“我就一个退休老头,凭着兴趣干点事,不必惊动那么多人。”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将心血结晶沉淀打磨,藏之名山,传之后人?笔者注意到他在接受采访时所说的话:“我想过,书一旦上市,我的苦日子又来临了!”欣慰之意、得意之情溢于言表。怀揣着这样的动机和心态,恐怕是很难“进入曹体”的,与“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红楼梦》的“精、气、神”更显得格格不入。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