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梅州3月21日电 题:广东梅州民间泥塑艺人:用泥土凝固千年客家风情
作者 唐林珍 杨草原
一块普通的泥巴,在他手中变成了讲述客家历史、风土人情的载体:携带家眷南迁的客家先人、勤劳耕作的客家妇女、古老的围龙屋、远逝的客家风俗……这些栩栩如生的泥塑出自广东梅县一位40多岁的民间泥塑艺人刘沅声之手。
近日,记者前去探访现居梅城百花洲的刘沅声,走进他简陋但宽敞明亮的工作室,展现在眼前的是一个客家风情的大观园:8米长的客家大迁徙场景,形象各异的客家妇女、热闹的客家民俗活动场面……
刘沅声告诉记者,这些都是他几年来创造的客家风情系列泥塑,一共有50多组,300多个人物形象及物件造型,其中很多作品是刚从广州、深圳、香港等地展览归来。
“我认为泥土这一简朴的素材同客家淳朴的风情很吻合。”刘沅声说。记者发现,在他的作品中,体现得最多的是在客家地区流传数百年、如今正逐渐消失的客家风俗故事。不过,他并没有过多地给作品着色,泥土黄灰的本色和千年客家风情相得益彰,极富感染力。
刘沅声1967年生于梅县南口镇赤水村,从小喜欢画画,因美术天分突出,被恩师陈智诚推荐成为梅县华侨中学首届文艺班美术专业的学生。但是,因家庭贫寒,从梅县华侨中学毕业后未能继续深造,但他对美术的追求并没有因此而终止。他利用业余时间,用泥塑的方式,表现对家乡风土人情的热爱。
刘沅声的创作素材一部分来自童年的记忆,如作品中的客家妇女形象有他母亲的影子,儿童形象有他和伙伴们年幼时的影子;另一部分素材则来自长者口中。他有空儿时喜欢到各个乡村跟老人攀谈,如一座名为《脊梁》的泥塑,就是他根据村中一位阿婆的故事创作的。
“当年这位阿婆的丈夫跟小叔一起‘过番’(旧时广东人到南洋谋生),丈夫经多年打拼凑足给妻子‘过番’的费用,正当她刚要上船,小叔的媳妇背着孩子追来,跪求让她们母子先过去,善良的阿婆同意了,但她永远失去了与丈夫相聚的机会。”在刘沅声的作品中,这位妇女弯着背,驮着孩子,翘首南望,眼里满是沧桑和期望。
一次偶然的机会,梅州中国客家博物馆馆长见到他的作品,大为惊叹,便邀请他将创作的客家风情系列泥塑在博物馆展览。展览很轰动,原本为期一个月的展览延续了近一年。随后,各地博物馆、艺术馆等纷纷邀请他带作品前去展览,奖项也接踵而来。
2008年8月,刘沅声的作品《新路》入选“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全国美展”;2008年12月,其客家风情泥塑系列荣获“广东省第三届民间工艺精品展”金奖;2009年,其客家风情泥塑系列获“广东省第八届鲁迅文学艺术奖”;2010年12月,其作品《客家大迁徙系列》获“广东省第四民间工艺精品展”金奖。
“奖项以及大家对我的作品的肯定,给了我很大的创作动力,但更大的创作动力源自我内心深处对客家的热爱,只要我双手还会动,我就会不断地创作。”刘沅声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