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98岁“飞虎队”老战士寻根探亲 曾升空作战52次(3)

2011年03月24日 08:15 来源:扬子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李老看着照片,回忆昔日战事。张磊 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峥嵘岁月

  李继贤加入空军的时候,日军已经是强弩之末。1944年4月,他所在的中队参加了当时闻名中外的“湘西会战”,据统计,在这场会战中,日军死于空中攻击的人数达到五万多人。李继贤则在这短短几个月里,升空作战52次,且次次立功而归。他本人获得美空军颁赠的“航空勋章”和“优异飞行十字勋章”。

  礼毕,在墓园的礼堂里,关于飞虎队的一个展馆同期揭牌,李老应邀,欣然前往。

  展馆不大,全部的展品其实是四面墙壁上挂着的各种反映当时飞虎队员和战机训练、作战的图片。对记者等人来说,眼前的画面是历史,可歌可泣;对李老来说,它们是记忆,刻骨铭心。

  “这是p40,那是p51。”指着一幅最醒目的战机图片,李老的声音陡然高了起来。记者看着眼前两排外形酷似大鲨鱼的战机,继续听老人的讲述,“我刚到战场时就是开一架p40,美国制造,速度很快。我还记得第一次出任务,是1945年1月29日……”

  那应该是一个晴朗的清晨,薄雾笼罩着芷江机场四周的群山。7时许,24架p40从石子铺成的简陋跑道上起飞升空。“队长驾驶引机在前,其他战机分高、中、低三层在空中摆成攻击阵势。”登机作战前一刻,李继贤才得知,任务是空袭炸毁日军的白洛矶机场。

  一小时后,飞机降低高度隐藏,“几乎贴着洞庭湖湖面”飞行。几分钟后,日军机场出现在脚下。不知谁先按动了战机的射击按钮。李继贤紧跟着队长战机,俯冲,射击,射击,俯冲。机翼上装有6架口径为50毫米的重机枪,他在2个小时内将2800发子弹倾泻而出。

  李继贤从驾驶室看到,机场成了火海,燃烧的日军战机和四散逃跑的士兵。显然,日本对这次偷袭并不知情,伤亡惨重。打完携带的子弹,李继贤的第一梯队开始撤退,几分钟后,第二梯队的12架战机继续射击轰炸。“第三梯队的8架战机收拾残局时,发现白洛矶机场已经成了废墟。”事后,由步兵清理现场时,证实日军80架战机被全部摧毁。

  从1945年1月29日首飞歼敌,到8月15日日本投降,李继贤共参加了52次作战任务。“这其中,有十多次是开p40,后面就换p51了,马力更大,速度更快。”而和第一个战斗任务同样让李老至今不忘的,是对日本总预备队的歼灭战——

  那是湘西大会战最激烈时,日军在多次进攻失败后。调集3万预备役兵从长沙赶往湘西增援。“敌人的行动被发现后,飞虎队接到任务要从空中摧毁这支部队。我们8架战机带了16枚汽油弹,从湖南芷江机场起飞。”

  接近中午时,飞在最前面的李继贤,发现了用树枝等隐藏伪装移动的部队。伴随着突然到了的飞机轰鸣声,一下恐慌起来的部队,加快速度逃往附近的山沟。就在这些部队全部集中到山沟准备隐藏时,正中李继贤他们的下怀。

  “我记得当时冲在前面。”李老按指令在日军部队首部丢下了两颗燃烧弹,另外一架战机在尾部丢下燃烧弹,其他战机将燃烧弹集中投在了日军部队的中央。“汽油弹高温可达到3000摄氏度,钢铁做的汽车都会熔化。”李继贤说,就是这16颗汽油弹击溃了3万日军。

  触景、追忆、生情——李老在展馆内走走停停,不觉已过去一个多小时。战机、战场、战士——无比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即便是祭拜战友时都未曾落泪的李老,最后站在了一张当年的飞虎队员合影前,以手掩面,潸然落泪。

  回乡寻根

  李继贤1913年出生于盐城滨海。22岁离家, “七七事变”发生后,他放弃学业投身抗日,报考了军官学校,从此踏上军旅。76年没有踏上过家乡土地的他,此生最大的梦想就是“回家看看”。

  出墓园门已是午后,临上车时李老还对着吴其轺老人墓碑的方向深鞠一躬,“他能安息的,这个地方很好,有山有水,而且是家乡故土。”

  这一句中不知有老人几多乡愁。记者此时已经知道,李老这次来大陆,除了为老友送行拜祭,更重要的原因是寻找自己的家乡。与他同行的台湾飞虎队研究会负责人翟永华曾告诉记者,这是老人多年来的梦想,“不能落叶归根,总要在临了回家看看,他说这趟再不来,恐怕就没机会了。”

  李老的老家在盐城滨海县黄海村,这个地名,老人对着记者这位来自江苏的老乡提起过多次。“整整76年,我再也没回去过。”李老告诉记者,他1935年22岁时就离开了家乡求学,而后投笔从戎、浴血沙场,直至1949年去往台湾,没有再踏上过江苏的土地。

  李老永远记得1949年,随部队从上海赴台时,他告别了前来送别自己却执意不肯背井离乡的父亲,眼含热泪登上飞机。“当时的命令是所有战机直飞台湾。”但李老抗命了,他偷偷绕道,在江苏上空整整盘旋了40分钟,并冒险低空飞行,却始终没能辨认出家乡的轮廓——那或许是少小离家的老人,曾经离家最近的距离。

  两岸三通之后,李老辗转联系上了目前在盐城的一个堂侄孙女,电话和书信间,老人也问起了自己的家乡黄海村近况,家中还有何人。但堂侄孙女年岁已大,家里众人也大多离乡打工,能帮上的忙很有限。

  除了黄海村,老人关于家乡的线索就剩下自己父亲的名字——“李辅民”。李老告诉记者,这次到江苏,“先在南京待一天,然后就要去找我的老家了。”有些急切又有些憧憬的他却突然问记者,“你说黄海村还在吗?两次到大陆,变化太大了,不知道还在不在了,老家亲戚又总是说不清楚。还有父亲和母亲的坟头,不知道能不能找到……”或许是近乡情怯,在临行的前夜,这样坚强开朗的老人,也有些患得患失起来。  

  本报特派杭州记者  张 磊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